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跨境服务能力——UNESCO、OECD教育服务贸易论坛述要
被引量:8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31,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29
-
1阎亚林.谈“入世”与现代法律人才培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S1):209-213. 被引量:6
-
2朱兴德.关于加快发展上海教育服务业的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24(11):1-7. 被引量:6
-
3川辑.WTO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教育承诺[J].人民教育,2002(3):6-7. 被引量:3
-
4刘可可.国际服务贸易的新热点:留学经济[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48-51. 被引量:8
-
5游睿山,唐洁.联合国在国际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22(4):36-40. 被引量:3
-
6傅松涛,杨晓锋.中美教育服务贸易现状的比较分析及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0(5):93-99. 被引量:13
-
7张慧洁.跨境教育服务贸易中质量认证:进展与趋势[J].复旦教育论坛,2005,3(6):36-41. 被引量:7
-
8王炳明.上海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进展及其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2):86-90. 被引量:7
-
9刘文.GATS与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1):51-54. 被引量:11
-
10周满生.WTO框架下的教育输入与输出和中国政府的教育立法与政策调整[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7(2):6-12.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8
-
1孙西河,郑小娟,吴庭万.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56-60. 被引量:6
-
2郭秀晶.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调查报告[J].中国高教研究,2008(7):48-50. 被引量:26
-
3黄进,李晓述.主动应对 积极开展国际化教育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9(5):45-46. 被引量:5
-
4卢江滨,李晓述.中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践行与展望——以武汉大学为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2(6):877-881. 被引量:34
-
5黄进,李晓述.中外合作办学基本法律问题探析[J].河北法学,2010,28(4):9-11. 被引量:7
-
6何跃,高红.论云南跨境教育和跨境民族教育[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2):5-9. 被引量:17
-
7刘笑冰,吴天一,安利清,张莹莹,孙曦.跨境高等教育经验 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J].赤子,2015(8Z):62-63.
-
8邓瑞平,唐海涛.卓越涉外法律人才国际化培养略论[J].法学教育研究,2013(1):69-90.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106
-
1黄素梅,孙昕文.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21(4):171-193.
-
2张文斌.GATS体制下对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立法的对策和建议[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12):103-104.
-
3杜芳,张巍,赵胜川.“硕士研究生国际化专业”建设方案的实践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2(1):98-99.
-
4刘杨.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出口贸易发展现状与走势[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10):14-16. 被引量:6
-
5逯忆.后过渡期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3):19-21. 被引量:6
-
6孙瑞.试论北京留学生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4):46-47. 被引量:2
-
7罗建生.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与启示——以中南民族大学与美国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普莱特维尔分校联合办学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3):173-176. 被引量:3
-
8高兵,桑锦龙.改革开放30年首都教育回顾与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2009(7):28-31. 被引量:2
-
9逯忆.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J].统计与决策,2009,25(15):140-141. 被引量:2
-
10张扬舟.加强我国高校外籍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19):153-154. 被引量:2
-
1易新蕾.高中生留学五宗“惑”——高中生留学“热”现象下的“冷”思考[J].大学(指南),2011(3):63-67.
-
2蒋凯.教育研究的国际视野——UNESCO教育研究机构的主要活动评述[J].教育情报参考,2008(3):10-11.
-
3张颖.由对学生教育度的把握引发的思考[J].神州,2016,0(24):135-135.
-
4康俊叶.怎样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合作意识[J].祖国(建设版),2014(9):283-283.
-
5文玖富.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认识和体会[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2(S1):154-156. 被引量:7
-
6李薇.让学生认识数学语言[J].考试周刊,2013(103):61-62.
-
7胡艳婷.理解与沟通,赏识与赞美——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的心得体会[J].中华少年,2016,0(22):263-263.
-
8王赛军.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之我见[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1(11):149-150. 被引量:2
-
9王克云,张秀芝.理解与关心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3,0(5):46-46.
-
10田丽丽,杨海伟.合作学习在化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7):162-16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