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半夏与其混淆品水半夏、山珠半夏的鉴别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鉴别半夏及其混淆品水半夏、山珠半夏。方法:从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行为3个方面进行鉴别。结果:三者外观性状区别主要表现在块茎基本形态、根痕分布及凹陷程度,显微特征区别主要为基本薄壁组织的排列及所含茶褐色黏液状物质的大小,薄层色谱特征区别主要表现在斑点数量、颜色及Rf值。结论:三者区别明显,且功效不同,不可混用。
作者
赵林静
杨晶晶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六六医院药剂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四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中国药业》
CAS
2005年第3期58-58,共1页
China Pharmaceuticals
关键词
半夏
水半夏
山珠半夏
比较鉴别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1
1
阎文玫.中药材真伪鉴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9.
共引文献
5
1
李炳生,孙龑龑.
应用石细胞鉴定中药品种(Ⅰ)[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793-794.
被引量:1
2
李炳生.
应用淀粉粒鉴定中药品种(Ⅰ)[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67-168.
3
吴荔芬,郑俊平.
半夏与混淆品山珠半夏的鉴别[J]
.海峡药学,2008,20(5):71-71.
被引量:4
4
刘海兵,宋社吾,刘道芳,宋文成,冯艺戎,宋礼华.
丹皮药材及其伪品、混淆品核糖体rDNA ITS2的序列分析[J]
.生物学杂志,2008,25(4):33-36.
被引量:4
5
曾静,何报作,廖月葵.
青黛火试鉴别法的比较研究[J]
.中成药,2011,33(3):544-54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9
1
王凤玲,王月英.
乌海地区半夏及其混充品水半夏的鉴别[J]
.内蒙古中医药,2005,24(S1):23-24.
被引量:2
2
冯成强,张义玲,张文生,孟繁蕴,韩建萍,崔光红,黄璐琦.
半夏及其混淆品掌叶半夏的蛋白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鉴别[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S1):42-44.
被引量:2
3
齐玉歌.
半夏及其伪品的鉴别[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14(4):50-51.
被引量:6
4
许风清,吴皓,周倩,张科卫,张永太.
半夏药材中总有机酸的定量方法和含量测定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1):34-35.
被引量:15
5
赵正荣,赵永成.
半夏、山珠半夏与水半夏的紫外光谱鉴别[J]
.中草药,1994,25(12):649-650.
被引量:5
6
黄亚芳.
半夏与混淆品水半夏的鉴别[J]
.海峡药学,2005,17(3):94-94.
被引量:3
7
王蕾,赵永娟,张媛媛,吴静芬,张向农,吉中强,岳旺.
半夏生物碱含量测定及止呕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7):864-867.
被引量:79
8
李忠红,聂晶,倪坤仪,杜冠华.
不同产地半夏的化学成分分析及比较[J]
.分析科学学报,2005,21(4):393-395.
被引量:12
9
黄必胜,曹艳,李娟,陈科力.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夏中琥珀酸含量[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1):1037-1039.
被引量:12
10
冯家龙.
半夏与水半夏的鉴别[J]
.齐鲁药事,2006,25(1):32-33.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4
1
李祥昀.
半夏与其混淆品水半夏的鉴别[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3):24-25.
被引量:3
2
刘福燕,吴皓,熊玥.
半夏药材质量标准研究进展[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0,24(1):68-70.
被引量:5
3
张婷,尹玉芳.
半夏与水半夏的鉴别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2):250-251.
被引量:3
4
李江维,许润春,王鹏飞,林彦君.
半夏曲与伪品水半夏曲的鉴别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6,30(3):16-2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邹桂华,李守君,沈广志.
半夏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7):100-102.
被引量:15
2
陈红军,刘纪青.
炮制对半夏及其炮制品浸出物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11,1(17):46-46.
被引量:6
3
邹红,席环环,钟凌云.
半夏饮片调剂及包装贮藏技术研究概况[J]
.中成药,2013,35(3):606-609.
被引量:7
4
张婷,尹玉芳.
半夏与水半夏的鉴别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2):250-251.
被引量:3
5
王黎,赵宏光,刘景煜,周辉,张宝兴,毛光瑞,杨盛.
半夏贮藏加工过程中对浸出物的影响[J]
.中兽医医药杂志,2018,37(6):56-57.
被引量:1
6
郑司浩,魏文龙,任伟光,黄林芳.
基于DNA条形码的半夏属及其伪品分子鉴别[J]
.植物学报,2014,49(6):710-719.
被引量:16
7
李江维,许润春,王鹏飞,林彦君.
半夏与掺伪半夏及水半夏的鉴别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4):23-26.
被引量:10
8
王甫成,孟祥松,蒋磊,龚道锋,纪东汉,李军.
HPLC指纹图谱法鉴别半夏及其伪品[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4):56-58.
被引量:10
9
孟庆隆,古今,张玉萌,朱旻,何新荣.
不同炮制方法对清半夏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3(7):941-944.
被引量:6
10
王朋展,巩丽丽,容蓉,姜立国.
基于水溶性浸出物及HPLC指纹图谱评价不同贮存年限半夏的品质[J]
.化学分析计量,2016,25(5):19-23.
被引量:3
1
吴荔芬,郑俊平.
半夏与混淆品山珠半夏的鉴别[J]
.海峡药学,2008,20(5):71-71.
被引量:4
2
赵正荣,赵永成.
半夏、山珠半夏与水半夏的紫外光谱鉴别[J]
.中草药,1994,25(12):649-650.
被引量:5
3
谭燕萍,李晓凤,冯学轩,张勰,余秀婷.
山珠半夏提取纯化工艺研究[J]
.北方药学,2014,11(2):56-58.
被引量:1
4
曹玮娟,杨竹雅,梁晓原.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山珠半夏中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0,33(1):41-45.
被引量:10
5
邱世婷,付春梅,李章万.
HPLC测定大青叶中的靛蓝[J]
.华西药学杂志,2010,25(6):743-745.
被引量:2
6
杜迎翔,苗云明,邹志红.
葛根汤的薄层色谱鉴别法研究[J]
.化工时刊,1998,12(5):27-30.
被引量:6
7
李熙.
关木通与川木通的性状区别及意义[J]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9):1168-1168.
8
张丽珍.
常用易混淆中药材的性状区别[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6):64-65.
9
范德东,郑学钦.
中药微量元素分析新进展[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1992(2):117-119.
10
陈燕,李晨阳,何江,赵军,徐芳.
维吾尔药欧龙胆与其代用品龙胆的鉴别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7,28(1):126-127.
中国药业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