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6-11,共6页
参考文献8
-
1法新社曼谷2000年2月16日英文电.
-
2[法]法蒂·贝希尔.“欧盟与非加太国家努力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热带与地中海市场》(周刊).2000年7月7日出版.
-
3C.Fred Bersten :Open Regionalism,The World Economy,Vol.20,No.5,1997 August pp.545.
-
4《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及其实践》,1999年9月28日《人民日报》第2版。
-
5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0,.
-
6法新社2000年6月2日英文电.
-
7[英]《经济学家》.2000年6月24日.
-
8.“第一届特区立法会通过和审议中的法案”[N].《澳门日报》,2000年12月19日,E3版.
共引文献82
-
1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J].国际论坛,2002,4(3):14-21. 被引量:301
-
2张北平,覃敏笑.西部开发与贵州民族地区生态问题[J].民族研究,2000(6):23-32. 被引量:4
-
3陶礼军,申其辉.信息时代与中共党史研究刍议[J].求实,2001(10):58-60. 被引量:1
-
4习五一.邪教释义[J].世界宗教研究,2001(3):9-17. 被引量:20
-
5张敏秋.中印关系的改善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J].国际政治研究,2001,22(1):27-36. 被引量:1
-
6赵淑玲.历史上人地观的演变及现实反思[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15(2):8-14.
-
7甘超英.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地位与作用[J].法学家,2001(6):88-95. 被引量:2
-
8李养第,韩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实践[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9(4):34-42. 被引量:2
-
9杨世平.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对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1):69-71.
-
10邓集文.政治稳定:转型时期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3(1):4-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32
-
1李德松,徐李孙.美国如何利用自身国际优势维护其经济安全[J].现代国际关系,1999(8):28-31. 被引量:2
-
2肖慈方.论我国现有出口贸易模式的危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7-21. 被引量:9
-
3韩世隆.跨世纪世界经济的四大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1997(2):66-79. 被引量:17
-
4张维.经济全球化潮流及其对中国对外经贸战略的影响[J].审计与经济研究,1999,14(1):44-48. 被引量:2
-
5郑宇,苑春强.全球“数字鸿沟”问题[J].国际资料信息,2002(5):12-17. 被引量:6
-
6王东.国际金融形势:繁荣与危机并存[J].现代国际关系,2000(12):8-11. 被引量:1
-
7.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
8黄进.如何看待公平贸易[N].国际商报,2001-06-17.2001-07-01.
-
9美国国际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理清纷乱的世界--美国跨世纪全球战略评估,2000.
-
10曹荣湘.解读数字鸿沟,2003.
-
1吴俊峰.系统论在党务工作中的应用[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1997,20(6):51-52.
-
2声音[J].网络传播,2010(5):69-69.
-
3颜运秋,颜运夏.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功能[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4):35-39.
-
4李仲周.和谐社会与贸易非政治化[J].WTO经济导刊,2005(10):87-87.
-
5肖宏.国际经贸关系视角下的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 兼论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集中审理[J].法律适用,2011(11):27-33. 被引量:5
-
6李颖.论我国经济法的体系[J].时代经贸(下旬),2006(10):61-62.
-
7罗勇,蒙云龙.“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国际关系中的价值意蕴和启示[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6,21(3):441-445.
-
8坚毅.论第三部门[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1):78-81.
-
9王素侠,何辉利,董海琳.违约金与实际履行之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14):287-287.
-
10田洪生.法律体系及部门法[J].考试与招生,1998,0(9):1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