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伤寒杂病论》服药方法考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其用药精当,辨证准确详细处方配伍严谨,剂型煎法多样,在服药方法上重视剂量,次数,间隔时间等。灵活服药的方法,深化了辨证论治用药的目的。为今天的中医临床工作者学习研究,现不揣冒昧,归纳如下: 常规服药法:一般为一日三次服药或一日二次服药。如白虎加人参,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真武汤等均为一日三次服药;而桔梗汤,芍药甘草汤。
作者
曹洪洲
机构地区
河南省内乡卫校
出处
《中医研究》
1993年第2期17-19,共3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半夏泻心汤/投药和剂量
分类号
R2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8
1
陈伐宇,张德仁.
《伤寒杂病论》医嘱特点浅探[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129-129.
被引量:1
2
高明明.
仲景方煎服法探析[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13(4):4-5.
被引量:3
3
黄建波,谢黎.
《伤寒论》将息诸法探讨[J]
.中医药学刊,2006,24(4):664-666.
被引量:3
4
朱娜,曹雪明,李怡贞.
《伤寒论》服药方法的探讨[J]
.四川中医,2006,24(9):21-22.
被引量:4
5
时玉昌.
浅谈《伤寒杂病论》之中医护理[J]
.江苏中医药,2007,39(3):49-51.
被引量:4
6
刘胜海,李洪芝,刘桂萍,李志华,李绍环,孙艳.
中药汤剂的服药方法及护理[J]
.黑龙江护理杂志,1997,3(2):54-54.
被引量:2
7
许瑛.
桂枝汤煎服法对中医护理的启示[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17(4):51-52.
被引量:2
8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6.
9
王庆国.伤寒论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99.
10
范永升,姜德友.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58.
引证文献
2
1
刘庄约,刘统治,胡志丹,王晶,李董男,赵军.
《伤寒论》《金匮要略》“顿服”法浅析[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3):86-87.
被引量:6
2
刘统治,王晶,刘庄约,胡志丹,陈丹丹.
张仲景服药温度、用药知度及辅助措施浅议[J]
.河南中医,2016,36(9):1494-149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林宏.
从《金匮要略》中总结张仲景治疗杂病的临床经验[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31):295-296.
2
陆建武,段永强,牟德海,葛政.
《金匮要略》呕吐病证治浅析及验案举隅[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1):83-86.
被引量:5
3
左晓柳,钟志兵.
《寓意草》急危重症之服药特点浅析[J]
.江西中医药,2017,48(4):6-7.
4
陈婕,喻斌.
《卫生宝鉴》中丸剂散剂服用方法[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11):2060-2064.
被引量:3
5
郑相敏,赵海滨.
《金匮要略》汤剂特殊煎服法[J]
.河南中医,2021,41(6):811-814.
被引量:3
6
张楠,孟永亮,李林.
仲景方后注理论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29(11):1790-1793.
被引量:1
7
刘朋军,张冰仪,司国民.
经方中大黄配伍应用规律探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24,20(3):202-206.
被引量:1
8
林逸舒,丁群哲,董昌盛,殷佩浩.
《温病条辨》服药方法及临床意义探析[J]
.中医学,2025,14(1):399-405.
1
肖守贵.
略谈张锡纯用药特色[J]
.中医杂志,1994,35(9):522-523.
被引量:2
2
张韵.
针刺灌肠配合按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6例[J]
.中国针灸,1996,16(8):17-18.
被引量:4
3
赵金丽,谢谋华.
中药发生毒副作用的原因[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6,11(4):53-54.
被引量:1
4
王萍,伦宗姬.
中药灌肠治疗小儿秋季腹泻86例[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7,19(3):49-50.
5
魏伯林.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02,11(5):33-33.
6
庞国明.
生大黄为主保留灌肠在急危重症中的应用[J]
.中医杂志,1997,38(9):532-533.
被引量:6
7
孙英.
中药与临床效应的关系[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9,14(2):47-48.
8
吕中.
秦景明辨证用药点滴[J]
.中医杂志,1995,36(11):648-650.
被引量:1
9
蔡建成,钱国忠.
内外合治痤疮76例[J]
.新中医,2003,35(8):69-70.
被引量:1
10
崔杰强,李南夷,丁红梅.
不同剂量参附注射液治疗休克的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04,36(6):29-30.
被引量:9
中医研究
199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