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汝箕沟煤系脉石英包体与煤变质研究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汝箕沟无烟煤是中生代变质程度最高的煤,该区煤系中广泛发育大小不等的石英脉。通过石英脉的宏观与微观观察,尤其是脉岩矿物包体的研究,可以确定该区煤变质热的来源,热传导方式及古地温场特征。
作者
张慧
吴传荣
李小彦
闫述
机构地区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26,共4页
Coal Geology & Exploration
关键词
煤化作用
石英
煤系
矿物包体
分类号
P618.110.5 [天文地球—矿床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80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9
参考文献
3
1
张慧,李小彦,汪程生.
新疆艾维尔沟煤变质作用研究[J]
.新疆地质,1993,11(3):238-245.
被引量:8
2
王成,邢顺洤.
砂岩中自生石英包裹体均—温度和盐度测定及地质应用[J]
.沉积学报,1991,9(3):106-115.
被引量:11
3
谭勇杰.
煤变质古地温恢复方法探讨[J]
.煤田地质与勘探,1989,17(2):30-36.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6
1
团体著者,碎屑岩的成岩作用,1986年
2
邢顺--,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83年,2卷,2期,172页
3
刘耀光,石油勘探与开发,1982年,3期,30页
4
施继锡,矿物中包裹体研究,1981年
5
唐亚兰.煤中气孔和镶嵌结构及其在煤变质研究中的意义[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6(04).
6
曲星武,王金城.煤的结构与变质因素的关系[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0(03).
共引文献
25
1
周继兵,李锋,李向革,陈青珍.
新疆阜康大黄山煤矿煤变质作用探讨[J]
.新疆地质,2004,22(2):183-186.
被引量:2
2
王成,邵红梅,洪淑新,齐晓杰,刘彤艳.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碎屑岩浊沸石成因、演化及与油气关系研究[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4,23(3):213-218.
被引量:34
3
邵红梅,刘招君,王成,冯子辉,洪淑新.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砂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
.世界地质,2005,24(1):58-62.
被引量:34
4
胡雄伟,裴荣富,史明魁.
湘中地区中生代地温场及锑矿分布[J]
.矿床地质,1995,14(3):220-227.
被引量:5
5
张慧,吴传荣,李小彦.
西北中生代煤系岩脉发育特征与煤变质关系[J]
.煤炭学报,1995,20(2):218-223.
被引量:6
6
张慧,晋香兰,张泓,李小彦,吴传荣.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汝箕沟煤矿区的石英脉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学报,2006,80(5):768-774.
被引量:19
7
毕华,彭格林,杨明慧.
涟源地区测水组、龙潭组煤热演化史及生烃特征[J]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6,19(2):157-161.
被引量:5
8
孟元林,王建伟,吴河勇,王成,李亚光,张安达,修洪文,姜文亚,郭日鑫.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质量的影响[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0,29(3):217-226.
被引量:21
9
黄文辉,唐书恒,唐修义,陈萍,赵志根,万欢,敖卫华,肖秀玲,柳佳期,B.Finkelman.
西北地区侏罗纪煤的煤岩学特征[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10,38(4):1-6.
被引量:40
10
崔洪庆,李祝.
艾维尔沟矿区瓦斯地质规律研究[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6):668-67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80
1
潘爱芳,赫英,马润勇.
鄂尔多斯盆地地表元素地球化学场与能源矿产关系初探[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25(6):629-633.
被引量:20
2
郑国敏.
碱沟山无烟煤加工利用研究[J]
.神华科技,2010,8(1):16-20.
被引量:3
3
谭勇杰.
煤变质古地温恢复方法探讨[J]
.煤田地质与勘探,1989,17(2):30-36.
被引量:9
4
张慧,李小彦.
汝箕沟煤中矿物的成因研究及其意义[J]
.矿物学报,1993,13(4):362-367.
被引量:3
5
马国君,杨宗江,赵楠,高洪才.
煤基优质炼钢增碳剂的研究[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93(5):29-32.
被引量:3
6
苏春乾,杨兴科,刘继庆,张忠义.
从贺兰山区的三叠-侏罗系论国内前陆盆地的研究[J]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4,23(4):318-326.
被引量:35
7
LIYanfang,LIANGHandong,YINHongfu,SUNJing,CAIHou'an,RAOZhu,RANFanlin.
Determination of Fullerenes (C60/C70) from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in the Meishan Section of South China[J]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5,79(1):11-15.
被引量:10
8
刘志坚.
中国成煤大地构造演化与煤变质刍议[J]
.中国煤田地质,1993,5(3):11-13.
被引量:1
9
马国君,杜铭华,韩振雄.
低灰太西煤的煅烧性质及利用途径探讨[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94(5):21-24.
被引量:1
10
李小彦.
也论汝箕沟矿区煤的岩浆热变质成因[J]
.中国煤田地质,1994,6(1):22-27.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7
1
张慧,吴传荣,李小彦.
西北中生代煤系岩脉发育特征与煤变质关系[J]
.煤炭学报,1995,20(2):218-223.
被引量:6
2
张慧,晋香兰,张泓,李小彦,吴传荣.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汝箕沟煤矿区的石英脉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学报,2006,80(5):768-774.
被引量:19
3
张虎权,张景廉,卫平生,陈启林,吴五同.
汝箕沟煤矿的热液活动与煤炭成因[J]
.新疆石油地质,2008,29(2):155-158.
被引量:3
4
安鸿涛,孙四清.
贺兰山煤田二道岭矿区煤层瓦斯赋存规律[J]
.煤矿安全,2012,43(6):102-104.
被引量:1
5
赵刚,赵红亮,陈良宝,吴天才.
宁夏无烟煤煤岩煤质特征及绿色利用途径研究[J]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24(10):94-100.
6
杨自杰.
宁夏汝箕沟矿区大峰井田侏罗纪煤层煤岩学特征[J]
.宁夏工程技术,2016,15(2):134-137.
被引量:2
7
高山林,李芳,李天斌,吕昌国,陆彦俊.
汝箕沟晚中生代玄武岩的确定与煤变质作用关系简论[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31(3):8-10.
被引量:40
二级引证文献
59
1
REN ZhanLi ZHANG Sheng GAO ShengLi CUI JunPing XIAO YuanYuan XIAO Hui.
Tectonic thermal history and its significance on the formation of 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and mineral deposit in Ordos Basin[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7,50(z2):27-38.
被引量:48
2
ZHAO HongGe,LIU ChiYang,WANG Feng,WANG JianQiang,LI Qiong,YAO YaMing.
Uplift and evolution of Helan Mountain[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7,50(z2):217-226.
被引量:11
3
曹佰迪,曹伟忠.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构造活动响应特征[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38(5):130-134.
4
张学文,穆桂松,孟方,苏现波.
宁夏汝箕沟矿区煤层气地质学特征[J]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33(3):33-35.
被引量:9
5
万丛礼,付金华,张军.
鄂尔多斯西缘前陆盆地构造热事件与油气运移[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5,27(2):43-47.
被引量:29
6
王锋,刘池阳,杨兴科,苏春乾.
贺兰山汝箕沟玄武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意义[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24(4):25-27.
被引量:27
7
刘池洋,赵红格,王锋,陈洪.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部)中生代构造属性[J]
.地质学报,2005,79(6):737-747.
被引量:237
8
刘池洋,赵红格,桂小军,岳乐平,赵俊峰,王建强.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改造的时空坐标及其成藏(矿)响应[J]
.地质学报,2006,80(5):617-638.
被引量:558
9
任战利,张盛,高胜利,崔军平,刘新社.
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程度异常分布区及形成时期探讨[J]
.地质学报,2006,80(5):674-684.
被引量:159
10
张慧,晋香兰,张泓,李小彦,吴传荣.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汝箕沟煤矿区的石英脉及其地质意义[J]
.地质学报,2006,80(5):768-774.
被引量:19
1
石卓,金旭,管彦武,陈晓冬.
赤峰热水镇地热田地热流体流动模型[J]
.世界地质,2010,29(3):485-489.
被引量:6
2
张呈彬,韩晓平,朱金海,仲米山.
内蒙古平庄盆地地热系统地热流体流动模型及勘查靶区预测[J]
.地质与资源,2014,23(A01):105-108.
被引量:2
3
林战举,牛富俊,葛建军,王平,董元宏.
青藏铁路北麓河地区典型热融湖变化特征及其对冻土热状况的影响[J]
.冰川冻土,2010,32(2):341-350.
被引量:17
4
杨兴科,杨永恒,季丽丹,苏春乾,郑孟林,赵亮.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热力作用的期次和特点[J]
.地质学报,2006,80(5):705-711.
被引量:48
5
李好,王运涛.
红外辐射测温法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用分析[J]
.工程勘察,2016,44(11):68-73.
被引量:1
6
张慧,李小彦,汪程生.
新疆艾维尔沟煤变质作用研究[J]
.新疆地质,1993,11(3):238-245.
被引量:8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