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中国人口转变面对的几个突出问题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认为,在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中,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人口转变理论本身,而是人口转变所必须面对的突出的那些现实问题:①中国人口转变是否已经完成的判断和回答问题;②中国人口转变的区域差异问题;③中国人口转变的生育成本及其补偿问题;④中国人口转变的技术、制度因素问题;⑤中国人口转变的道路选择问题。文章围绕这几大突出问题进行分析阐释,并得出了相关的结论。
作者
王学义
机构地区
四川行政学院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3-116,共4页
Theory and Reform
关键词
人口转变
突出问题
生育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分类号
C92-05 [社会学—人口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6
1
于学军.
中国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J]
.中国人口科学,2000(2):8-15.
被引量:40
2
叶明德.
对“中国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的质疑[J]
.中国人口科学,2001(1):32-37.
被引量:17
3
穆光宗 陈卫.历程、特点和成因[J].开放时代,2001,(1).
4
赵时亮.
中国的后人口转变及其特殊性[J]
.人口研究,2001,25(3):8-12.
被引量:5
5
蔡昉.2000:中国人口报告[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
吕昭河.制度变迁与人口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61-201.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翟振武,刘爽,陈卫,段成荣.
稳定低生育水平:概念、理论与战略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稳定低生育水平研究”课题组报告之一[J]
.人口研究,2000,24(3):1-17.
被引量:36
2
江亦曼,乔晓春,于学军,李建民,原新,解振明,杨书章,刘鸿雁,陈卫,姚宗桥.
中国未来人口发展与生育政策研究[J]
.人口研究,2000,24(3):18-34.
被引量:24
3
马瀛通.
控制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 实现本世纪末人口控制目标[J]
.中国人口科学,1989(1):9-12.
被引量:3
4
曾毅.
我国1991—1992年生育率是否大大低于替代水平?[J]
.人口研究,1995,19(3):7-14.
被引量:20
5
邬沧萍,穆光宗.
低生育研究——人口转变论的补充和发展[J]
.中国社会科学,1995(1):83-98.
被引量:41
6
江亦曼,姚宗桥.
21世纪稳定低生育率的战略和政策[J]
.中国人口科学,2000(5):78-80.
被引量:2
7
于学军.
中国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J]
.中国人口科学,2000(2):8-15.
被引量:40
8
叶明德.
对“中国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的质疑[J]
.中国人口科学,2001(1):32-37.
被引量:17
9
罗淳.
试论后人口转变[J]
.中国人口科学,2001(1):38-44.
被引量:6
10
李建新.
“后人口转变论”质疑——兼与于学军、李建民博士商榷[J]
.人口研究,2000,24(6):1-7.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52
1
王学义.
对中国人口转变的基本判断及问题研究[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1):41-44.
被引量:3
2
尹文耀,钱明亮.
中国生育率转变的人口自效应研究[J]
.江南(诗),2010(4):35-46.
3
王诗宗,徐志方.
走向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以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改革为例[J]
.湖南社会科学,2004(4):45-47.
被引量:1
4
张磊,陆杰华,吕萍.
2001年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回顾与评述[J]
.人口研究,2002,26(1):74-79.
被引量:5
5
钟逢干.
关于当前我国人口理论研究的思考[J]
.人口研究,2002,26(2):7-13.
被引量:4
6
陈卫.
性别偏好与中国妇女生育行为[J]
.人口研究,2002,26(2):14-22.
被引量:53
7
赵时亮.
中国的后人口转变及其特殊性[J]
.人口研究,2001,25(3):8-12.
被引量:5
8
叶明德.
对“中国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的质疑[J]
.中国人口科学,2001(1):32-37.
被引量:17
9
吕昭河.
云南未来人口发展预测及经济影响[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2):31-36.
被引量:6
10
韩永江.
生育观影响因素的经济分析[J]
.人口学刊,2005,27(2):55-59.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43
1
马戎.
西藏自治区人口结构与变迁——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J]
.中国藏学,2008(3):167-182.
被引量:11
2
王学义.
对中国人口转变的基本判断及问题研究[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1):41-44.
被引量:3
3
宋元梁.
试论我国的经济转型与人口转变[J]
.人文杂志,1997(3):49-53.
被引量:2
4
朱国宏.
现代化与中国人口[J]
.人口研究,1989,13(2):4-16.
被引量:9
5
邬沧萍,穆光宗.
低生育研究——人口转变论的补充和发展[J]
.中国社会科学,1995(1):83-98.
被引量:41
6
吕荣侃.
人口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实证研究——《人口转变与经济发展——荣成市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研究》评介[J]
.人口与经济,1994(2):62-63.
被引量:1
7
吴立成.
人口生态学探骊[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24-28.
被引量:2
8
于学军.
中国进入“后人口转变”时期[J]
.中国人口科学,2000(2):8-15.
被引量:40
9
王学义.
人口现代化的生成背景和推进模式——基于人口转变论的阐释[J]
.西北人口,2006,27(1):10-13.
被引量:2
10
魏津生.
关于国家人口安全问题[J]
.求是,2006(19):53-5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李辉,于钦凯.
中国人口转变研究综述[J]
.人口学刊,2005,27(4):16-20.
被引量:7
2
王学义.
人口转变后果研究——西方视野、价值意义、主要缺陷与分析框架构建[J]
.人口学刊,2007,29(5):9-14.
被引量:6
3
王学义.
人口转变、人口政策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基于中西方经验认识基础上的理论分析框架[J]
.生态经济,2007,23(10):37-41.
被引量:3
4
杨显明,米文宝,冯翠月,李建华.
修复人口生态 确保人口安全——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策略[J]
.生态经济,2009,25(11):183-186.
被引量:1
5
武国亮.
少数民族人口转变探析——以西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为例[J]
.铜仁学院学报,2010,4(2):82-85.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周洋.
浅议农村人口生态与治理[J]
.大众商务,2010(12):327-327.
2
王艳.
经典人口转变理论的再探索-现代人口转变理论研究评介[J]
.西北人口,2008,29(4):107-110.
被引量:4
3
梁强.
我国人口转变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12):229-230.
被引量:1
4
茅倬彦.
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的实证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09(2):16-22.
被引量:48
5
徐莹.
论中国人口转变及发展机遇[J]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9):27-28.
6
刘爽.
对中国人口转变的再思考[J]
.人口研究,2010,34(1):86-94.
被引量:23
7
梁强,王文杰,徐袆琪.
我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8(3):32-35.
被引量:11
8
张兴华.
少数民族人口转变阶段探析[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5):27-28.
9
陈玉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转变问题研究述评[J]
.世界经济情况,2011(10):76-80.
10
曾祥旭.
中国西部地区人口发展态势及人口发展政策调整[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8-52.
被引量:3
1
李保东,王黎锋.
失地农民补偿问题及对策探析[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7(1):1-2.
被引量:1
2
史红斌.
失地农民补偿问题的深层分析[J]
.科技和产业,2010,10(5):73-75.
3
战捷.
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与补偿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1997(6):30-36.
被引量:2
4
胡逢吉.
马克思研究再生产理论的前提[J]
.学术月刊,1981,13(11):6-7.
5
李慧英.
妇女参政与性别平等的政策倡导——以出生性别比失衡的政策倡导为例[J]
.妇女研究论丛,2009(B02):17-22.
被引量:1
6
吴旭鹏,张亚丽,刘秀华.
“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房屋拆迁补偿问题调查与思考[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6):372-376.
被引量:8
7
周天勇,张弥.
中国集中型城市化道路的再思考[J]
.人口学刊,1990,12(3):1-7.
8
金砂,史河.
重温《讲话》精神 肩负起时代重任——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五十周年[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2(2):1-5.
9
丁恰.
“三年大变样”——拆迁问题调查报告[J]
.中国科技博览,2013(37):299-299.
10
厉以宁.
环境保护与受害者的补偿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1990(4):169-181.
被引量:3
理论与改革
200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