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清代传统兵学的衰落与“师夷制夷”战略思想的形成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清前期处于冷兵器与火器并用的战争时代,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清廷长期实施封建集权制度和思想禁锢政策,闭关锁国,阻碍了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相关战争理论的传播,使这一时期的兵学研究主要是辑录注疏前人的著述,抱残守拙,缺乏创新。鸦片战争前后,外侮内患频生,传统兵学彻底没落,有识之士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略思想,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新型战争理论渐次传入中国。
作者
李斌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9-77,共9页
Palace Museum Journal
关键词
兵学
师夷制夷
禁锢
鸦片战争前
衰落
清代
中国封建社会
冷兵器
西方
时期
分类号
K24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5
1
王扬宗.
江南制造局翻译书目新考[J]
.中国科技史料,1995,16(2):3-18.
被引量:57
2
毕庶金,石业华.
浅谈《孙子叙录》及其作者[J]
.管子学刊,1994(1):87-90.
被引量:2
3
牟元珪.
论《读史方舆纪要》军事沿革地理学性质[J]
.军事历史研究,1991,5(4):127-135.
被引量:9
4
舒理广,胡建中,周铮.
南怀仁与中国清代铸造的大炮[J]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1):25-31.
被引量:16
5
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选编,梁巨祥.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M]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
80
1
冯震宇,高策.
明末西方传华火器倍径技术应用及其影响[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1):12-16.
被引量:2
2
霍有光.
交大馆藏江南制造局译印图书概貌及其价值[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7(1):87-95.
被引量:10
3
白毓薇.
康熙与西方传教士[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2):262-263.
4
程霖,岳翔宇.
晚清金融思想的现代化转型[J]
.财经研究,2014,40(6):60-70.
被引量:3
5
陈飞飞.
晚清时期外来图书翻译方式的转变[J]
.黑龙江史志,2015(6):48-49.
6
刘鸿亮.
明清之际红夷大炮在清八旗军与李自成大顺军决战中的作用[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64-69.
被引量:1
7
刘鸿亮.
明清王朝红夷大炮的盛衰史及其问题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1-5.
被引量:4
8
刘鸿亮.
红夷大炮与清顺战争[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1):14-19.
被引量:1
9
赵少峰.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与晚清西史译介[J]
.学术探索,2010(5):86-91.
被引量:8
10
刘鸿亮.
明清时期红夷大炮的兴衰与两朝西洋火器发展比较[J]
.社会科学,2005(12):86-95.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9
1
龚胜泉.
十八世纪中西方武器装备的比较研究[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2(4):34-40.
被引量:1
2
陈尚胜.
清朝前期与英国海外贸易政策的初步比较[J]
.海交史研究,2010(1):66-73.
被引量:2
3
牛俊法.
论近代清军的装备与战术[J]
.史学月刊,1985(6):67-73.
被引量:1
4
茅海建.
鸦片战争清朝军费考[J]
.近代史研究,1996(6):36-82.
被引量:11
5
阎韬.
王阳明──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14(1):33-39.
被引量:4
6
杨小明.
哲学思维与东西方科学之比较[J]
.探索与争鸣,2004(12):40-41.
被引量:3
7
赵国华著.中国兵学史[M].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
8
(美)威廉森·默里(WilliamsonMurray)等编,时殷弘等译.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M].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
9
雷海宗著.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M]. 商务印书馆, 2001
10
洪湛侯著.中国文献学新编[M].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
引证文献
3
1
侯昂妤.
中国古代兵学的反思[J]
.军事历史,2011(5):62-67.
被引量:1
2
宋海龙.
论哲学思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明代中期以后中西方火药、火器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为例[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6):6-11.
被引量:3
3
刘鸿亮,杨韬.
中国近代兵器“万国牌”现象:以鸦片战争关键武器——火炮为例[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4,41(6):87-9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李兆友.
过程论视野中的技术创新研究[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313-317.
被引量:6
2
宋海龙.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自然科学理论发展的影响[J]
.社科纵横,2011,26(9):113-117.
3
王志强.
明代汉族文人造物伦理观演变探析[J]
.兰台世界,2016(18):125-128.
4
丁勇,俞浏姮.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近代中西方军事能力差距的思考[J]
.军事历史,2018,0(3):48-51.
被引量:1
1
熊亮,韩冰.
浅析左宗棠洋务思想[J]
.现代企业教育,2008(22):127-128.
2
吴斯琪.
浅析曾国藩“师夷制夷”思想及实践[J]
.黑河学刊,2017(1):80-82.
3
关静杰.
论魏源经世致用及师夷制夷思想[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4):81-82.
被引量:3
4
田永秀,吕彩云.
浅析晚清制夷之路[J]
.广西社会科学,2004(1):123-126.
被引量:1
5
王双印.
“师夷制夷”与近代中国政治走向[J]
.求索,2012(10):53-56.
被引量:1
6
屈建军,马广荣.
近代中国“师夷”“制夷”索论[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7(3):86-90.
7
冯玉祥的墓志铭[J]
.中国老年,2011(13):41-41.
8
特别的墓志铭[J]
.初中生写作,2013(9):17-17.
9
墓志铭摘录[J]
.中华魂,2013(8):57-57.
10
冯玉祥.
我[J]
.诗选刊,2015,0(7):72-72.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