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船舶防振减振技术的进展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综述船舶防振减振技术的进展,从船舶振动现象与振源,船舶防振设计与减振措施,阻尼技术与船舶隔振,动吸振器等4个方面进行评述。
作者
郭日修
朱云翔
机构地区
海军工程学院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6-48,共13页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
关键词
船舶
振动
减振
防振
分类号
U661.44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4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134
1
黄国权.
智能结构应用于船体振动控制的研究[J]
.船舶工程,2004,26(6):30-33.
被引量:2
2
吴爱中.
船用汽轮机的突发高幅低频振动问题[J]
.船舶工程,1994(4):36-40.
被引量:2
3
祝华.
浮筏装置的理论建模与分析方法[J]
.舰船科学技术,1994(2):14-18.
被引量:7
4
沈密群,严济宽.
舰船浮筏装置工程实例[J]
.噪声与振动控制,1994,14(1):21-23.
被引量:26
5
郭兆璞,陈浩然,项晨,包小兵.
空间复合材料加筋板流固耦合振动分析[J]
.中国造船,1994,35(3):50-59.
被引量:7
6
朱胜昌,吴士冲.
总纵强度耦合作用下船体板架振动计算[J]
.中国造船,1995,36(3):37-43.
被引量:3
7
王传溥,刘志刚,张洪田,张文平,张天元,陈泽智.
船舶轴系横向振动共振转速的实验[J]
.船舶工程,1995,0(4):23-24.
被引量:2
8
华永利,顾超华,李敏,汪希萱,金敏.
新型在线对中状态监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动力工程,1995,15(1):8-13.
被引量:1
9
卢秉恒,顾崇衔.
离散型设置粘弹阻尼结构的复模态综合法[J]
.应用力学学报,1989,6(2):37-44.
被引量:2
10
李晓娟,何韫如.
纵骨架式船舶结构垂向振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1995,9(3):1-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1
1
李维嘉,曹青松.
船舶振动主动控制的研究进展与评述[J]
.中国造船,2007,48(2):68-79.
被引量:40
2
吴梵,郭日修.
舰船尾部振动研究的回顾[J]
.船舶力学,1998,2(1):69-77.
被引量:7
3
丁志龙,章炜,吕运.
舰船模型模态试验的研究[J]
.机电技术,2009,32(3):112-116.
4
简炎钧,王义,杨凤珍,宋天相.
舰船蒸汽动力管系的振动分析及其解决对策的研究[J]
.船舶,1998,9(2):19-21.
被引量:2
5
丁志龙,凌华,任荣社,祝峰.
基于ANSYS的舰船模型模态分析[J]
.机电技术,2010,33(2):160-162.
被引量:1
6
蒋更红,白继平,阮健.
船用新型电液式激振器动态特性仿真研究[J]
.中国航海,2010,33(2):13-18.
被引量:1
7
盛美萍,王敏庆,孙进才.
浮筏隔振系统统计分析[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9,17(4):633-637.
被引量:2
8
吴崇建,雷智洋,吴有生.
结构噪声核心价值与理论逻辑解读 第三部分:WPA法与机理分析[J]
.中国舰船研究,2018,13(5):1-9.
被引量:2
9
王啸宇,成磊.
全船振动分析等效建模方法[J]
.噪声与振动控制,2020,40(4):190-193.
被引量:3
10
黄磊,岳晨冲,李斌潮,张志家,张钱城,金峰.
典型无序结构芯体夹层梁的振动特性试验分析[J]
.应用力学学报,2022,39(2):262-267.
二级引证文献
59
1
朱韬,夏齐强,郭彦军.
船舶管路安装工艺减振试验研究[J]
.船舶工程,2023,45(10):126-133.
2
韦俊宏,杨勇,袁昱超,唐文勇.
船舶全生命周期振动噪声分析综述[J]
.船舶工程,2023,45(2):1-20.
被引量:6
3
孟令雷,倪向贵,王永,段小帅.
基于MTS809的磁悬浮隔振器电磁力测量[J]
.自动化与仪表,2009,24(3):4-7.
被引量:13
4
滕汉东,陈前,张翠霞.
一类液固混合介质隔振器的动力学特性研究[J]
.力学学报,2009,41(2):253-258.
被引量:6
5
宋玉超,于洪亮.
分舱和充液对箱式主机滑油舱振动模态的影响[J]
.船舶工程,2009,31(2):12-15.
被引量:1
6
蒋更红,白继平,阮健.
船用新型电液式激振器动态特性仿真研究[J]
.中国航海,2010,33(2):13-18.
被引量:1
7
黄海,宋春生,刘明尧.
磁悬浮主动隔振器漏磁分析与优化[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0,32(5):746-749.
8
张新伟,吴小康,陆利平.
40万吨矿砂船全船和局部振动研究[J]
.中国造船,2011,52(1):26-38.
被引量:29
9
安小同,洪明.
50m冷海水运输船振动及减振分析[J]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1,19(4):46-50.
被引量:6
10
柳贡民,陈浩,李帅军.
蒸汽参数对管路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J]
.固体力学学报,2012,33(2):168-175.
被引量:10
1
黄达.
内河船船体防振述评[J]
.船舶,1992,3(3):28-31.
2
邵龙海.
高速铁路的嗓声及降噪措施(下)[J]
.铁道建筑,1995,35(5):32-35.
被引量:2
3
黄晖,马翠英.
汽车散热器的材料及其发展[J]
.内燃机,2005,21(5):36-38.
被引量:7
4
大田腾夫,三好章夫.
居住区甲板防振问题的研究[J]
.船舶与海洋工程译丛,1989(1):22-31.
5
苏国维.
“平湖2000”旅游船动力装置防振降噪设计[J]
.船舶设计技术交流,1994(4):5-9.
6
黄海明.
浅谈防止与减少船舶振动的措施[J]
.珠江水运,1999(10):36-37.
7
邵龙海.
高速铁路的噪声及降噪措施(上)[J]
.铁道建筑,1995,35(4):34-38.
被引量:5
8
朱光华.
内河船舶船体建造技术的进展(四)[J]
.武汉船舶技术情报,1989(9):13-14.
9
朱光华.
内河船舶船体建造技术的进展(三)[J]
.武汉船舶技术情报,1989(5):10-12.
10
王家仁.
船舶的振动与防振[J]
.吉林交通科技,1996(4):43-45.
振动与冲击
199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