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海洋开发和海底不稳定性调查研究的关系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海洋开发和海底不稳定性调查研究的关系杨启伦(地质矿产部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上海)1前言海洋工程地质或灾害地质是近二、三十年随着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的兴起而发展的一门分支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产生海底不稳定性的区域地质、地理背景、诱发条件和内在因素;调查形成...
作者
杨启伦
机构地区
地质矿产部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
出处
《海洋技术》
1994年第4期65-67,共3页
Ocean Technology
关键词
海洋开发
海底
不稳定性
调查研究
分类号
P7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89
1
程康.
三维极限平衡法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1,12(4):18-20.
被引量:5
2
刘保华,李西双,赵月霞,郑彦鹏,吴金龙.
冲绳海槽西部陆坡碎屑沉积物的搬运方式:滑塌和重力流[J]
.海洋与湖沼,2005,36(1):1-9.
被引量:27
3
贾永刚,单红仙.
黄河口海底斜坡不稳定性调查研究[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11(1):1-5.
被引量:25
4
杨作升,陈卫民,陈彰榕,吴光华,曹立华,沈渭铨.
黄河口水下滑坡体系[J]
.海洋与湖沼,1994,25(6):573-581.
被引量:52
5
林振宏,杨作升,Bornhold,B.D..
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底坡的不稳定性[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5,15(3):11-23.
被引量:16
6
顾小芸.
粘质海底稳定性实例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1996,4(1):32-38.
被引量:19
7
胡光海,刘振夏,房俊伟.
国内外海底斜坡稳定性研究概况[J]
.海洋科学进展,2006,24(1):130-136.
被引量:16
8
孙永福,董立峰,蒲高军,宋玉鹏.
风暴潮作用下黄河水下三角洲斜坡稳定性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5):582-587.
被引量:20
9
侯敏,贾韶辉,郭兆成.
基于RS与GIS的层次分析法在滑坡危险性评估中的应用——以四川宣汉天台乡滑坡为例[J]
.现代地质,2006,20(4):668-672.
被引量:16
10
谭帆(译).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低角度斜坡上的沉积物变形和搬运[J].海洋地质,1985,(1):109-133.
引证文献
5
1
胡光海,仲德林.
海底土体失稳过程分类及其声学特征[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3):91-95.
被引量:5
2
肖鹏,李安龙.
基于GIS的黄河水下三角洲海底滑坡稳定性预测[J]
.地质科技情报,2016,35(3):221-226.
被引量:3
3
周庆杰,李西双,徐元芹,刘乐军,高珊,周航,李天光.
一种基于水深梯度原理的海底滑坡快速识别方法——以南海北部陆坡白云深水区为例[J]
.海洋学报,2017,39(1):138-147.
被引量:3
4
年廷凯,沈月强,郑德凤,雷得浴.
海底滑坡链式灾害研究进展[J]
.工程地质学报,2021,29(6):1657-1675.
被引量:15
5
胡光海,刘忠臣,孙永福,张效龙.
海底斜坡土体失稳的研究进展[J]
.海岸工程,2004,23(1):63-72.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胡光海,刘振夏,房俊伟.
国内外海底斜坡稳定性研究概况[J]
.海洋科学进展,2006,24(1):130-136.
被引量:16
2
胡光海,阎通,吴永亭,陈义兰,赵月霞.
东海陆坡海底块体运动地形分析方法[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2):309-312.
3
李金铎,刘阿成,谷颖.
浙江宁波穿山水道的海底稳定性评价[J]
.海洋湖沼通报,2011(2):153-158.
被引量:1
4
张永明,毕建强,孙圣堂,石晓伟,肖春桥.
青岛崂山头海域海底滑坡的声波探测[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2,9(2):170-174.
被引量:7
5
史慧杰,褚宏宪,高小慧.
海底斜坡稳定性研究进展及分析[J]
.海洋地质前沿,2013,29(3):42-45.
被引量:5
6
郭兴森,年廷凯,范宁,焦厚滨,贾永刚.
低温环境下南海海底泥流的流变试验及模型[J]
.岩土工程学报,2019,41(1):161-167.
被引量:9
7
李家钢,修宗祥,申宏,江凤鸣.
海底滑坡块体运动研究综述[J]
.海岸工程,2012,31(4):67-78.
被引量:13
8
褚宏宪,方中华,史慧杰,高小惠.
曹妃甸海底深槽斜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J]
.海洋工程,2016,34(3):114-122.
被引量:9
9
徐金欣,郑建国,许国辉,房虹汝,刘江娇.
水下土体剪切界面摩擦力试验研究[J]
.海洋地质前沿,2016,32(8):65-70.
10
周庆杰,李西双,刘乐军,刘洋廷,高珊,周航,王景强,李天光.
基于Chirp数据和Biot-Stoll模型反演南海北部陆坡海底表层沉积物物理性质[J]
.海洋学报,2020,42(3):72-82.
被引量:6
1
任世焱.
辽东湾海底不稳定性地质因素分析[J]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1989,1(5):29-34.
被引量:1
2
刘锋,吴时国,孙运宝.
南海北部陆坡水合物分解引起海底不稳定性的定量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2010,53(4):946-953.
被引量:37
3
Pratson,L,F,高丽峰.
大陆边缘演化背景下的海底不稳定性初探[J]
.海洋地质动态,2001,17(12):9-10.
4
吴时国,陈珊珊,王志君,李清平.
大陆边缘深水区海底滑坡及其不稳定性风险评估[J]
.现代地质,2008,22(3):430-437.
被引量:45
5
王宏斌,姚伯初.
第32届地质大会有关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论文综述[J]
.海洋地质,2005(1):69-74.
6
吴时国,秦志亮,王大伟,彭学超,王志君,姚根顺.
南海北部陆坡块体搬运沉积体系的地震响应与成因机制[J]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2):3184-3195.
被引量:55
7
陈东景,李培英,刘乐军,杜军,李萍.
海底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特点与趋势[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0,27(6):80-84.
被引量:5
海洋技术
199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