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脊柱不稳(下)
被引量: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脊柱不稳(下)戴力扬脊柱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依其不同节段的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特点而各具特殊性,诊断和治疗原则亦有所区别,下面分别加以介绍。1枕颈不稳颅骨与颈椎之间的连结主要凭藉枕骨髁与寰椎上关节凹所构成的寰枢关节完成。除关节囊外,尚有枕骨与寰椎之间的前、...
作者
戴力扬
机构地区
上海市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
出处
《颈腰痛杂志》
1994年第4期247-250,共4页
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关键词
腰椎疾病
脊柱不稳
枕颈不稳
颈椎不稳
腰椎不稳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2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228
同被引文献
132
1
张喜善,蔡国栋,范锡海,李建民.
动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黄韧带早期退变模型的建立[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09,30(2):81-84.
被引量:7
2
滕晓,王勇,张招波.
Cervifix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J]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6):397-398.
被引量:7
3
宋沛松,孔抗美,齐伟力,王新家,韩伟,黄铿,陈泽锋.
肌力失衡与后柱失稳大鼠颈椎病模型的研究[J]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4,17(2):70-71.
被引量:33
4
张益珍,王晓红,幸浩洋,张黎明.
颈椎病康复的生物力学特性初步研究[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4,21(4):246-247.
被引量:6
5
李义凯,徐海涛,王国林,邱桂春.
颈椎定点旋转手法所致咔哒声响与最大推扳力的量效关系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9):644-646.
被引量:30
6
方宗畴.
实验大鼠针灸俞穴图谱及针刺手法[J]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93,12(1):19-21.
被引量:19
7
魏效森,曲宏民,王静丽.
小针刀疗法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J]
.中医正骨,1993,5(3):17-18.
被引量:32
8
赵平,冯天有.
腰椎力学结构失衡与椎间盘突出的发病[J]
.中医正骨,1993,5(3):37-39.
被引量:49
9
潘若惠,张昌明.
退变性腰椎不稳症临床诊断和治疗[J]
.颈腰痛杂志,1994,15(4):215-216.
被引量:15
10
杨豪,程少丹,郑福增.
颈椎病动物模型发病过程中颈椎骨密度的动态变化[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0):70-71.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2
1
施杞,郝永强,彭宝淦,姜杰,王拥军.
动静力平衡失调与颈椎病——颈椎病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3(1):52-56.
被引量:139
2
张英杰,刘元梅.
小针刀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35例疗效观察[J]
.中医正骨,1995,7(5):11-12.
被引量:7
3
段俊峰,刘风云,宁俊忠,高治民.
颈椎节段性不稳的分型诊断及标准初探[J]
.颈腰痛杂志,1997,18(4):220-222.
被引量:9
4
朱瑜琪.
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固定失稳颈椎[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39):7358-7365.
被引量:3
5
朱圣杰,朱芳,岳宗进,王子华.
颈椎不稳与椎动脉缺血动物模型的实验与构建[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27):4418-4422.
被引量:4
6
陈志达,林斌,余志毅,李炳文.
下颈椎损伤ABCD分类系统介绍和解读[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4,28(11):1441-1444.
7
谢小红,叶雅欣.
推拿配合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
.湖北中医杂志,2015,37(2):55-56.
被引量:9
8
杜连胜,胡勇文.
从肌筋膜链角度探讨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制[J]
.中国民间疗法,2015,23(2):8-9.
被引量:14
9
邓真,牛文鑫,王辉昊,詹红生.
生物力学在中医骨伤手法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J]
.医用生物力学,2015,30(6):569-573.
被引量:35
10
黄睿,秦鹏俊,郗姗姗,雷鸿.
通络止痛方外敷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7):148-149.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228
1
郑焱,刘宁宁.
肌筋膜理论对青少年业余游泳运动员蛙泳成绩的影响[J]
.运动精品,2021,40(6):92-93.
2
欧阳翠娥,李银燕,郭海,黄宁颖,许瑞旭,叶颖颖,窦思东.
肌筋膜链训练治疗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2):30-31.
被引量:5
3
张喜善,蔡国栋,范锡海,李建民.
动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黄韧带早期退变模型的建立[J]
.泰山医学院学报,2009,30(2):81-84.
被引量:7
4
刘志华,马惠昇,穆静,廖晓,杨平.
回医理筋手法不同时间干预兔颈肌慢性损伤的组织学研究[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5(10):1069-1071.
被引量:9
5
程亭秀,毕玉春.
项韧带损伤与颈椎病关系探讨[J]
.脊柱外科杂志,2004,2(4):241-242.
被引量:9
6
朱义生,于永庆.
寰枢关节紊乱症41例临床误诊原因分析[J]
.贵州医药,2004,28(9):844-844.
7
龚辉,黄树明,刘定安,陈卓夫,姚共和.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32例[J]
.湖南中医杂志,2005,21(2):54-56.
被引量:2
8
刘志坤,眭承志,肖红,程火生,王彦伟,刘池.
理脊通脉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3):44-45.
被引量:21
9
刘志坤,眭承志,程火生,王彦伟,刘池.
理脊通脉手法治疗青年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
.中医药通报,2005,4(3):49-51.
被引量:1
10
武震,于栋,张淳,张军,孙树椿.
颈椎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4):50-52.
被引量:5
1
张宝成,蔡贤华,黄卫兵,康辉,丁然,林冠林,王威,王正坤.
枕颈固定的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6(9):806-808.
2
贾连顺.
关于寰枢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5):359-361.
被引量:4
3
张建湘,江曙,杨庆国,申才良,任启光.
陈旧性寰枢椎脱位与枕颈不稳的手术治疗[J]
.颈腰痛杂志,2002,23(2):123-125.
被引量:3
4
李翀,尹一恒,乔广宇,佟怀宇,余新光.
C1侧块螺钉治疗寰椎枕骨化合并枕颈不稳160例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2015,95(35):2821-2824.
被引量:1
5
孙冲,刘小臻,尹德超,郑修军.
枕骨髁螺钉在枕颈融合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齐鲁医学杂志,2012,27(6):560-561.
6
刘晓岚,胡文军,谭震,彭振宇,童杰,周若舟,熊波.
一种新型枕颈内固定技术在创伤性枕颈区失稳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4):268-270.
被引量:2
7
邓桂彬,张琛海,黄春明.
板-棒-多轴螺钉系统在上颈椎后路固定中应用[J]
.医学信息,2012,25(6):267-268.
8
张沛,刘彬,任伟,朱光烁,祝勇,常志强.
CD HORIZON在枕颈不稳定治疗中的应用[J]
.颈腰痛杂志,2006,27(2):107-108.
9
李成香,周兰岛.
金属框架内固定应用于枕颈融合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
.右江医学,2009,37(2):236-237.
10
阮超越,马维虎,李国庆,李明.
枕骨髁解剖及后路枕骨髁螺钉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
.解剖学杂志,2016,39(6):743-745.
颈腰痛杂志
199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