冶金熔池搅拌的流动和传质
出处
《冶金丛刊》
1993年第4期13-22,共10页
Metallurgical Collections
-
1丁晨旭,丁毅.球墨铸铁脱磷脱硫的冶金热力学及冶金动力学设计[J].天津冶金,1994(3):11-15.
-
2刘建华,周土平,张家芸,马永坚.气/固反应动力学预测软件系统的开发[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9,21(2):157-160. 被引量:7
-
3白艳江,王书桓,赵定国,刘新生.高压-底吹氮法高氮钢冶金动力学[J].过程工程学报,2008,8(S1):223-226. 被引量:4
-
4刘建华,张家芸,周土平.氢气还原铁氧化物反应表观活化能的评估[J].钢铁研究学报,1999,11(6):9-13. 被引量:10
-
5万雪峰,张贵玉,林东,彭飞,邹宗树.转炉吹炼过程中耗氧比模型[J].材料与冶金学报,2007,6(1):7-11. 被引量:1
-
6陈津,潘小娟,王社斌,林原生.锰矿粉利用技术研究[J].铁合金,2007,38(5):7-12. 被引量:9
-
7马永坚,张家芸.冶金动力学预测知识系统的结构与实现[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0(1):32-37.
-
8赵中伟,李洪桂,刘茂盛,孙培梅,李运姣,苏鹏抟.广泛粒度分布条件下冶金动力学研究新方法──表面化学反应控制[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6,27(2):177-180. 被引量:1
-
9张龙强,田乃媛,徐安军.新一代大型钢厂高炉-转炉界面模式研究[J].中国冶金,2007,17(11):29-34. 被引量:8
-
10陈登福.《冶金反应工程》专题序[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8(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