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潜在震源区期望震级和期望距离及其计算方法 被引量: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合成地面运动时程曲线时,需要确定地震动的持续时间.确定该参数需要知道对场点起主要作用的潜在震源区的震级和距离.在讨论地震烈度区划的远场和近场问题时,也需知道对场点起主要影响的地震的震级和距离,本文首先推导了由地震带地震震级分布函数和地震空间分布函数确定潜在震源区的地震震级分布函数的公式,并建立了潜在震源区内在地震烈度超过给定地震烈度值情况下的震级与空间联合概率分布函数,并据此导出了计算潜在震源区期望震级和期望距离的基本公式.文中以华北地区的几个场点为例,给出了几个估计期望震级和期望距离的例子.结果表明,期望震级和期望距离不但与场点和潜在震源区的几何关系有关。
作者 高孟潭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46-351,共6页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基金 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72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3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