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社会发展
被引量: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在认识、实践意义上,主体是认识、实践活动的发动者、承担者,与客体是相对应的,具体是指从事认识、实践活动的人(包括个体、集团和人类整体)。显然,主体是人不是物,是现实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者。但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作为主体存在的。没有认识、实践能力的人就不能说是主体。人只有具备了现实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作者
黄崴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
出处
《未来与发展》
1994年第4期30-33,共4页
Future and Development
关键词
教育
主体性教育
社会发展
分类号
G40-0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1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94
同被引文献
81
1
王成光.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的实践教育探索[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85-88.
被引量:12
2
石中英.
主体教育是什么?":一种批判性话语[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2):38-41.
被引量:9
3
张世英.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之回顾与展望[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5(6):12-16.
被引量:7
4
鲁洁.
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
.教育研究,1998,19(9):13-18.
被引量:307
5
应惠兰,何莲珍,周颂波.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0(4):23-27.
被引量:305
6
于光远.
教育认识现象学中的“三体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1980(3):79-95.
被引量:42
7
黄济.
人的主体性与教育[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1):1-4.
被引量:31
8
张天宝.
试论主体性教育的目的观[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16(6):1-7.
被引量:44
9
王道俊.
关于教育的主体性问题[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2):1-5.
被引量:97
10
张天宝.
论学生的主体性及其基本特征[J]
.教育学术月刊,1996(6):16-20.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16
1
张会英.
主体、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J]
.四川教育,2000(2):34-35.
被引量:1
2
陈凌.
主体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8(1):48-51.
3
郑建辉,于守武,南守宇.
重构“学生主体性”的内涵[J]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63-65.
被引量:9
4
李育球.
主体性教育的三重性:主体性·主体间性·他者性——后形而上学主体性教育内涵的探索[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2):3-6.
被引量:19
5
任丹丹,徐媛媛.
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及其整合发展趋势[J]
.邢台学院学报,2011,26(1):45-47.
被引量:7
6
刘巧俊.
透视教育对象——学生的主体性教育[J]
.大观周刊,2012(3):177-178.
7
曹亚琴.
论主体性的文化属性[J]
.晋中学院学报,2012,29(4):26-29.
被引量:1
8
何菲.
主体教育的内涵及特征[J]
.文教资料,2012(23):102-103.
9
张正瑞.
“主体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思辨[J]
.求实,2014(6):80-83.
被引量:8
10
黄崴.
主体性教育理论:时代的教育哲学[J]
.教育研究,2002,23(4):74-77.
被引量:88
二级引证文献
194
1
陈泽中,Chutasiri Yodwised.
中学开展打击乐教学的必要性探究[J]
.甘肃教育研究,2021(6):75-77.
2
李俊国.
高校思政课话语权的生成逻辑和建构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体性思想视角[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1):71-73.
被引量:1
3
巩春梅.
高中政治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方法分析[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0(10):103-103.
4
张家武,赵艳,杨太保,陈发虎.
自然地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探析[J]
.高等理科教育,2006(5):55-58.
被引量:1
5
童付超,肖艳.
以人为本,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J]
.科技信息,2008(24).
被引量:1
6
章瑾.
以主体间性教育思想促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J]
.硅谷,2009,2(16).
7
罗美华,戚明钧.
论高校主体性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7):39-41.
被引量:3
8
王龙华.
浅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动情[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85-86.
被引量:1
9
杨红光.
在大学体育史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15):138-139.
被引量:1
10
谭兴海.
似而不似:贾宝玉形象的另一种解读[J]
.作家,2008,0(14):117-118.
1
王社教.
现代战史上的几次突然袭击[J]
.国防,1992,0(9):46-46.
2
张小芳.
《春天的故事》的故事[J]
.晚晴,2018,0(4):45-47.
3
于桂枝,刘小平.
杨虎城将军的抗战活动及抗战思想简论[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8(3):17-22.
未来与发展
199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