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夏玉米掖单12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夏玉米掖单12于1988年引进江苏种植。从1989年起组织全省高产攻关研究。其中,铜山县大泉乡,东海县青湖镇,滨海县农科所,灌南县农科所、响水县响南乡等攻关田,亩产达到750公斤水平。
作者
孟鸿道
徐波
机构地区
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江苏省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9-20,共2页
Crops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高产
栽培
分类号
S513.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89
同被引文献
41
1
董家璞,柳家友,张运栋,张富才,田慧鹏.
豫玉七号高产栽培模式研究初报[J]
.河南农业科学,1993,22(6):8-10.
被引量:3
2
郑沅,李维典,可成友.
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高产高效益栽培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3,24(1):22-28.
被引量:2
3
兰发盛,黄宜祥,李秀军,杨代福,罗兴树,李果成.
玉米新杂交种成单13号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3,11(4):598-602.
被引量:2
4
黄宜祥,兰发盛.
四川不同生态区玉米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3,11(4):502-508.
被引量:10
5
韦瑞良,张慧娟,罗凤仙,卢克文,林红.
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型探讨[J]
.广西农业科学,1994,26(5):195-198.
被引量:2
6
李树田,朱连芝,李艳玲.
旱作玉米吨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J]
.玉米科学,1994,2(1):32-39.
被引量:3
7
刘俊明,李志良,张奎俊.
玉米增产潜力及控制技术研究[J]
.作物杂志,1995(6):4-7.
被引量:7
8
左晓龙,张会南,童有才,龙正容,李纯.
玉米新品种皖玉4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3):255-256.
被引量:2
9
王振华,王懿波,王永普,张新.
河南省夏玉米再高产的关键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1995,24(5):3-5.
被引量:24
10
杜成印,程凤玉.
渭北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上)[J]
.陕西农业,1995(4):6-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赵化春,韩萍.
玉米栽培的适宜密度问题[J]
.玉米科学,2001,9(z1):34-38.
被引量:89
二级引证文献
89
1
关义新,马兴林,凌碧莹.
种植密度与施氮水平对高淀粉玉米郑单18淀粉含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z2):101-103.
被引量:31
2
胡萌,魏湜,杨猛,矫海波,魏玲,王燚,吉彪.
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1):103-107.
被引量:62
3
牛忠林.
合玉16玉米的适宜种植密度与施氮量[J]
.玉米科学,2004,12(3):90-91.
被引量:10
4
张新,王振华,宋中立,张明友,王金召.
郑单21不同密度与产量及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5,13(1):106-107.
被引量:38
5
潘彬荣,岳高红,许立奎,楼珏,梅喜雪,周志辉,张宗宸.
栽培密度和施肥量对甜玉米金玉甜1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8):9-11.
被引量:17
6
田志刚,田俊芹,李林英,曹治彦,张耀辉.
邢抗6号玉米适宜种植密度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6,10(3):19-21.
被引量:3
7
王庆成,柴兰高,李宗新,刘霞.
山东省玉米的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J]
.玉米科学,2006,14(5):159-162.
被引量:25
8
高玉山,窦金刚,刘慧涛,孙毅,任军,闫孝贡.
吉林省半干旱区玉米超高产品种、密度与产量关系研究[J]
.玉米科学,2007,15(1):120-122.
被引量:33
9
樊桂平,吴复学,宋春林.
夏玉米鲁单900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5):95-96.
被引量:1
10
商秀婷.
沈玉20号不同肥力条件下适宜种植密度研究初探[J]
.农业科技通讯,2008(3):33-34.
1
张泽民,李友军,李雪英,王彪,贾长柱.
玉米掖单12、13号亲本系生长发育规律和制种技术初步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1992,21(10):1-4.
2
张晓春.
玉米自交系478的防病措施[J]
.种子世界,1992(2):26-26.
3
王才平,庞立潮,裘尧军,包启彪,潘永泉.
掖单12株型结构和高产栽培技术[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1996,10(4):53-55.
4
紧凑型玉米掖单12的试种观察初报[J]
.宁波农业科技,1991(3):22-23.
5
严菊芳,程延年.
夏玉米掖单12生育动态的定量分析及其模式化研究[J]
.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7,11(4):39-44.
6
董祖淦,朱日美.
旱地三熟制春玉米紧凑型玉米掖单12高产栽培技术总结[J]
.丽水农业科技,1992(2):8-9.
7
王世恒,毛利豪,吴河元.
紧凑型玉米掖单12秋季高产制种技术[J]
.浙江农业科学,1995,36(3):119-121.
8
张安邦,王玉甲,宋训才.
对几个夏玉米品种丰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的分析及评价[J]
.玉米科学,1994,2(2):61-64.
被引量:2
9
管耀祖.
掖单12密肥调控配套技术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1997,38(4):181-183.
10
董祖淦,吕周林,洪菊莲,朱日美,王璋生,施松青,谢海松,吕伟德.
春玉米掖单12定向移栽的增产效果[J]
.耕作与栽培,1995,15(1):40-41.
作物杂志
199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