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石灰在栽培柱状田头菇中的作用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报道了在栽培柱状田头菇培养料中分别添加1~8%的石灰粉,其对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
何志丹
机构地区
四川省重庆市农科所
出处
《中国食用菌》
1993年第5期20-20,共1页
Edible Fungi of China
关键词
蘑菇
田头菇
石灰
栽培
分类号
S646.110.4 [农业科学—蔬菜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77
1
曾佩玲.
菌中珍品——杨树菇栽培技术[J]
.食用菌,1999,21(5):28-29.
被引量:1
2
郑元忠,蔡衍山,傅俊生,罗凤来,柯丽娜,黄秀治.
茶薪菇性遗传模式和育种工艺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4):32-33.
被引量:6
3
刘艳如,余萍,郑怡.
柱状田头菇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性质[J]
.食用菌学报,2004,11(3):17-23.
被引量:13
4
早川利郎,胡锦良.
代料栽培柱状田头菇的化学成分[J]
.国外农学(国外食用菌),1993(3):41-43.
被引量:1
5
王镭,张婤.
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营养菌丝的生物学特性[J]
.上海农业学报,1993,9(4):23-28.
被引量:8
6
杨祝良,臧穆,刘学系.
杨柳田头菇——无孔组的一个滇产新种[J]
.云南植物研究,1993,15(1):18-20.
被引量:15
7
王德芝,余荣珍.
茶薪菇深层发酵产多糖的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05,24(2):47-49.
被引量:9
8
徐静娟,邬敏辰,陈屏.
茶树菇多糖对荷瘤动物模型影响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5,26(6):246-248.
被引量:20
9
张引芳,张婤,王镭.
柳松菇的遗传生活史及品种选育[J]
.食用菌学报,1995,2(2):13-17.
被引量:6
10
许旭萍,李惠珍,蔡爱萍,谢华玲.
柱状田头菇菌丝体生理特性的研究[J]
.食用菌,1996,18(2):4-5.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6
1
周会明,柴红梅,赵永昌.
田头菇属真菌研究进展[J]
.中国食用菌,2009,28(6):3-8.
被引量:7
2
王南,谭琦,陈明杰,潘迎捷.
柳松菇研究概况[J]
.食用菌学报,1998,5(4):56-60.
被引量:21
3
王南,鲍大鹏,黄礼滨,谭琦,潘迎捷.
不同柱状田头菇菌株最佳培养条件及亲缘关系的研究[J]
.食用菌学报,1999,6(3):1-7.
被引量:2
4
鲍大鹏,王南,谭琦,潘迎捷.
柱状田头菇的栽培生理及生活史研究概述[J]
.食用菌学报,1999,6(4):55-60.
被引量:6
5
董洪新,王世东,刘新海,赵广存,蔡德华.
杨树菇深层培养的初步研究[J]
.食用菌学报,2003,10(3):22-25.
被引量:7
6
温志强.
茶薪菇的生活条件和产量的对比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04,23(3):18-2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4
1
董洪新,辛晓林,刘英帅.
灵芝深层发酵环境条件的初步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z1):252-254.
被引量:2
2
毛慧玲,熊羽琳,穆伟书.
茶薪菇不同发育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J]
.食用菌,2003,25(S1):5-6.
被引量:3
3
周会明,柴红梅,赵永昌.
田头菇属真菌研究进展[J]
.中国食用菌,2009,28(6):3-8.
被引量:7
4
董洪新,梁建光,曲红静.
灵芝菌丝体深层培养特性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4,32(4):88-89.
被引量:1
5
房华,廖金铃,吴庆丽,郑静君.
茶树菇菌渣对番茄根结线虫病防治的初步研究[J]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4,21(2):182-184.
被引量:29
6
侯玉如,吴京燕,江海涛,程光宇,余多慰.
柳松菇对急性四氯化碳肝损伤的防护作用[J]
.中国食用菌,2005,24(2):50-53.
被引量:7
7
刘丹,潘道东.
柳松菇抽提物对乳酸菌发酵性状的影响[J]
.中国乳品工业,2005,33(12):12-15.
被引量:3
8
柳丽.
植物激素对柱状田头菇生长发育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71-72.
被引量:5
9
五月郊游其乐融融……[J]
.上海调味品,2006(5):7-7.
10
刘丹,潘道东.
茶树菇酸奶制作工艺条件的优化[J]
.食品科学,2006,27(6):124-127.
被引量:11
1
魏荣.
油菜素内酯在柱状田头菇栽培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6(03S):9-9.
被引量:1
2
田果廷,徐学忠,杨琼芬,徐雨然.
利用紫茎泽兰栽培田头菇的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04,23(4):13-15.
被引量:12
3
陈梦凡,陈亚光.
茶树菇高产栽培措施(一)[J]
.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1(1):43-44.
4
周会明,柴红梅,赵永昌.
田头菇属真菌研究进展[J]
.中国食用菌,2009,28(6):3-8.
被引量:7
5
胡文华.
当前可开发的珍稀菇[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02(10):27-27.
6
张孔周.
经济实用的茶薪菇栽培新技术[J]
.中国果菜,2010,30(5):25-26.
被引量:1
7
彭世红.
茶薪菇在云南大理州的栽培新技术[J]
.中国果菜,2011,31(1):24-24.
被引量:1
8
陈景荣,许绍朴.
自然物质浸出液对柱状田头菇菌丝体生长影响的研究[J]
.丽水农业科技,1992(2):14-15.
9
刘西周,郭成金.
正交试验筛选平田头菇菌丝体液体培养基[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7):261-262.
被引量:3
10
谢放,吴萍民,赵春巧.
一株Agrocybe属真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4,42(7):137-142.
被引量:3
中国食用菌
1993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