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聚乙烯醇包埋微生物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聚乙烯醇(PVA)是由日本学者首先开发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固定化包埋剂,具有强度高、抗微生物分解、对微生物无毒及价格低廉等特点。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发酵工业和有机废水处理等领域,国内也正探索这一新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但常遇到的PVA固定化微生物成球难、易发胀上浮、破碎。
作者
郑耀通
闵航
陈美慈
机构地区
浙江农业大学环保系
出处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7,共5页
China Biogas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固定化
废水处理
微生物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23
1
吴晓磊,刘建广,黄霞,俞毓馨.
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作为固定化微生物包埋剂的研究[J]
.环境科学,1993,14(2):28-31.
被引量:41
2
薛嵘,黄国兰,郭艳.
改进的硫酸盐-聚乙烯醇法包埋藻菌脱氮除磷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7):556-558.
被引量:5
3
宋应民,欧富初.
包埋法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化工废水[J]
.广东化工,2006,33(8):68-70.
被引量:14
4
陈元彩,陈竹,蓝惠霞,付时雨,郭静.
微氧条件下固定化颗粒污泥的氯酚降解及菌群结构[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9):128-132.
被引量:10
5
李颖,李婧,温雪松,蔡宝立.
聚乙烯醇固定化的微球菌AD3对除草剂阿特拉津的生物降解[J]
.离子交换与吸附,2006,22(5):416-422.
被引量:6
6
张红兵.
固定化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染物[J]
.山西化工,2007,27(1):30-35.
被引量:10
7
李师翁,王玉建,涂玮,李红玉,杨晓娟.
PVA—Ca(NO_3)_2法固定化氧化亚铁硫杆菌对Fe^(2+)的氧化及动力学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1):14-17.
被引量:9
8
魏复盛,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1989年,260页
9
大连轻工业学院.酿造工艺学[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4.158~160
10
Leenen E, Santos V, Grolle K,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and selection criteria for support material for cell immobilization in wastewater treatment[J]. Water Research, 1996, 30(12):2985-2996.
引证文献
4
1
郑耀通.
固定化细胞处理废水的关键性包埋技术条件研究[J]
.重庆环境科学,1995,17(5):10-14.
被引量:9
2
王娜,闵小波,王云燕,周敏,柴立元.
内聚营养源SRB固定化交联剂的选择及对含锌废水的处理[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9(2):273-278.
被引量:6
3
赵茂俊,冯易君,谢家理,张琴,印红玲,柏云.
固定化血红蛋白吸附NO_2^-性能的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0,12(6):668-670.
被引量:4
4
郑耀通,吴小平,高树芳.
固定化菌藻系统去除氨氮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1):99-102.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廖雪义,蓝荣.
亚硝化-反硝化固定化细胞捷径生物脱氮的研究[J]
.襄樊学院学报,2008,29(8):35-39.
被引量:1
2
亓新华,李超英,户慰叶.
交联壳聚糖对亚硝酸根离子的吸附性能[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36(4):123-125.
被引量:2
3
王燕燕,黄兵,廖雄稳,武淑文.
净化SO_2气体的固定化微生物方法的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2):105-108.
被引量:7
4
魏远隆,安春江,席淑琪,雷武,夏明珠,王风云.
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29(3):326-329.
被引量:27
5
廖雪义,蓝荣,马光庭,李献.
短程反硝化菌种的筛选及条件选择的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32(1):20-22.
被引量:4
6
陈立强,郑寿荣,许昭怡,尹大强.
催化加氢法脱除水中硝酸盐的研究进展[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6,18(1):5-8.
被引量:4
7
赵茂俊,吴明君,张云松,冯易君,马永毅,王仁国.
戊二醛交联固定血红蛋白对水中NO_2^-吸附性能的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3(2):430-434.
被引量:3
8
王宝珍,熊振湖,潘辉,马华继.
固定化藻菌小球在气升式内循环反应器内脱氮除磷的研究[J]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6,12(2):120-123.
被引量:6
9
廖雪义,马光庭,蓝荣,李献.
亚硝化作用菌种的分离筛选及条件选择[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259-1261.
被引量:7
10
陈春辉,叶红齐,周永华.
Pd-Cu负载型催化剂催化还原水中硝酸盐的研究进展[J]
.工业催化,2007,15(7):17-20.
被引量:1
1
樊柱柱,罗秀峰,朱明忠.
MBR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11):98-98.
2
金昌斗(译).
日本学者评中国环境保护综述[J]
.黑龙江国土资源,2010(1):60-61.
3
郑耀通.
固定化细胞处理废水的关键性包埋技术条件研究[J]
.重庆环境科学,1995,17(5):10-14.
被引量:9
4
竹林.
日本对竹炭的基本特性及吸湿性新说[J]
.世界林业动态,2005(9):11-11.
5
张海林,何报寅.
遥感方法应用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的研究[J]
.上海环境科学,2003,22(12):1030-1033.
被引量:37
6
郑耀通.
固定化细胞处理有机废水研究[J]
.污染防治技术,1995,8(3):132-136.
被引量:4
7
梁奇.
谨防安全文化“僵硬化”[J]
.广西电业,2006(9):1-1.
8
The 30th CIIS-JIIA Dialogue Held at CIIS[J]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2016,36(5).
9
闫志英,廖银章,李旭东.
固定化细胞去除废水中硝态氮的试验研究[J]
.水资源保护,2006,22(3):54-55.
被引量:5
10
2008年中日韩环境分析化学研讨会在厦门召开[J]
.现代仪器,2008,14(6):83-83.
中国沼气
199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