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走寨“吃相思”──广西高安侗族歌会考察记
被引量:10
出处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8-205,共18页
National Arts
参考文献1
-
1潘永华.侗乡新民俗赛歌会随感[J].中国音乐.2000(01)
同被引文献103
-
1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80(1):147-162. 被引量:482
-
2方暨申.侗族拦路歌的收集与研究报告[J].音乐研究,1958(4):80-91. 被引量:20
-
3吴一文.楚俗与苗俗比较举隅[J].贵州民族研究,1996,16(3):94-101. 被引量:2
-
4张中笑.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思绪录[J].中国音乐学,1996(3):23-30. 被引量:9
-
5邓敏文.桃源深处是侗乡——《侗款研究》引论[J].民族文学研究,1992,10(4):80-83. 被引量:2
-
6徐新建.安顺“地戏”与傩文化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1989(8):30-34. 被引量:8
-
7杨权,郑国乔,杨通银.中美学者合作的结晶——《侗台语比较研究:台语支以外的语言调查》述评[J].贵州民族研究,1991,11(2):142-145. 被引量:1
-
8向零.洞款乡规及其演变——对侗族社会组织形式、功能及其演变的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1989,9(3):6-14. 被引量:12
-
9杨志一.侗学研究的新力作——评《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1995,13(2):85-86. 被引量:1
-
10廖开顺,石佳能.侗族“月亮文化”的语言诠释——评张泽忠小说集《山乡笔记》[J].民族文学研究,1994,12(2):47-5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10
-
1朱正斌,于丹.互动仪式视域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感逻辑——基于“吃相思”民俗的田野调查[J].广西民族研究,2024(3):138-146.
-
2徐新建.从“白马文化圈”到本土新范畴——文学与审美人类学的新人新作[J].文学人类学研究,2020(1).
-
3宋忠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贵州苗族侗族食俗文化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21(1):122-129. 被引量:13
-
4刘晓春,贺翊昕.唤醒、共享与意义再生产——黔桂边界返乡青年“回归地方”的实践[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2):83-91. 被引量:10
-
5金奉.民族情结与基础教育课堂中的人文情怀——《我爱家乡的酒歌》教学评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24(4):56-58. 被引量:2
-
6徐新建.表述问题:文学人类学的起点和核心——为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五届年会而作[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1):149-154. 被引量:64
-
7徐新建.历史之维与生命之维:“原生态文化”的双重视野——以“侗族大歌”的入世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1):14-17. 被引量:6
-
8张少春.“欠”与“还”:桂北侗族村寨交往与民俗规则[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3):91-97. 被引量:2
-
9胡牧.侗族河歌研究述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2(5):48-53.
-
10徐新建,郑玮.从“跨省侗乡”到“中国侗族”——侗学研究的表述贡献[J].贵州社会科学,2021(3):98-10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98
-
1刘志超.书法人类学[J].中外文化与文论,2021(3):259-271. 被引量:2
-
2陈海龙.底层转型:晚清民国川西县域文人的兴起及其活动[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4):169-181.
-
3朱正斌,于丹.互动仪式视域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感逻辑——基于“吃相思”民俗的田野调查[J].广西民族研究,2024(3):138-146.
-
4陈登文.论龙义敏侗族题材绘画里的乡愁[J].中国民族美术,2021(3):28-33.
-
5王万里.边缘、书写、中国: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分会第九届年会侧记[J].文学人类学研究,2023(2):292-299.
-
6陈泉宇,巴胜超.多样与共生:文学人类学的团队互文性[J].文学人类学研究,2023(2):154-174.
-
7张栋.文学人类学研究话语的拓展与深化——评《新时期以来小说仪式叙事研究——以茅盾文学奖作品为中心》[J].文学人类学研究,2023(1):322-333.
-
8余媛媛,鲍国妮.论海外民族志的深入性:南亚语言与文学的生产实践[J].文学人类学研究,2023(1):79-91.
-
9赵靓.人类学入门记[J].文学人类学研究,2021(1):271-279.
-
10王卫平.走向大众的人类学:从分析到叙述——评《魅力人类学——吸引公众的书写案例》[J].文学人类学研究,2021(1):206-213.
-
1孔义龙.河南叶县旧县4号墓编钟考察记[J].人民音乐,2007(2):68-69.
-
2王家树.民间美术探赜贺《黄河十四走──黄河民艺考察记》问世[J].美术研究,1995(3):62-64. 被引量:1
-
3李新华.踏遍中州 访古寻源——朱仙镇年画考察记[J].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1986(1):25-26. 被引量:1
-
4张婷.2015奥斯陆开放艺术节考察记[J].艺术当代,2015,0(6):102-105.
-
5武亚军.河北承德市部分戏曲文物考察记[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1(4):140-143.
-
6莫尔吉胡.茂伦的奇闻——奥地利口簧考察记[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7,4(2):68-70.
-
7杨振国.2004年全国美术史论教学考察记[J].美苑,2012(3):36-47.
-
8曹洋.寻访青山里的世外桃源——浙江云和坑根古寨考察记[J].文化月刊,2013(5):56-58.
-
9江志清.与中友谊深 插花传友情——赴马来西亚参观考察记[J].中国花卉园艺,2001(19):34-35.
-
10邢建军.美国戏剧艺术高等教育考察记[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3(4):91-97.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