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硅橡胶/EVA共混物热氧老化性能的研究——Ⅰ—金属氧化物的作用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研究了金属氧化物在硅橡胶/EVA共混物中的抗氧化作用,利用热分析技术考察共混物的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氧化锌可以有效地抑制硅橡胶/EVA共混物的热氧化过程,表现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大大改善硅橡胶/EVA共混物的热氧老化性能。
作者
张祥福
张隐西
机构地区
上海交通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出处
《特种橡胶制品》
1993年第6期1-4,共4页
Special Purpose Rubber Products
关键词
硅橡胶
EVA
共混物
老化性能
分类号
TQ333.93 [化学工程—橡胶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4
1
张祥福,张隐西.
硅橡胶/EVA共混物热氧老化性能的研究 Ⅱ防老剂的作用[J]
.弹性体,1993,3(2):8-13.
被引量:1
2
潘鸿军,崔琪,潘英剑.
热收缩套管及其成型方法[J]
.中国塑料,1994,8(3):18-25.
被引量:11
3
张玉龙.热收缩套管的发展概况[J].工程塑料应用,1986,(3):60-65.
4
黄原泰.
新型热收缩薄膜——单向拉伸聚酯热收缩薄膜[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1998,10(2):54-57.
被引量:7
5
张聪,黄卫兵.
辐射交联低烟无卤阻燃热收缩电缆附件的研制[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1999,17(1):54-57.
被引量:11
6
卢涛,傅学军,张华明,张纯忠.
柔软阻燃热缩套管的研制[J]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1999,11(1):20-21.
被引量:5
7
邹学麟,陈文江,蒙阳.
通讯电缆热收缩护套料的改性研究[J]
.塑料科技,1999,27(1):30-32.
被引量:4
8
张祥福,张隐西.
不同VA含量EVA/硅橡胶共混物的性能[J]
.弹性体,1991,1(2):28-32.
被引量:7
9
赵国梁,梁燕,付中玉,陈放,李建新,高宏保,赵健祥.
热收缩聚酯薄膜性能的研究[J]
.合成技术及应用,2000,15(4):1-5.
被引量:6
10
汪艳.
聚乙烯热收缩异型套管的研制[J]
.中国塑料,2001,15(1):43-4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张祥福,张隐西,朱玉堂,马志亚,张庆虎.
硅橡胶/EVM共混物性能的研究[J]
.橡胶工业,1997,44(11):649-653.
被引量:11
2
王成云,卫才银,龚丽雯.
硅橡胶热收缩套管的研制[J]
.特种橡胶制品,2002,23(3):35-37.
被引量:3
3
王成云,卫才银,龚丽雯,张伟亚,杨左军.
阻燃型硅橡胶热收缩套管的研制[J]
.弹性体,2002,12(6):44-4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高璐,任文坛.
阻燃硅橡胶材料的研究及其进展[J]
.特种橡胶制品,2012,33(5):68-73.
被引量:4
2
谢尊虎,李甜甜,蒋文,肖建斌.
EVM改性硅橡胶耐油性和耐热性的研究[J]
.特种橡胶制品,2012,33(1):31-33.
被引量:7
3
廖梓珺,晏华,陈勇,时刻.
硅橡胶/有机橡胶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J]
.有机硅材料,2005,19(6):25-27.
被引量:3
4
史新妍,赵菲,赵树高.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共混与增容[J]
.世界橡胶工业,2006,33(3):33-37.
被引量:8
5
贺传兰,赵祺.
硅橡胶与SBS的共混研究[J]
.有机硅材料,2006,20(4):191-194.
被引量:4
6
廖梓珺,晏华,陈勇,时刻.
硅橡胶/有机橡胶共混改性的研究与应用[J]
.橡塑技术与装备,2006,32(11):34-38.
被引量:2
7
胡晖,张有勇,申景强,程根水,郑春和,陈鸣才.
国内热收缩材料研究和产业化的进展[J]
.塑料工业,2007,35(4):1-4.
被引量:11
8
罗绍兵,孙九立,魏伯荣,张秋禹.
硅橡胶的改性研究[J]
.中国胶粘剂,2007,16(9):50-53.
被引量:11
9
涂婷,陈福林,岑兰,周彦豪.
硅橡胶的物理改性研究进展[J]
.弹性体,2010,20(2):77-82.
被引量:17
10
刘慧宏,潘莉莎,徐鼐,卢凌彬,林强,傅送保.
二氧化碳塑料与硅橡胶共混材料的形态与性能[J]
.塑料,2010,39(3):69-71.
被引量:6
1
张祥福,张隐西.
硅橡胶/EVA共混物热氧老化性能的研究 Ⅱ防老剂的作用[J]
.弹性体,1993,3(2):8-13.
被引量:1
2
张南峰.
初访台湾[J]
.海峡科技与产业,1996,9(5):19-20.
3
姜玉起.
橡胶型氯化聚乙烯生产技术进展[J]
.化工技术经济,2005,23(9):28-29.
被引量:3
4
夏斌.
我国丁苯橡胶产业发展探讨[J]
.化学工业,2015,33(10):12-15.
被引量:3
5
杨茹欣,牛承祥.
聚碳酸酯新生产技术及新产品[J]
.化工技术经济,2005,23(10):31-33.
被引量:1
6
金茂筑.
聚丙烯技术考察[J]
.合成树脂及塑料,1994,11(4):48-50.
7
李荣勋,梁坤,杨有财,刘光烨.
CaSt_2和ZnSt_2对硬质PVC热稳定作用的热重分析研究[J]
.聚氯乙烯,2010,38(1):28-30.
被引量:4
8
赵万金,蒋汉雄,陶静,王朝生,王华平.
受阻胺抗氧剂对PA6工业丝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J]
.合成纤维工业,2011,34(1):1-4.
被引量:9
9
张继超,周蓉,赵辉,王学利,俞建勇,刘丽芳.
新戊二醇改性共聚酯的制备及其性能[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2(2):185-190.
被引量:4
10
张旺玺,蔡华苏,孙乃武.
对台湾炭纤维工业的考察报告[J]
.炭素技术,2000,19(6):29-31.
特种橡胶制品
1993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