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矿料级配检验方法之一VCA_(DRF)方法
被引量:
2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详细介绍了用VCADRF方法检验矿料级配是否属于紧密骨架密实结构的原理和方法。文中用实例详 细说明了该检验方法使用简便和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粗集料、细集料、填料或沥青的用量,也可以同时调整其 中两项的用量。每调整一个组成的用量,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应的配合比和一个矿料级配。便于使用者根据自己的经 验选择合适的配合比和矿料级配。
作者
沙庆林
机构地区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出处
《公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9-99,共11页
Highway
关键词
矿料级配
粗集料
细集料
配合比
沥青
实例
调整
密实
骨架
填料
分类号
U41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0
引证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81
同被引文献
140
1
索智,罗亮,闫强,张奥.
大粒径嵌锁式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J]
.公路,2020,0(1):208-211.
被引量:4
2
李娜,吴瑞麟,李向东,张帆.
重交沥青AC-25I混合料优化设计[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6,23(z1):16-18.
被引量:4
3
刘冬,赵丽萍.
基于成像技术的集料棱角性与纹理研究[J]
.中外公路,2010,30(5):305-309.
被引量:2
4
张海,马光超,张敏江,马静.
级配碎石基层对沥青路面反射裂缝抑制机理分析[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2):247-252.
被引量:23
5
吴旷怀,张肖宁.
沥青混合料设计的主骨料空隙体积填充法研究及应用[J]
.中南公路工程,2004,29(2):58-61.
被引量:40
6
彭波.
粗骨架结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J]
.公路,2004,49(9):145-148.
被引量:4
7
苏佩璋.
重载沥青混凝土路面高级摊铺系统配合比设计方法要点[J]
.公路,2004,49(9):162-164.
被引量:1
8
陈爱文,郝培文.
应用贝雷法设计和检验级配[J]
.中外公路,2004,24(5):101-103.
被引量:50
9
郝培文,徐金枝,周怀治.
应用贝雷法进行级配组成设计的关键技术[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6):1-6.
被引量:68
10
陆长兵,黄晓明,陈兴.
大粒径碎石沥青稳定排水基层混合料设计方法的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12):9-13.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24
1
丁滔,金珊珊,索智,季节,张扬.
嵌锁式沥青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J]
.材料导报,2022,36(S01):215-219.
被引量:6
2
胡尚军,张立敏,吴旭阳.
硬质沥青SAC配合比设计介绍[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8,4(1):92-95.
被引量:1
3
丁立,史义.
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级配设计方法[J]
.公路与汽运,2006(2):68-71.
4
李岷,戴旺.
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级配设计方法研究[J]
.湖南交通科技,2006,32(1):16-19.
被引量:4
5
崔鹏,孙立军,沙庆林.
基于MSFlexgrid控件的SAC级配设计系统[J]
.交通与计算机,2006,24(4):133-135.
6
臧永超,郭忠印,肖志军.
大粒径透水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研究[J]
.石油沥青,2007,21(6):63-67.
被引量:1
7
张剑,虞文友,葛黎明.
基于骨架密实理论的矿料级配设计方法研究[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8,17(1):83-88.
8
黄卫东,游宏,钟顺福.
基于矿料间隙率的SMA混合料设计新法[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4):500-504.
被引量:9
9
闵祥虎.
浅谈沥青混合料骨架结构分析[J]
.北方交通,2009(6):4-6.
被引量:2
10
孙兆辉,杨国峰,于保阳,王铁滨.
基于分形理论的沥青混合料级配检验方法[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5):875-88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81
1
唐珊.
国省干线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路面振荡压实技术应用[J]
.运输经理世界,2023(11):28-30.
被引量:3
2
胡楠.
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基础理论及主要方法综述[J]
.运输经理世界,2023(8):147-149.
被引量:1
3
陆阳,张蓉,廖敬梅.
开级配沥青稳定碎石(ATPB)骨架结构的细观分析[J]
.公路,2007,52(2):107-110.
被引量:3
4
张锋,李林波,李玉龙,吴光蓉.
大孔隙排水性沥青路面配合比设计与实施[J]
.公路工程,2008,33(2):111-113.
被引量:13
5
李平,王秉纲,张争奇.
基于高温性能的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方法[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0,10(6):9-14.
被引量:12
6
李平,王秉纲,张争奇.
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简化预估方法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2011,28(3):30-35.
被引量:5
7
钟梦武,蒋功雪,朱沅峰,罗志高,吴开,袁海雅,寻浩.
一种针对级配范围且基于功能设计的沥青砼配比设计方法[J]
.公路工程,2012,37(6):127-130.
被引量:2
8
柳捷.
温拌再生沥青研究及其混合料设计[J]
.中外公路,2013,33(1):274-279.
被引量:5
9
朱福,战高峰,佴磊.
ATB-25沥青混合料级配分形与马歇尔性能指标的相关性[J]
.公路交通科技,2013,30(3):1-6.
被引量:6
10
狄升贯,侯明业,赵娟娟,王新岐.
排水性沥青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及性能研究[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8):303-306.
被引量:1
1
王富玉,沙庆林,张勇,戴文亭.
VCA_(DRF)和VCA_(AC)矿料级配检验方法在SAC13级配设计中的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37(3):538-543.
被引量:4
2
罗安邦.
AC-13沥青混合料骨架密实结构级配设计及优化方法[J]
.湖南交通科技,2016,42(3):58-60.
被引量:4
3
赖震霖,李青春,董春仁.
浅谈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检验方法[J]
.辽宁交通科技,2004,27(10):70-71.
4
赖震霖,李青春,董春仁,宁有满.
浅谈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检验方法[J]
.北方交通,2005(z1):105-106.
5
沙庆林.
矿料级配检验方法之二VCA_(AC)方法[J]
.公路,2005,50(4):121-132.
被引量:4
6
沙庆林.
矿料级配检验方法之二VCA_(AC)方法(续)[J]
.公路,2005,50(5):106-116.
被引量:7
7
段琴,杨建明.
粗集料断级配SAC25设计检验方法的分析[J]
.山西建筑,2008,34(34):157-159.
被引量:1
8
李福建,王旭东,周兴业,王伟.
基于路用性能的应力吸收层最佳油石比设计方法研究[J]
.公路与汽运,2011(3):67-72.
被引量:2
9
郎素芳.
浅谈矿料级配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J]
.科学之友,2007(2):15-16.
被引量:1
10
高建军,张健.
不增加水泥用量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强度[J]
.建筑技术开发,2004,31(6):55-56.
公路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