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长江口水中总磷、有机磷、磷酸盐的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
被引量: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根据1981年8月“丰水期”和11月“枯水期”两航次长江河口区的观测资料,对总磷、有机磷、磷酸盐的平面分布、断面分布、周日变化进行了剖析,总结了它们的分布规律.对各种形态的磷进行了统计和相关分析,研究了它们在长江河口循环过程中的行为与特征,阐述了它们的相互关系.
作者
黄自强
暨卫东
机构地区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1-60,共10页
关键词
长江口
总磷
有机磷
变化特征
水体
分类号
P734.44 [天文地球—海洋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628
引证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448
参考文献
7
1
暨卫东,黄尚高.
台湾海峡西部营养盐变化特征——Ⅲ.水系混合及浮游植物摄取转移对磷酸盐含量变化影响的统计分析[J]
.海洋学报,1990,12(4):447-454.
被引量:11
2
许金树,李亮歌.
台湾海峡中、北部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J]
.海洋与湖沼,1990,21(1):62-69.
被引量:43
3
王玉衡,海洋学报,1988年,10卷,3期,302页
4
黄尚高,台湾海峡,1986年,5卷,2期,114页
5
浦泳修,东海海洋,1984年,2卷,3期,9页
6
张海生,东海海洋,1984年,2卷,4期,56页
7
张立人,东海海洋,1984年,2卷,3期,36页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暨卫东,黄尚高.
福建海岸带海水营养盐消长与温、盐、浮游植物的关系[J]
.热带海洋,1989,8(2):55-64.
被引量:24
2
李允武,海洋学导论,1984年
3
团体著者,土壤农化分析,1981年
4
暨卫东,海洋学报,1990年,12卷,1期,38页
5
王玉衡,海洋学报,1988年,10卷,3期,302页
6
肖晖,台湾海峡,1988年,7卷,2期,135页
7
伍伯瑜,台湾海峡,1982年,1卷,1期,1页
8
暨卫东,黄尚高.
台湾海峡西部营养盐变化特征——Ⅱ.水系混合及浮游植物摄取转移对无机氮含量变化影响的统计分析[J]
.海洋学报,1990,12(3):324-332.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52
1
王圣瑞,赵海超,周小宁,楚建周.
五里湖与贡湖不同粒径沉积物中有机质、总氮和磷形态分布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4,17(z1):11-14.
被引量:31
2
刘敏,许世远,侯立军,欧冬妮.
Phosphorous Forms in Sediment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in the Yangtze Estuary and Coastal Areas[J]
.Marine Science Bulletin,2001,3(2):55-62.
被引量:1
3
陈水土,阮五崎,郑瑞芝.
九龙江口、厦门西海域磷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Ⅰ.水体中溶解态磷与颗粒态磷的含量、分布与转化[J]
.海洋学报,1993,15(1):62-70.
被引量:24
4
陈水土,阮五崎.
九龙江口、厦门西海域磷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Ⅱ.表层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分布及在再悬浮过程中的转化[J]
.海洋学报,1993,15(6):47-54.
被引量:7
5
岳维忠,黄小平.
珠江口柱状沉积物中磷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
.热带海洋学报,2005,24(1):21-27.
被引量:22
6
陈水土,吴丽云,吴佳伟.
九龙江口海域中磷的化学形态分布[J]
.热带海洋,1994,13(1):69-75.
被引量:8
7
黄自强,暨卫东.
用水文化学要素聚类分析台湾海峡西部水团[J]
.海洋学报,1995,17(1):40-51.
被引量:7
8
徐明德,韦鹤平,李敏,黄晓琛.
长江口泥沙和沉积物中磷酸盐存在形态的研究[J]
.四川环境,2006,25(1):52-54.
被引量:1
9
商少凌,洪华生.
厦门西海域磷的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1996,15(1):15-21.
被引量:16
10
李北罡,郭博书.
黄河中游表层沉积物中无机磷的化学形态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25(6):1607-1610.
被引量:33
同被引文献
628
1
张莉媛,宁家贤,马长鹏,邓颖,许鑫.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利弊分析[J]
.人民黄河,2023,45(S01):64-65.
被引量:7
2
刘小梅,王晓鹏,关许为,孔令婷,苏爱平.
青草沙避咸蓄淡水库库容与特征水位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2009,40(7):5-8.
被引量:10
3
Lin Yi’ an, Tang Renyou, Pan Jianming, Jin Mingming ( 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Hangzhou 310012, China).
Variations of nutrient elements and its effect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f the Changjiang estuarine waters[J]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01,20(2):197-208.
被引量:2
4
栾青杉,孙军.
2005年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集[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2):202-208.
被引量:14
5
毛成责,余雪芳,邵晓阳.
杭州西湖总氮、总磷周年变化与水体富营养化研究[J]
.水生态学杂志,2010,3(4):1-7.
被引量:31
6
何本茂,韦蔓新.
钦州湾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其与水体自净条件的关系分析[J]
.海洋通报,2004,23(4):50-54.
被引量:36
7
田向平,李春初.
汕头湾悬移质石英含量与含沙量的关系及显损含沙量年出现率推算[J]
.泥沙研究,2004,29(4):51-55.
被引量:2
8
李万超,李铁.
近海沉积物主要成分的连续提取与测定[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S1):401-405.
被引量:6
9
高生泉,林以安,金明明,刘小涯.
山东半岛以南水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及其与鱼产卵场的关系[J]
.海洋学报,2003,25(S2):157-166.
被引量:13
10
王保栋,战闰,藏家业.
黄海、东海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限制性因素初探[J]
.海洋学报,2003,25(S2):190-195.
被引量:22
引证文献
42
1
刘晓伟,谢丹平,李开明,周伟坚,王海军.
投加生物促生剂对底泥微生物群落及氮磷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S1):87-92.
被引量:15
2
张霄宇,林以安,唐仁友,潘德炉,王迪峰,龚芳.
遥感技术在河口颗粒态总磷分布及扩散研究中的应用初探[J]
.海洋学报,2005,27(1):51-56.
被引量:9
3
刘启贞,李九发,李为华,李道季,付桂.
长江口南槽水域营养盐分布特征[J]
.中国环境监测,2006,22(1):76-80.
被引量:1
4
蒋玫,沈新强,王云龙,袁骐,陈莲芳.
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鱼卵、仔鱼的种项组成与分布特征[J]
.海洋学报,2006,28(2):171-174.
被引量:33
5
周伟华,殷克东,朱德第.
舟山海域春季浮游植物生物量及东海原甲藻赤潮频发机制初探[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5):887-893.
被引量:29
6
柴超,俞志明,宋秀贤,沈志良.
长江口水域富营养化特性的探索性数据分析[J]
.环境科学,2007,28(1):53-58.
被引量:28
7
李峥,沈志良,周淑青,姚云.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磷的分布变化特征[J]
.海洋科学,2007,31(1):28-36.
被引量:24
8
周俊丽,刘征涛,孟伟,李政,李霁.
长江口营养盐浓度变化及分布特征[J]
.环境科学研究,2006,19(6):139-144.
被引量:39
9
付金沐,刘敏,侯立军,欧冬妮,刘巧梅.
长江口滨岸排污活动对潮滩营养盐环境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07,28(2):315-321.
被引量:5
10
孙珊,刘素美,任景玲,张桂玲,程岩,谢亮,高磊.
黄海鳀鱼产卵场和越冬场营养盐分布特征[J]
.海洋科学,2008,32(10):45-50.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448
1
张珊珊,线薇薇,梁翠,牟京龙.
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生源硅的时空分布与影响因素[J]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2022,53(S01):61-67.
2
张丹,张玉平,李晓蓓.
长江河口区南支水域营养状况及其理化驱动研究[J]
.给水排水,2021,47(S01):222-229.
被引量:4
3
李曌,张学雷,王宗灵,孙萍,徐宗军.
2008年夏季南黄海叶绿素a垂向分布格局初探[J]
.海洋科学进展,2011,29(1):81-89.
被引量:5
4
戴鑫烽,陆斗定,夏平,王红霞,何飘霞,李冬融.
2010—2011年东海藻华高发区水体层化对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Lu)藻华的影响[J]
.海洋与湖沼,2014,45(2):217-224.
被引量:8
5
叶然,刘艳云,崔永平,王泽寿,叶仙森.
东海营养盐结构的时空分布及其对浮游植物的限制[J]
.海洋与湖沼,2015,46(2):311-320.
被引量:13
6
孙霞,王保栋,王修林,祝陈坚,韩秀荣.
东海赤潮高发区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控制要素[J]
.海洋科学,2004,28(8):28-32.
被引量:33
7
叶曦雯,刘素美,赵颖翡,张经.
东、黄海沉积物中生物硅的分布及其环境意义[J]
.中国环境科学,2004,24(3):265-269.
被引量:39
8
朱建荣,王金辉,沈焕庭,吴辉.
2003年6月中下旬长江口外海区冲淡水和赤潮的观测及分析[J]
.科学通报,2005,50(1):59-65.
被引量:27
9
江锦花,柯世省,丁理法,陈国业,周友富.
围塘养殖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分布及环境效应[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4):311-314.
被引量:7
10
吕晓霞,翟世奎,于增慧,张怀静.
长江口内外表层沉积物中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研究[J]
.海洋通报,2005,24(2):40-45.
被引量:18
1
沈健,王宝灿.
长江河口区平均海面季节性变化的分析[J]
.地理学报,1990,45(4):441-450.
被引量:8
2
余国辉.
“长江河口区污染物与悬浮颗粒物的输移途径及其扩散影响研究”专辑[J]
.东海海洋,1995,13(3):1-7.
被引量:2
3
陈天润,胡建宇,王清池,许肖梅,陈东升.
台湾海峡南部声速垂直、断面分布的区域特征[J]
.海洋技术,2000,19(2):18-22.
被引量:2
4
扈传昱,张海生,潘建明,陈志强,刘小涯,卢勇.
夏季南极普里兹湾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Ⅱ:POC的分布特征[J]
.极地研究,2001,13(3):195-204.
被引量:23
5
朱凤芹,谢玲玲.
南海西北部海区声速垂向及断面分布特征[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2,32(4):59-62.
被引量:2
6
刘际弟.
海水中磷氮不同形态的同时测定[J]
.东海海洋,2003,21(3):47-53.
被引量:6
7
王中瑗,张宏康,方宏达,张保学,张纯超,张珞平.
总磷和总氮的海水与淡水分析方法比较[J]
.海洋环境科学,2016,35(3):428-433.
被引量:6
8
沈志良,陆家平,刘兴俊,王一飞.
胶州湾水域的营养盐[J]
.海洋科学集刊,1994(1):115-129.
被引量:20
9
孙岩.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的方法与确保质量措施解析[J]
.地下水,2016,38(2):34-35.
被引量:11
10
胡建宇,洪华生,贺志刚,陈照章,洪建胜,梁红星.
台湾海峡北部海区1998年2~3月温、盐的断面分布特征[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8(2):263-267.
被引量:3
海洋学报
199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