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味感论析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药味感论析王纪常,张先芬(安徽中医学院中药教研室合肥230038)关键词:味感;归经;中药性能味,是中药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古以来,各种本草学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都首先标明其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以及掌握临床用药,都有一定的意义,但与实际也存在较大的...
作者
王纪常
张先芬
机构地区
安徽中医学院中药教研室
出处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3期3-4,共2页
Journal of Anhu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关键词
味感
归经
中药
中药性能
分类号
R285.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4
1
李景祥.
论骨和髓的阴阳五行属性及与肾的关系[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1):7-8.
被引量:6
2
张养生,杨轶.
中药性能理论的不系统性分析[J]
.陕西中医,2005,26(6):576-578.
被引量:6
3
梅明.
从张仲景组方法度谈四气五味配伍法[J]
.河南中医药学刊,1996,11(2):17-19.
被引量:9
4
王冰梅.
对五行的理解以及五行与三羧酸循环的比较[J]
.医学与社会,2007,20(1):23-23.
被引量:5
5
王玉川 五脏 五行.五味及其他(三).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8,11(3):527-527.
6
王玉川.五脏,五行,五味及其他(三).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8,11(3):527-527.
7
王新华,张伯讷,等.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8
田荆华,张争辉,刘胜.
谈中西医五脏的名同实异[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7,19(3):51-52.
被引量:1
9
贲长恩,郭顺根.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述评[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2):2-7.
被引量:55
10
赵益业,文旺秀,严夏.
“五脏”的现代研究及内涵探讨[J]
.江西中医药,2000,31(3):52-5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7
1
刘辉,孙文平,杨光,郭月秋,陈代贤.
以果实入药的中药药性分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1):40-41.
被引量:8
2
王虹菲,刘启贵,刘辉.
构建中药免疫数据库及对中药免疫规律的研究[J]
.中草药,2007,38(2):297-301.
被引量:8
3
李卫民,邓中甲.
试论中药五味理论[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489-490.
被引量:9
4
王雪芹,王博.
中药五味理论探讨[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101-102.
5
李东.
从五脏看五行体系主体的形成、方法和发展[J]
.中医杂志,2010,51(4):377-378.
6
边凌云.
浅谈中药五味[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2):3-3.
被引量:3
7
刘辉,孙文平,杨光,王准.
对种子类中药药性的初步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3):283-28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33
1
刘永琦,陈丽,范萍,吴晓晶.
中药特征与神经效应的关系分析及其Logistic回归模型[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3):251-254.
被引量:7
2
杨国营.
对417种植物类药与其中101种降压中药药性的比率分析[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3):22-22.
被引量:2
3
杨国营.
对417种植物类中药与其中116种抗真菌中药药性的比率分析[J]
.中医研究,2006,19(3):32-33.
被引量:1
4
王振国,王鹏,李峰,张永清,齐冬梅.
中药四性理论现代研究回顾与展望[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2):94-97.
被引量:22
5
刘辉,郭月秋.
基于中药免疫组学对中药方剂免疫调节作用的评估[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4):2958-2960.
被引量:10
6
吕圭源,陈素红,邓文龙.
中药四性现代研究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8,10(6):1-6.
被引量:7
7
邢袁玲.
《伤寒论》中四气五味及特殊药对探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3):111-112.
被引量:6
8
彭评志.
中药五味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药业,2009,18(14):73-74.
被引量:10
9
张媛媛,莫芳芳,张国霞.
数据库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概述[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21(6):75-78.
被引量:2
10
刘辉,林敬连,郭月秋.
因中药免疫组学而对中药四君子汤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7):125-127.
被引量:16
1
王盛民.
浅谈中药名称与鉴别[J]
.陕西中医函授,1990(1):30-31.
2
杨淑莲.
薄荷虽好 别滥用[J]
.中外健康文摘,2007(06A):33-33.
3
张岩,姚荧,邓丽琴.
注射用头孢米诺致严重喉头舌根水泡与口腔异味感1例[J]
.中国药物警戒,2010,7(1):59-59.
被引量:1
4
何丽.
新型健康糖:L-阿拉伯糖[J]
.大众医学,2009(7):35-35.
5
梅承鼎.
口能报病[J]
.老年世界,2014(7):39-39.
6
Nakazato Y.,Imai K.,Abe T.,蔡同建.
不愉快的甜味感觉:一种由肺癌所致的SIADH症状[J]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6,2(6):45-45.
7
庞建光,张明霞,韩俊杰.
植物精油的研究及应用[J]
.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0(1):26-28.
被引量:26
8
吴正芝.
口中异味可辨病[J]
.科学养生,2010(7):39-39.
9
张枢明,PaoloTini.
针灸验案2则[J]
.中国针灸,2001,21(9):574-574.
被引量:1
10
沈一曼,赵湘,周馥英.
复方三拗汤吸入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与机制探讨[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6(3):142-143.
被引量:13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