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中国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交通大学胡伟教授专访(上)
被引量:2
The Chinese Politics in the New Century and the Reform of Political System--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Hu Wei (Part One)
出处
《探索与争鸣》
CSSCI
2001年第1期15-18,共4页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同被引文献36
-
1胡伟.党内民主与政治发展:开发中国民主化的体制内资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1):1-11. 被引量:150
-
2胡伟.合法性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J].政治学研究,1996(1):12-19. 被引量:162
-
3杨鑫.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特征分析及难点透视[J].传承,2010(9):110-111. 被引量:1
-
4蔡定剑.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J].政法论坛,2004,22(6):8-18. 被引量:79
-
5叶宇.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矛盾与对策探讨[J].探索,2002(5):50-52. 被引量:3
-
6谢岳.完善人大制度: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当务之急[J].学术月刊,2005,37(6):43-48. 被引量:24
-
7吕嘉,刘永海.试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经验及目标模式[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3):17-20. 被引量:2
-
8浦兴祖.以人大民主为重点继续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5):129-134. 被引量:36
-
9陈福今.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努力构建和谐社会[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6):13-15. 被引量:12
-
10胡伟.“三个代表”:党的建设面向新世纪的坐标[J]探索与争鸣,2000(10).
二级引证文献34
-
1于瑞强.党内民主研究前沿述评[J].福建党史月刊,2005(7):103-105.
-
2胡伟.政治体制改革与党内竞争性选举——中国民主制度设计的政治工程学[J].学术前沿,2013(2):42-55. 被引量:5
-
3宋义明,姚德力.近五年来关于党内民主问题的研究综述[J].探索,2004(3):33-34. 被引量:2
-
4胡伟.民主执政: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新取向[J].学术月刊,2005,37(2):16-22. 被引量:12
-
5黄宇.论党内民主建设的路径选择[J].唯实,2005(5):33-35. 被引量:7
-
6于瑞强.党内民主研究前沿述评[J].福州党校学报,2005(3):24-27. 被引量:1
-
7张书林.党代会常任制研究:价值、路径与争论[J].理论与现代化,2006(5):116-119. 被引量:4
-
8秦位强.论江泽民的党内民主思想[J].湖北社会科学,2006(1):18-21. 被引量:2
-
9杨绍华,唐晓清.关于健全科学的党内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6):108-112. 被引量:2
-
10杨绍华,唐晓清.按照“三执政”的要求健全科学的党内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6):80-84. 被引量:2
-
1胡伟,许蓬.新世纪的中国政治学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交通大学胡伟教授专访(下)[J].探索与争鸣,2001(2):6-10. 被引量:2
-
2和谐社会是更具体更现实的共同理想[J].党建文汇(上半月),2006(12):25-25.
-
3预防腐败要做到“三个前移”[J].求知,2005(4):46-46.
-
4江立新.九江市纪委书记黄赛荣到九江市审计局检查指导工作[J].审计与理财,2015(9).
-
5白俊禄,赵首善,胡伟.如何认识当前的反腐败斗争[J].前进,1995(4):29-30.
-
6民主与法治——破解“历史周期律”的法宝[J].人大建设,2004(12):55-55.
-
7胡伟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道德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1(3):110-112.
-
8胡伟:别把民主只当成一种作风[J].领导广角,2003(3):22-22.
-
9民主政治发展的中国道路:党内民主模式的选择[J].公安研究,2011(1):93-93.
-
10胡伟.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论江泽民同志关于讲政治的思想[J].政治学研究,1996(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