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死者生前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
被引量:
68
Legal Protection for Interests of Life time of Dead According to Civil Law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 <民法通则>第9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仅依此为逻辑推理,则自然人死亡以后应不再可以享有任何权利.但是,自从1989年天津荷花女案[1]以来,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释上对死者生前的人格利益的法律保护问题已经多有涉及.
作者
葛云松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法学院
出处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34,共13页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关键词
人格利益
死者
民法保护
民事义务
民事权利能力
自然人
公民
天津
问题
规定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D922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38
同被引文献
896
引证文献
68
二级引证文献
534
参考文献
9
1
魏振瀛.
侵害名誉权的认定[J]
.中外法学,1990,2(1):7-14.
被引量:48
2
孙加锋.
依法保护死者名誉的原因及方式[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1,13(3):56-58.
被引量:22
3
李锡鹤.
论保护死者人身遗存的法理根据[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1999,7(2):26-29.
被引量:13
4
民兵.
民事主体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2,10(1):17-24.
被引量:11
5
董炳和.
死者姓名的民法保护[J]
.法学,1997(12):20-22.
被引量:6
6
杨立新.
论公民身体权及其民法保护[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4,16(6):45-52.
被引量:35
7
麻昌华.
论死者名誉的法律保护——兼与杨立新诸先生商榷[J]
.法商研究,1996,14(6):36-42.
被引量:28
8
张良.
浅谈对尸体的法律保护[J]
.中外法学,1994,6(3):35-37.
被引量:24
9
于德香.
析民事权利和民事权利能力可以适当分离[J]
.政治与法律,1992(2):24-26.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魏振瀛.
论构成民事责任条件的因果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4(3):96-102.
被引量:17
2
唐德华.
谈谈审理损害名誉权案件中的几个问题[J]
.人民司法,1989(2):2-4.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138
1
王叶刚.
论侵害死者人格利益的请求权主体——兼评《民法典》第994条[J]
.清华法学,2021,15(1):181-193.
被引量:20
2
王畅.
死者人格权保护问题研究[J]
.理论观察,2023(5):110-113.
被引量:1
3
石文晔.
我国代孕有限合法化的可行性分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20,0(2):218-219.
被引量:1
4
曹相见.
死者“人格”的规范本质与体系保护[J]
.法学家,2021(2):13-25.
被引量:19
5
吴菲.
完全代孕合法化的必要性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20):33-34.
6
聂铄.
论对尸体的合法利用和保护[J]
.河北法学,2001,19(5):32-36.
被引量:4
7
陈莹.
死者名誉之法律保护再探[J]
.西部法学评论,2003(4):96-98.
被引量:2
8
关保国.
论我国民法对死者生前名誉的保护[J]
.法制与社会,2006(18):48-50.
被引量:1
9
霍银泉.
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法律分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2):58-61.
被引量:4
10
张驰.
死者利益的法律保护论[J]
.东方法学,2008(3):22-26.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896
1
卞建林,吴思远.
刑事缺席审判程序:立法反思与实践走向[J]
.求是学刊,2020(5):85-95.
被引量:15
2
彭诚信.
论个人信息的双重法律属性[J]
.清华法学,2021,15(6):78-97.
被引量:186
3
王叶刚.
论侵害死者人格利益的请求权主体——兼评《民法典》第994条[J]
.清华法学,2021,15(1):181-193.
被引量:20
4
刘承韪.
论违约方解除合同规则写入民法典之必要与可行[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0(3):37-46.
被引量:32
5
冯珏.
自然人与法人的权利能力 对于法人本质特征的追问[J]
.中外法学,2021(2):346-368.
被引量:15
6
陈庆.
民法史上的人与人格——兼论《民法典》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条款修改方向[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29-39.
被引量:2
7
王铁雄,王琳.
权利分离理论研究[J]
.河北法学,2022,40(5):19-40.
被引量:4
8
马俊驹.
论我国国家公共财产权制度体系的建构——从“主观权利”理论和域外立法实践中得到的启示[J]
.法学评论,2023,41(1):22-43.
被引量:12
9
张红.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人格权编评析[J]
.法学评论,2019,37(1):106-122.
被引量:32
10
张明楷.
宪法与刑法的循环解释[J]
.法学评论,2019,37(1):11-27.
被引量:70
引证文献
68
1
刘德良.
身份人格权论[J]
.中国法学,2023(4):87-106.
被引量:6
2
昝强龙.
公私法区分视角下英烈人格利益的保护[J]
.人权研究(辑刊),2023(2):324-348.
3
王叶刚.
论侵害死者人格利益的请求权主体——兼评《民法典》第994条[J]
.清华法学,2021,15(1):181-193.
被引量:20
4
徐银波.
论城乡统一的人身损害赔偿计算规则之构建[J]
.私法研究,2020(1).
被引量:2
5
曹相见.
死者“人格”的规范本质与体系保护[J]
.法学家,2021(2):13-25.
被引量:19
6
张源.
“赔礼道歉”民事责任的理解与适用[J]
.光华法学,2021(1):144-157.
7
张桐.
浅析死者人格利益的法律保护[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6):71-73.
被引量:2
8
林存柱.
我国死亡赔偿制度的演变与趋势[J]
.东岳论丛,2004,25(4):195-198.
被引量:5
9
刘国涛.
死者生前人格利益民法保护的法理基础——读《死者生前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后的再思考[J]
.比较法研究,2004,18(4):136-146.
被引量:24
10
郑欣.
浅议尸体的物权属性[J]
.法制与社会,2008(35).
二级引证文献
534
1
姚辉,叶翔.
荣誉权的前世今生及其未来——兼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中的相关规定[J]
.浙江社会科学,2020(3):35-45.
被引量:8
2
曹相见.
人格标识的“他为性”及其规范影响[J]
.中国法学,2023(4):126-144.
被引量:7
3
刘德良.
身份人格权论[J]
.中国法学,2023(4):87-106.
被引量:6
4
张安毅.
论胎儿立法的自然人权益预先保护[J]
.政法论丛,2023(3):114-123.
5
李朴.
人格标识财产利益之商标法保护路径:证成与展开[J]
.中财法律评论,2024(1):278-308.
6
徐万龙.
论刑法教义学的去哲学化[J]
.刑事法评论,2021(1):107-119.
被引量:2
7
常廷彬,耿嘉薇.
英烈保护公益诉讼之实证分析[J]
.探求,2022(2):61-69.
被引量:1
8
孙宗龙.
论《民法典》第185条的司法适用:条件、样态及论证理路[J]
.私法,2022(3):43-56.
9
王磊.
侵权责任体系的机能转换与解释论应对[J]
.私法,2022(2):67-85.
被引量:2
10
牟绿叶.
刑事诉讼中的先行调查规则:基础规范与多元构造[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30(4):93-113.
1
潘家永.
精神损害赔偿问答(三)[J]
.中国农村科技,2001(11):45-45.
2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J]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政策专刊,2014(9):24-24.
3
什么叫民事责任[J]
.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1(11):6-6.
4
吕冰.
论胎儿的权利保护[J]
.企业导报,2012(6):261-261.
5
王辉.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住所[J]
.湖南农业,2005(3):26-26.
6
吴程程.
死者生前人格利益的保护[J]
.法制与社会,2008(7).
被引量:2
7
马渊博.
浅析法人人格权[J]
.黑河学刊,2011(1):94-95.
8
崔永青,郝东升.
论商标权中的人格利益[J]
.商场现代化,2009(4):33-34.
9
全永波.
论胎儿的法律地位及权利保护[J]
.政府法制,2001,0(2):55-55.
被引量:1
10
景羽爽.
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J]
.青年时代,2016,0(5):75-75.
比较法研究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