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用RAPD分析和DNA指纹鉴别玉米小斑病菌O、C、T三个小种
被引量:
8
USING RAPD ANALYSIS AND GENETIC FINGERPRINTING TO DIFFERENTIATE ISOLATES OF RACE O,C AND T OF 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通过病理学鉴定已发现玉米小斑病菌存在分别对玉米雄性不育T型、C型细胞质专化侵染的T小种和C小种(无细胞质专化致病性的相应称为O小种)。为了建立快速鉴别、监测O、C、T三个小种的技术。
作者
P.Nicholson
H.Z.Kezanoor
苏海
机构地区
英国JohnInne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剑桥实验室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处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4-114,共1页
Acta Phytopathologica Sinica
关键词
玉米
小斑病菌
鉴别
RAPD分析
分类号
S435.13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84
1
郜瑞敏,袁虹霞,邢小萍,代君丽,于巧丽,李洪连.
河南省小麦黑胚病优势病原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遗传多样性分析[J]
.植物病理学报,2009,39(6):569-577.
被引量:3
2
陈庆河,李本金,兰成忠,赵健,邱荣洲,翁启勇.
双重PCR检测马铃薯晚疫病菌和青枯病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
.植物病理学报,2009,39(6):578-583.
被引量:25
3
咸丰,张勇,马建祥,张显,杨建强,许勇.
陕西关中地区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10):115-120.
被引量:29
4
王浩波,王鸣.
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分化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1993,2(4):67-70.
被引量:19
5
黄仲生,杨玉茹,朱晓丹.
中国黄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防治[J]
.华北农学报,1994,9(4):81-86.
被引量:18
6
顾卫红,王燕华,宋荣浩.
上海地区西瓜枯萎病病原菌生理小种初探[J]
.上海农业学报,1994,10(3):63-67.
被引量:27
7
朱衡,瞿峰,朱立煌.
利用氯化苄提取适于分子生物学分析的真菌 DNA[J]
.真菌学报,1994,13(1):34-40.
被引量:307
8
单卫星,陈受宜,吴立人,李振岐.
中国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的RAPD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1995,28(5):1-7.
被引量:42
9
朴春根,唐文华,曾士迈,孟安明,冯继东.
RAPD技术和聚类分析在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研究中的应用[J]
.植物病理学报,1996,26(3):205-210.
被引量:18
10
周凤珍,康国斌.
西瓜抗枯萎病品种“卡红”的抗病遗传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1996,26(3):261-262.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8
1
段会军,张彩英,郭小敏,李喜焕,马峙英.
河北省西瓜枯萎病菌致病性分化及其RAMS分析[J]
.菌物学报,2005,24(4):497-504.
被引量:1
2
段会军,郭小敏,李喜焕,吴立强,马峙英.
西瓜枯萎病菌遗传分化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6,21(B10):158-161.
被引量:8
3
段会军,张彩英,李喜焕,郭小敏,王省芬,马峙英.
河北省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鉴定与AFLP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5):925-931.
被引量:22
4
魏尊苗,高鹏,王学征,栾非时,张晓博.
黑龙江省葫芦科白粉病菌RAPD分析[J]
.菌物学报,2011,30(4):587-597.
被引量:9
5
周玉芝.
我国西瓜枯萎病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514-21515.
被引量:1
6
魏松红,王罡,张领兵,张艳贞,杨家书.
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其RAPD分析[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2):35-37.
被引量:18
7
曹月霞,凌键,谢丙炎,杨宇红.
西瓜枯萎病菌的快速检测与鉴定[J]
.生物技术通报,2015,31(7):58-63.
被引量:6
8
甘丽萍,王生荣.
RAPD标记在植物病原真菌遗传多样性及生理分化研究中的应用[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4,39(1):72-76.
被引量:18
二级引证文献
83
1
魏尊苗,王学征,高鹏,栾非时.
黑龙江省瓜类白粉病菌IGS-RFLP分析[J]
.中国蔬菜,2011(20):28-33.
被引量:3
2
王龙,王生荣,甘丽萍.
甘肃中西部春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1):106-110.
被引量:11
3
王吉霞,张舒容,王生荣.
白粉菌寄生菌鉴定及形态学观察[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40(4):498-500.
被引量:7
4
盛丽,王蒂,司怀军.
当归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40(5):591-595.
被引量:6
5
梁晨,吕国忠,李宝笃.
重寄生菌白粉寄生孢的研究进展[J]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6,23(4):317-322.
被引量:5
6
肖仲久,徐如宏,任明见,李小霞,佀胜利,朱文华.
贵州小麦白粉菌RAPD分析[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6,25(6):501-505.
被引量:3
7
谢荣,王庆国,刘建民,陆璐,赵长增,刘天明.
甘肃野生酵母菌株的鉴定及抗性评价[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7,42(3):114-118.
被引量:2
8
张韬,刘和云,唐燕平,李占东,蒋美俊,林英任.
被子植物生散斑壳属若干种内和种间亲缘关系RAPD分析[J]
.微生物学杂志,2007,27(4):1-5.
9
孟嫣,李敏权,黄高宝,李惠霞,王晓莉.
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少免耕对小麦白粉病的影响[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7,42(1):54-58.
被引量:1
10
姜钰,徐秀德,刘志恒,董怀玉,赵姝华.
玉米丝黑穗病菌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7,38(4):522-526.
被引量:8
1
刘克明,吴全安,刘俊芳,梁克恭,魏建昆.
玉米小斑病菌三个生理小种生物学特性比较的初步研究[J]
.华北农学报,1989,4(2):74-78.
被引量:18
2
邓福友,黄梧芳.
玉米小斑病菌对不同细胞质玉米致病力变异的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89,12(4):11-16.
被引量:9
3
李玥仁,商鸿生,胡必德.
陕西省玉米小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J]
.植物保护学报,1993,20(1):90-90.
被引量:9
4
张培竹,谢应林.
罗平县玉米主要病害及其防治对策[J]
.云南农业科技,2009(B11):99-100.
被引量:3
5
刘爱国,张成和.
玉米小斑病菌O小麦优势种群变化趋势和玉米品种的抗病性监测[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20(4):35-38.
被引量:14
6
刘小红,李健强,周立刚,刘西莉,张文华.
丁布对小麦赤霉病菌和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作用[J]
.菌物学报,2004,23(1):109-114.
被引量:13
7
崔洋,马春红,刘克明,魏建昆.
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对玉米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超氧物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J]
.华北农学报,1992,7(1):25-30.
被引量:2
8
崔洋,马春红,刘克明,魏建昆.
纯化的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生物活性的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1992,22(2):175-178.
被引量:13
9
陆宁海,吴利民,郎剑锋,霍云凤,石明旺.
河南省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致病力分化[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7):1603-1606.
被引量:10
10
刘克明,苏海,崔洋,马春红,陈伟程,李大良.
玉米C群不同亚群雄性不育细胞质对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侵染的反应[J]
.中国农业科学,1991,24(4):58-60.
被引量:24
植物病理学报
199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