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41条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是国际人权宪章之一 ,该公约第 4 1条规定的国家间来文指控程序 ,是公约实施机制的重点。从三方面原因考虑 :( 1 )我国加入公约的目的 ;( 2 )公约第 4 1条自身有缺陷 ;( 3)在国际实践上 ,目前尚未有缔约国启动过第 4 1条规定的国家间指控程序 ,我国将来批准公约时 ,不应对第 4 1条做出保留 ;并且可以考虑做出第 4 1条规定的“声明”。
作者
邓旭
龚柏华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杂志》
2002年第3期33-35,共3页
Law Science Magazine
关键词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
国家
人权
缔约国
中国
规定
程序
应对策略
宪章
实施机制
分类号
D998.2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4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See Dr. iur@ et habil @ Manfred@ Nowak: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 Commentary, N@P@ Engel Publisher, 1993, P599.
2
See VN Document CCPR/C/21/Rev.1/Add6资料下载自 http:∥www. unhchr. ch/html/menu3/b/a - cepr.htm.
3
数据来自爱尔兰国立大学下属的"爱尔兰人权研究中心"主任Dennis.Driscoll教授2000年10月访问复旦大学时赠送的相关统计资料.
4
统计数据来自联合国提供的资料"United Nations Treaty Collection-Declarations and Reservations [ As of 19 March 2001],资料下载自http:∥www.unhchr.ch/html/menu3.
5
朱晓青.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实施机制[J]
.法学研究,2000,22(2):102-113.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公民及政治权利国际盟约》对我国法制的挑战[J]
.法学,1999(4):23-30.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32
1
赵少群.
少数民族人权国际保护方式的历史演进[J]
.贵州文史丛刊,2001(4):34-37.
被引量:1
2
秦前红,陈俊敏.
论我国人权宪政体制的变迁——国际人权公约与我国宪法的冲突与协调[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4):492-499.
被引量:4
3
韩松涛.
人权入宪与信息自由[J]
.图书馆,2004(6):15-19.
被引量:20
4
周长征.
外商投资企业适用《劳动法》若干难点问题探讨[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18):106-114.
被引量:2
5
宁立标,张林鸿.
宪政维度下公民的公正审判权[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5):692-695.
被引量:1
6
李乾贵,徐柯柯,林巧.
临时仲裁在中国的法制思考[J]
.中国行政管理,2005(12):37-40.
被引量:4
7
吴英,张元,杨玉秋.
国际人权与死刑——再议我国死刑立法的完善[J]
.理论界,2006(6):114-115.
8
顾微微.
试探建立临时仲裁制度的内在价值[J]
.资料通讯,2007(7):21-27.
9
左海聪.
直接适用条约问题研究[J]
.法学研究,2008,30(3):88-97.
被引量:37
10
王德新.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可诉性问题探析[J]
.北方法学,2010,4(6):120-124.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42
1
黄世席.
全球化对国际法的影响[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11):28-33.
被引量:23
2
张晓东.
也论国际条约在我国的适用[J]
.法学评论,2001,19(6):73-79.
被引量:19
3
黄瑶.
国际组织决议的法律效力探源[J]
.政治与法律,2001(5):31-34.
被引量:14
4
刘文宗.
欲盖弥彰 难辞其咎——评美国政府对海南撞机事件的遁词[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1,21(2):24-26.
被引量:4
5
秦晓程.
中美撞机事件中的若干国际法问题[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1,21(2):27-31.
被引量:5
6
周忠海,范晓莉.
美军用侦察机在中国近海空域撞毁我军机严重违反国际法[J]
.政法论坛,2001,19(3):104-112.
被引量:6
7
曾令良.
论欧洲联盟法中的从属原则[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53(2):40-44.
被引量:21
8
万鄂湘,孙焕为.
从国际法看北约对南联盟的战争和对我驻南使馆的轰炸事件[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53(4):8-13.
被引量:7
9
黄列.
国际人道法概述[J]
.环球法律评论,2000,22(4):70-81.
被引量:7
10
秦晓程.
网络对国际法的冲击和影响[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0,20(4):68-7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3
1
杨泽伟.
“十五”期间中国国际公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武大国际法评论,2006(1):229-249.
2
刘大生.
论《国际人权宪章》的应对[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1):101-107.
3
汪再祥.
加入国际人权公约与我国公民权利的发展[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8(6):88-9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杨成铭.
受教育权可诉性新论[J]
.当代法学,2005,19(6):9-20.
被引量:10
2
廖旺荣.
国际人权公约框架下公民劳动权的反思[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6):23-24.
1
周雪艳.
从国际立法看我国死刑立法的现状及其完善[J]
.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1(3):47-50.
2
韩芸.
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价值[J]
.兰州学刊,1999(5):50-51.
被引量:2
3
曹秀谦,杨世强.
略论沉默权在我国的确立和适用[J]
.政法学刊,1999,16(4):80-83.
被引量:15
4
朱瑞基.
论人权问题上权利和义务的关系[J]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1999(1):35-37.
5
邓智慧.
人身保护令与人权保障——以刑事诉讼为主视角[J]
.中国法学,2004(4):158-167.
被引量:9
6
白仲清.
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的确立[J]
.理论界,1998(2):30-30.
7
周雪艳.
从国际立法看我国死刑的现状及其完善[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6(2):14-17.
8
曾祥华.
人权两公约与我国宪法[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2,15(3):14-17.
9
管宏杰.
浅论新刑法中关于“保留并限制适用死刑”的刑罚原则[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1999,12(6):64-65.
10
苏钦.
国际人权公约中的民族自决权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6):100-104.
被引量:3
法学杂志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