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利用RAPD对大豆属植物系统学研究的初报 被引量:3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DNA分子操作技术的发展,使生物学家能够在DNA水平上进行基因组差异的分析.RFLP是最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用于基因组研究的方法.它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进化、起源、群体遗传等领域.但是对于那些高度自交,遗传背景狭窄的物种测难以有效地利用RFLP进行基因组分析.1990年Williams和Welsh同时开创了利用人工合成的短核苷酸引物经PCR反应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的新方法,即 RAPD技术(Random amplifiedPolymorphic DNAs).由于这一技术能快速、有效地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检测.因此虽然其诞生时间很短,但已广泛应用于基因组研究的各个方面.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基金资助课题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Thomas H. Tai,Steven D. Tanksley. A rapid and inexpensive method for isolation of total DNA from dehydrated plant tissue[J] 1990,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4):297~303
  • 2P. Keim,R. C. Shoemaker,R. G. Palmer.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diversity in soybean[J] 1989,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6):786~792
  • 3T. Hymowitz,C. A. Newell. Taxonomy of the genusGlycine, domestication and uses of soybeans[J] 1981,Economic Botany(3):272~288

同被引文献258

引证文献33

二级引证文献50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