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草珊瑚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草珊瑚的研究概况徐志杰(药学系药用植物教研室)关键词草珊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综述草珊瑚为金粟兰科植物Sarcandraglabra(Thunb.)Nakai,民间称为肿节风、九节茶、接骨木、驳骨茶、骨风消等,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或亚灌木。分...
作者
徐志杰
出处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36-37,共2页
Journal of Jiangx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草珊瑚
化学成分
临床应用
药理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218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91
参考文献
6
1
朱元昌,吴志勤,李翰芳.
肿节风中微量元素在治疗中的作用[J]
.中成药,1991,13(12):47-47.
被引量:15
2
龙维英,邹莉玲,伍学渊.
草珊瑚浸膏液对流行性感冒病毒的抑制效果观察[J]
.江西中医药,1989,20(3):41-42.
被引量:23
3
张家振.肿节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1980(12).
4
李雪梅,李兰珍,陈绍励,余月华,邹莉玲,潘达鑫.肿节风对动物移植瘤的疗效及某些药理作用[J]江西医药,1980(04).
5
戴培兴,洪永福.肿节风抗肿瘤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J]江西医药,1980(04).
6
骆和生,周岱翰.
常用抗肿瘤中草药简介(七)[J]
.新中医,1979,0(1):43-45.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39
1
刘爱华,罗永明,林燕华.
草珊瑚及同种植物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通报,2002,1(4):50-53.
被引量:7
2
张燕,李利霞.
肿节风含漱液在扁桃体摘除术后的应用[J]
.河北中医,2005,27(4):246-246.
被引量:4
3
唐迎雪.
黄药子古今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7):435-438.
被引量:50
4
张若燕.
中药斑蝥及复方斑蝥制剂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作用[J]
.内科,2006,1(1):73-74.
被引量:8
5
郁建生,李英伦.
草珊瑚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90-2392.
被引量:33
6
郁建生,杨冰.
草珊瑚注射液治疗畜禽常见疾病的效果观察[J]
.畜牧与兽医,2006,38(5):32-34.
被引量:2
7
张早华,苏大明,范为宇,谢琪,赵英凯,宿荣秦,徐俊,李凤玲,李强.
防治流感方药筛选的实验研究文献分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9):103-105.
8
张园,吕圭源,俞静静.
肿节风研究进展[J]
.青岛医药卫生,2006,38(5):360-362.
被引量:21
9
林静.
大黄治疗慢性肾衰的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药,1996,27(6):55-56.
被引量:3
10
罗永明,李创军,黄璐琦.
金粟兰科药用植物的研究概况[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1):64-68.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218
1
郑涛.
不同林分类型林下套种草珊瑚生长比较[J]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88-91.
被引量:17
2
王钢力,郑笑为,陈道峰,林瑞超.
肿节风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J]
.中草药,2004,35(10):1119-1123.
被引量:11
3
刘应武,王蓬兴.
草珊瑚全效护理牙膏的研制[J]
.牙膏工业,2004,14(3):12-14.
被引量:2
4
吴永江,侯晓蓉,程翼宇.
肿节风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67-69.
被引量:17
5
赵小明.
延胡索酸的营养作用与应用研究[J]
.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4,20(4):8-10.
被引量:2
6
王砚,王钢力,姚令文,刘仲义,林瑞超.
肿节风药材中反丁烯二酸和异秦皮啶的含量测定[J]
.华西药学杂志,2005,20(1):60-62.
被引量:24
7
马克平,王恩明.
生物多样性监测研讨班在美国举办[J]
.生物多样性,1994,2(3):162-168.
被引量:595
8
马克平,刘玉明.
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方法 Ⅰα多样性的测度方法(下)[J]
.生物多样性,1994,2(4):231-239.
被引量:1978
9
胡晓华.
加快集体林权改革 开创绿色辽宁新篇[J]
.中国林业,2005(03A):14-15.
被引量:11
10
汤臣康.
五味子的化学和药理研究的新进展[J]
.西北药学杂志,1994,9(6):278-282.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
25
1
吴永江,侯晓蓉,程翼宇.
肿节风HPLC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67-69.
被引量:17
2
芮雯,岑颖洲,邢莹莹,苏妙贤.
抗肝炎类瑶族药的研究现状[J]
.广东化工,2005,32(3):65-68.
被引量:5
3
郁建生,李英伦.
草珊瑚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90-2392.
被引量:33
4
刘贤旺,赖学文.
草珊瑚及其栽培[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6,15(4):45-47.
被引量:13
5
黎颖菁,蓝祖栽,凌征柱.
草珊瑚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J]
.食品与药品,2008,10(1):32-34.
被引量:15
6
詹旋常.
生态公益林下套种草珊瑚影响因素初步分析[J]
.林业勘察设计,2008,28(2):179-182.
被引量:10
7
原雪,刘元慧,斯金平,朱玉球,袁珂.
肿节风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J]
.中药材,2008,31(9):1415-1418.
被引量:6
8
李远,赵中流.
肿节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的研究概况介绍[J]
.中国药事,2008,22(11):1005-1007.
被引量:10
9
王园园,李成仁,李小艳,韦琪生,蒋林,叶创兴,宋晓虹.
肿节风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J]
.中成药,2009,31(2):224-227.
被引量:4
10
蔡清楼,陈玲芳.
将乐县种植开发草珊瑚可行性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0):158-15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91
1
罗光明,夏鸿东,罗扬婧,柴华文,宋丹丹,赵安娜,吴江峰.
栀子炭疽病的分离鉴定及其诱导的生理响应[J]
.中药材,2021,44(11):2521-2525.
被引量:1
2
吴玮,吴泳,甄庆育,杨琳琳.
国医大师禤国维应用滋阴清热解毒法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经验[J]
.华夏医学,2022,35(6):140-142.
被引量:1
3
郭勇金,卢建中,李丹.
草珊瑚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09,5(1):118-120.
被引量:3
4
何蓉蓉,王敏,李怡芳,戴毅,段营辉,姚新生,栗原博.
中药九节茶提取物对应激负荷小鼠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100-103.
被引量:9
5
柴逸峰,朱臻宇,陈啸飞.
药物分析(Ⅰ)[J]
.分析试验室,2010,29(9):78-122.
6
Zhuo-Min Zhang1,Zong-Ning Guo1,Gui-Hua Ruan1,2,Jian-Chao Deng1,Xiao-Hua Xiao1,Gong-Ke Li11.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2.Department of Material and Chemistry,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 541004,China.
Study on chromatographic fingerprint of sarcandra glabra (Thunb.) by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coupled to HPLC/DAD[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2010,22(4):211-217.
被引量:1
7
郑涛.
不同林分类型林下套种草珊瑚生长比较[J]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88-91.
被引量:17
8
王生华.
播种密度及遮荫度对草珊瑚幼苗生长的影响[J]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1):106-109.
被引量:11
9
郁建生,李英伦.
草珊瑚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390-2392.
被引量:33
10
潘心禾,刘日林,斯金平,黄文华,朱观泉,吕明亮.
肿节风药材资源现状及其可持续利用的研究[J]
.中草药,2007,38(3):474-476.
被引量:6
1
李松林,乔传卓,苏中武,李承祜.
草珊瑚的生药鉴定[J]
.中药材,1991,14(11):20-23.
被引量:9
2
郭勇金,卢建中,李丹.
草珊瑚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09,5(1):118-120.
被引量:3
3
周春权,郭丹,倪峰.
超声和回流提取草珊瑚茎中迷迭香酸的比较[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2(1):33-35.
被引量:4
4
李松林,乔传卓,苏中武,李承祜,张其鸿.
叶表面角质层对草珊瑚生药鉴定的意义[J]
.药学学报,1990,25(9):717-720.
被引量:10
5
李松林,乔传卓,苏中武,李承祜.
草珊瑚3个化学型的挥发油成分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J]
.中草药,1991,22(10):435-437.
被引量:18
6
潘昌明,杨虹娟.
紫草消炎片定性鉴别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9):48-49.
被引量:1
7
纪丽颖,卢延旭,卢欣阳.
立炎清胶囊的抗炎作用[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17(5):52-52.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