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美国的大科学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美国科学的兴起,主要得益于英国科学的传统与德国的科学体制。一方面资本的生产力造成的强大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是,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所造成的社会民主空气和实用主义的哲学影响,这使美国科学的起飞,一开始就立于“巨人的肩膀上”。 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的科学帅才,接受了“十月革命”创立的“规划科学”的思想,并且在战后比较成功地建立了美国大科学科研体制。这不仅包括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而且还有院系导师制和科研中心式科学劳动结构的创立。
作者
赵红州
机构地区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世界研究与发展》
CSCD
1994年第1期1-16,共16页
关键词
高能物理实验
天文物理观测
高技术
分类号
G327.1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9
参考文献
7
1
张碧晖等.科学社会学[M]人民出版社,1990.
2
(英)齐 曼著,刘〓〓等.元科学导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3
(美)卡尔金斯(C.C.Calkins)编,程毓征.美国科学技术史话[M]人民出版社,1984.
4
赵红州.科学能力学引论[M]科学出版社,1984.
5
(英)S.F.梅森著,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自然科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6
[美]H·S·塞耶 编,上海外国自然科学哲学著作编译组.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7
[英]J·D·贝尔纳 著,伍况甫等.历史上的科学[M]科学出版社,1959.
同被引文献
42
1
苏珊·科岑斯,郝刘祥,袁江洋.
二十一世纪科学:自主与责任[J]
.科学文化评论,2005,2(5):50-64.
被引量:24
2
刘昭,蔡海燕.
强化闲置大型实验设备管理 提高其使用效益[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5):199-202.
被引量:10
3
郑江锋.
从公共物品角度对科技基础设施的相关界定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10):9-11.
被引量:10
4
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的思路与举措[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5):362-365.
被引量:5
5
徐治立.
论政府对科技活动干涉的作用与限度[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11):90-93.
被引量:9
6
孙孟新.
美国科技领域法律政策框架概览[J]
.科技与法律,2004(4):15-21.
被引量:18
7
黄敏,杨海珍.
加强大科学装置的管理[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21(3):213-218.
被引量:16
8
郭德红.
美国大学本科跨学科课程的设置与教学[J]
.中国电力教育,2007(5):126-128.
被引量:15
9
彭洁.
大科学装置管理的公共风险困境与出路[J]
.现代仪器,2007,13(3):50-52.
被引量:2
10
罗小安,许健,佟仁城.
大科学工程的风险管理研究[J]
.管理评论,2007,19(4):43-48.
被引量:45
引证文献
6
1
陶迎春,胡业生.
小科学与大科学关系视角下的美国科学[J]
.科学学研究,2012,30(5):660-666.
被引量:6
2
宋兆杰,曾晓娟.
从苏联-俄罗斯科学发展看经费重于自由[J]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0):237-241.
3
郭德红,李论.
美国大学跨学科课程的开发及启示[J]
.北京教育(高教),2015(9):78-80.
被引量:9
4
黄振羽.
论大科学装置的公共品性质[J]
.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5):206-212.
被引量:3
5
陶迎春.
小科学与大科学关系视域下中美科学比较和启示[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2):93-95.
被引量:1
6
吴博,周利民.
“大科学”的相关概念及发展演变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9):237-243.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张春博,丁堃,刘则渊.
大型工业实验室基础研究特征及启示——基于IBM实验室的案例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3):1-6.
被引量:9
2
陶然,程欣.
基础科学研究需要怎样的制度安排——由引力波被发现引发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5):95-100.
被引量:2
3
张国尚,冯日宝,纪朝辉.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改革[J]
.大学教育,2019(4):75-77.
被引量:11
4
郅锦.
“专业+外语”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基于唐曹区域外企人才需求现状的调研[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26-28.
被引量:3
5
朱珠.
跨学科课程设置对护生职业能力提高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6):140-142.
6
朱晨,陈淑贤,郭金芳,郑媛,朱亚萍.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我国医院感染负担研究发展态势分析[J]
.现代医院,2019,19(6):831-834.
被引量:2
7
李佳,罗丹.
如何推进跨学科课程发展:杜克大学经验[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0(23):78-78.
8
徐冠群.
科学的“祛魅”——传播影响下科学的大众化路径[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9(4):85-91.
9
王鹏.
普通高等院校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幼儿运动教育”课程为例[J]
.体育风尚,2019,0(11):275-275.
10
徐坤山,王文华,赵旗,陈小平,田晖.
基于化工爆炸事故案例的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
.化工高等教育,2020,37(5):68-70.
被引量:5
1
赵红州,束洪福.
国家事务的科学卫士——论美国的“大科学”[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4,15(7):40-44.
被引量:2
2
1995年度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奖人事迹[J]
.中国科技奖励,1996,4(1):29-31.
3
郑士贵.
国家事务的科学卫士[J]
.管理观察,1995,0(3):35-36.
4
孔德芳.
火一般激情 冰一样纯净——访中科院院士唐孝威[J]
.今日科技,2003,23(4):23-24.
5
张军.
我国参与欧洲粒子研究中心(CERN)国际合作简介[J]
.中国基础科学,2004,6(4):56-58.
世界研究与发展
199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