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合力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 :“合力团”概念系由恩格斯的“合力”论延伸而来 ;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它是一种特殊的系统 ;它的变化有自己的特点 ;它的运动也有特殊性 ;它的生命建立在运动与联系两个基点上 ;对它可以在特定角度、特定意义上认定 ;它具有特殊作用 。
作者
陈立旭
机构地区
当代中国研究所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6,共2页
Truth Seeking
关键词
“合力”论
“合力团”
概念
系统
特殊性
分类号
K0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1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7页.
共引文献
615
1
汪进元,张艳.
论社会制约权力——权力制约的再思考[J]
.法商研究,2004,21(4):84-90.
被引量:12
2
张奎良.
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3
方世南.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深刻意蕴与当代价值——试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3):9-16.
被引量:17
4
赵玲.
社会主义社会政治道德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途径[J]
.政治学研究,2004(2):42-52.
被引量:12
5
汪永成.
政府能力的结构分析[J]
.政治学研究,2004(2):103-113.
被引量:110
6
李恩慈.
刑法中的推定责任制度[J]
.法学研究,2004,26(4):28-36.
被引量:26
7
秦德君.
制度设计的前在预设[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4(6):4-9.
被引量:5
8
郭小凌.
论唯物史观及其历史命运[J]
.史学理论研究,2003(1):12-21.
被引量:8
9
李勇.
实践·认识·价值·自由——论“三个代表”思想的哲学意义[J]
.理论前沿,2002(11):26-28.
被引量:2
10
齐玉琳.
简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J]
.探索,2002(1):76-78.
1
林振坤.
恩格斯“合力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5(3):58-62.
被引量:2
2
刘清,胡伟.
和合文化及其现代价值探微[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15(6):88-90.
3
吴风.
合力:一种方法论的启示[J]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4(3):68-73.
4
姚锡长.
重新解读“两种生产理论”与“合力论”——恩格斯对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杰出贡献[J]
.天中学刊,2002,17(6):1-4.
5
王树人.
关于马克思主义之前的异化理论[J]
.哲学研究,1983(10):36-42.
被引量:18
6
禹国峰.
以人为本: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终点[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25(4):6-10.
7
李先灵,石云霞.
论恩格斯历史合力论及其视域下的“以人为本”思想[J]
.理论月刊,2009(10):20-23.
被引量:1
8
胡婵.
可持续发展——唯物史观社会历史合力论的新发展[J]
.前沿,2010(11):32-34.
被引量:2
9
庄国雄.
人的自觉活动和历史规律的辩证统一的表现[J]
.哲学动态,1993(6):31-31.
10
李育军,陈岚.
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演进[J]
.世纪桥,2010(9):67-68.
求实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