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 被引量:52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德里达的名作《明信片》谈起 ,依次论述了印刷技术以及电影、电视、电话和国际互联网这些电信技术对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情书写作的影响。自认为“研究了一辈子文学”的米勒教授坚持认为 ,“文学研究从来就没有正当时的时候 ,无论是在过去、现在 ,还是将来”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139,共9页 Literary Review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邮件》(“Envois”),雅克·德里达.《明信片》(La Col'repostale).巴黎:Aubier—Flammarion,1980年版.第212、219页.
  • 2《明信片》(The Post Card),艾伦·巴斯(Alan Bass)翻译.芝加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7、204页.
  • 3阿维塔尔·罗奈尔(AvitalRonell).《电话簿》(The Telephone Book).林肯:内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 4劳伦斯·里克尔斯(LaurenceRickels).《电话上的卡夫卡与弗洛伊德》("Katka and Freud on the Telephone")[J].奥地利现代文学:国际阿图尔·施尼茨勒研究会学刊 第22卷3/4,1989,:211-225.
  • 5《丧服的错误》(Aberrations of Mourning).底特律:韦恩州立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 6弗里德里希·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随笔:文学、媒体与信息体系》(Essays:Literature,Media Information System),约翰·约翰斯顿(John Johnston)主编.阿姆斯特丹:G+B国际艺术,1997年版,第31-49页.第37页.
  • 7雅克·德里达.《心灵感应》(“Te1epathie”)[J].狂怒,1981,(2):5-5.
  • 8德里达.《心理:另类发明》(Psyche:Inventions de l'autre).巴黎:加利利出版社,1987年版,第237-70页.
  • 9尼古拉斯·罗伊尔(NicholasRoyle)翻译.《心灵感应》("Telepathy")[J].牛津文学评论,(1988):3-3.
  • 10保罗·德·曼.《抵制理论》(The Resistance to Theory).明尼亚波利斯: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同被引文献3003

引证文献524

二级引证文献146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