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束技术与改善金属抗蚀性能
出处
《国际学术动态》
1994年第2期65-66,共2页
International Academic Developments
-
1李玉璞,王佩璇,马如璋,张国光,刘家瑞,朱沛然,邱长青,徐田冰,杨锋.离子束技术在金属中氦行为研究中的应用[J].物理,1989,18(9):551-554.
-
2柳襄怀,王曦,杨根庆,江炳尧,郑志宏,黄巍,林梓鑫,邹世昌.用离子束技术改善金属间化合物Ni_3Al(0.1B)的耐腐蚀和抗氧化性能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1994,4(3):289-292.
-
3柳襄怀,郑志宏,黄巍,林梓鑫,邹世昌.用离子束技术改善Ni_3Al(0.1B)在H_2SO_4溶液中的耐蚀性能[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92,12(3):241-246. 被引量:2
-
4James R.Treglio,邹稳根.离子束技术取代镀铬[J].国外机车车辆工艺,1996(6):18-22.
-
5周兴建.可替代镀铬的离子束技术[J].国外金属热处理,1996,17(3):52-55. 被引量:5
-
6于斌斌,袁军堂,汪振华,胡小秋,王飞.α-C:H膜系与氮化物膜系的结构性能比较及机理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3,49(16):91-99.
-
7曾令荣,牛建平,神克常,李立新,毛慧英.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金属材料表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热加工工艺,2013,42(10):23-26. 被引量:2
-
8张通和,吴瑜光.离子束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J].机械工人(热加工),2004,28(7):9-13. 被引量:3
-
9吴国松,代伟,孙丽丽,胡清文,汪爱英.基于线性离子束技术的镁合金表面类金刚石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材料工程,2009,37(S1):172-175. 被引量:1
-
10张朝汉.电子束离子束技术的工业应用[J].电工技术杂志,1997,19(6):4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