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稻品种抗细菌性条斑病初步研究
被引量:
3
PRELIMINARY STUDY ON RESISTANCE OF RICE VARIETIES TO BACTERIAL LEAF STREAK DISEAS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以下简称细条病)为国内植物病害检疫对象。近年,在我国南方发病面积迅速扩大,影响水稻生产。实践证明,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细条病经济有效简便安全的措施。作者1987-1990年鉴定不同类型、不同来源的稻种1174份次及542个品种对细条病的抗病性,并选出一批可供抗病育种作抗源,同时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了依据。
作者
农秀美
廖恒登
刘志明
机构地区
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4-104,128,共2页
Journal of Plant Protection
关键词
水稻
抗病性
条斑病
分类号
S511.10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41
1
刘友勋,成国英,涂立超,孙新城,胡明亮,李耀洪.
中南4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致病型的比较[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23(5):504-506.
被引量:17
2
秦学毅,朱汝财,韦素美,武波,黄凤宽,李道远,唐建淮.
药用野生稻抗稻褐飞虱鉴定与利用技术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2004,18(6):573-576.
被引量:11
3
王公金,朱献玳,陈毓苓,谢关林.
快速液相酶联法鉴定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带菌稻种[J]
.江苏农业学报,1993,9(1):36-41.
被引量:1
4
庄炳昌,王玉民,谢雪菊,廖林,刘玉芝,徐豹.
抗性不同大豆品种感染灰斑病后若干生化反应[J]
.作物学报,1993,19(6):567-569.
被引量:27
5
何月秋,文艳华,黄瑞荣,曾小萍.
杂交水稻对细菌性条斑病抗性遗传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4,16(1):62-65.
被引量:20
6
郑景生,李义珍,方宣钧.
水稻第2染色体上细菌性条斑病抗性QTL的检测[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9):1923-1925.
被引量:31
7
张红生,陆志强,朱立宏.
四个籼稻品种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遗传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1996,10(4):193-196.
被引量:17
8
叶明志,王树彬,高汉芳,夏怡厚.
水稻对细菌性病害的抗性与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关系[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6,25(1):50-55.
被引量:5
9
陈志伟,景艳军,李小辉,周元昌,刁志娟,李生平,吴为人.
水稻细条病抗性QTL qBlsr5a的验证和更精确定位[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6):619-622.
被引量:9
10
铃木直治.近代植物病理化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
引证文献
3
1
黄大辉,岑贞陆,黄大辉,刘驰,贺文爱,贺文爱,陈英之,陈英之,马增凤,马增凤,杨朗,杨朗,韦绍丽,韦绍丽,刘亚利,刘亚利,黄思良,黄思良,杨新庆,李容柏,李容柏,李容柏.
野生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资源筛选及遗传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9(1):11-14.
被引量:34
2
朱旭东.
邵东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危害规律及药剂防治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1):158-160.
被引量:5
3
曾建敏,林文雄.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及其抗性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2003,1(2):257-263.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50
1
陈彩虹,谭明谱,郑伟,黄小嫚,张端品,林兴华.
细菌性条斑病非寄主抗性基因Rxo1在水稻中同源序列的表达和遗传定位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2006,20(2):131-136.
2
谢学文,于晶,徐建龙,周永力,黎志康.
玉米细菌性条斑病非寄主抗性基因Rxo1转化水稻的研究[J]
.生物工程学报,2007,23(4):607-611.
被引量:8
3
许美容,夏志辉,翟文学,徐建龙,周永力,黎志康.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非寄主抗性基因Rxo1的双右边界双元载体的构建[J]
.中国水稻科学,2008,22(2):208-210.
4
黄大辉,岑贞陆,黄大辉,刘驰,贺文爱,贺文爱,陈英之,陈英之,马增凤,马增凤,杨朗,杨朗,韦绍丽,韦绍丽,刘亚利,刘亚利,黄思良,黄思良,杨新庆,李容柏,李容柏,李容柏.
野生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资源筛选及遗传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9(1):11-14.
被引量:34
5
Xu Mei-rong,XIA Zhi-hui,ZHAI Wen-xue,Xu Jian-long,ZHOU Yong-li,LI Zhi-kang.
Construction of Double Right-Border Binary Vector Carrying Non-Host Gene Rxo1 Resistant to Bacterial Leaf Streak of Rice[J]
.Rice science,2008,15(3):243-246.
被引量:1
6
张欢欢,刘蕊,郭海滨,李亚娟.
药用野生稻有利基因发掘与利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9):42-45.
被引量:10
7
贺文爱,黄大辉,岑贞陆,张月雄,马增风,刘驰,陈英之,卢双楠,刘开勇,李容柏.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抗性育种研究进展[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11(1):116-119.
被引量:18
8
贺文爱,黄大辉,刘驰,岑贞陆,张月雄,马增风,陈英之,卢双楠,刘开勇,武波,李容柏.
普通野生稻抗源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遗传分析[J]
.植物病理学报,2010,40(2):180-185.
被引量:10
9
郭立佳,毛倩,汪卫,李敏,彭西英,陈亮.
一个NBS-LRR蛋白质基因转化水稻及其超量表达[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9(4):552-557.
被引量:1
10
贺文爱,黄大辉,张月雄,武波,李容柏.
细菌性条斑病侵染后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保护酶活性的变化[J]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7):1157-1161.
被引量:1
1
李任华.
杂交水稻及其亲本抗细菌性条斑病的研究初报[J]
.杂交水稻,1990(2):38-41.
被引量:2
2
何月秋,黄瑞荣,文艳华,曾小萍.
水稻品种抗细菌性条斑病机制研究[J]
.江西农业学报,1993,5(2):133-139.
被引量:5
3
俞咪娜,于俊杰,尹小乐,聂亚锋,陈志谊,刘永锋.
2013年江苏省水稻区试品种抗细菌性病害的鉴定和评价[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8):109-110.
被引量:3
4
郁香荷.
李抗细菌性穿孔病品种鉴定[J]
.北方果树,1997(3):50-51.
被引量:1
5
林玲,张爱香,金中时,王永山,王凤良,龚伟荣,陈志石,顾本康.
生防细菌与黄腐酸绿源宝促进棉花生长及防治黄萎病的效果[J]
.江苏农业学报,2006,22(2):122-126.
被引量:12
6
张俊莲,王蒂.
我国马铃薯育种方式的变迁及其转基因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马铃薯,2005,19(3):163-167.
被引量:33
7
其美旺姆.
冬青稞新品种“89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西藏农业科技,2013,35(3):24-27.
被引量:5
植物保护学报
199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