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设综合与创新化学实验新体系的认识与实践
被引量:
45
Experi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ystem for Comprehensive and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Chemis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如何建立综合与创新化学实验新体系并将其作为一种新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强调综合化学实验要立足于合成化学和化学研究方法,但实验内容要向材料、生命、环境等热点领域倾斜;对于第二课堂的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则通过设立的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基金来系统地引导和规范。
作者
毛宗万
吴京洪
乔正平
钟增培
童叶翔
张仁俊
黄乐览
陈小明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大学化学》
CAS
2005年第1期21-24,共4页
University Chemistry
基金
教育部理科基地无机化学名牌课程建设及第2批广东省省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创新化
新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
课堂
综合化
实验内容
化学研究
合成化学
系统
分类号
O6-3 [理学—化学]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9
同被引文献
251
引证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332
参考文献
3
1
徐光宪.
今日化学何去何从?[J]
.大学化学,2003,18(1):1-6.
被引量:77
2
Girolami G S, Rauchfuss T B, Angelici R J. Synthesis and Technique in Inorganic Chemistry. 3rd ed. Sausalito:University ScienceBooks, 1999.
3
毛宗万,吴京洪,童叶翔,黄乐览,陈小明,许家瑞.
完善创新实验体系 培养创新型专门人才[J]
.中国大学教学,2003(10):25-26.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自然》杂志社论:化学形象被与其交叉学科的成功埋没.科学时报,2001-6-8(3)
2
胡亚东.化学:串起生活每一刻.科学时报,2002-7-8(中学生科技-3).
3
徐光宪.
21世纪化学的内涵、四大难题和突破口[J]
.科学通报,2001,46(24):2086-2091.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99
1
王志鹏,马新雨,蒋振雄,姜汉杰,王鹏,尹晟,缑允梓,许兵,袁金颖.
以含碘氨基酸类激素为例刍议微量非金属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0(4):6-13.
2
邓玉恒,李夏,王少亭,聂峰梅,金琼花,田洋.
普通化学原理绪论课的一点教学体会[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S1):6-11.
被引量:15
3
黄长友.
烷烃沸点的分子拓扑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5):920-922.
被引量:1
4
刘杰,龚孟濂,毛宗万.
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J]
.高等理科教育,2004(z1):80-82.
5
金南燕.
浅谈高校化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2):122-122.
被引量:1
6
徐涛.
运用绿色化学应对环境污染[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5):117-118.
7
吴泳.
谈进入新世纪后的高师有机化学教学[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5(5):39-40.
8
韦新生.
21世纪精细化工的发展[J]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5,3(2):10-14.
被引量:5
9
王生泽,吴良,顾洪波,何勇,李恩光,付云.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改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2):77-79.
被引量:29
10
赵改改.
关于高校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思考[J]
.改革与战略,2005,21(5):70-71.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251
1
陈杨,刘学鹏,梅芳.
浅谈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与分析[J]
.当代经济,2007,24(18):56-57.
被引量:6
2
金波.
电工电子基础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113-116.
被引量:27
3
阮源萍.
提升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软实力[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8-10.
被引量:41
4
孙殿华,王文举.
“一体化、多层次”建立化学实验课程新体系——高师化学专业实验课程的改革方案[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19(5):88-89.
被引量:11
5
吕梅香,汪朝阳,何广平,章伟光,范军,俞英,李红,曾荣华.
综合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4):112-114.
被引量:36
6
殷竟洲.
环境科学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实践与思考[J]
.广东化工,2012,39(12).
被引量:5
7
孙纪成.
系统论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河北学刊,1985,5(6):49-53.
被引量:10
8
华玉和.
关于教学主体论的浅见[J]
.中国教育学刊,1996(1):29-31.
被引量:7
9
冯花朴.
系统科学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启示[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15(6):26-28.
被引量:11
10
孙晓雨,崔子寅,张明亮,孙长江,佟春玉,冯新,顾敬敏,雷连成,韩文瑜.
枸杞多糖和茯苓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增强及对肠道黏膜的免疫调节作用[J]
.中国兽医学报,2015,35(3):450-455.
被引量:57
引证文献
45
1
赵逸云,杨玉光,张建胜,冉思扬.
个性化实验室建设的探索[J]
.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S1):261-262.
2
孙曜,暨仲明.
多模式开放型实验教学体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141-143.
被引量:30
3
贺德华,麻英.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趋势与改革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3):13-15.
被引量:42
4
陈绮虹,周锦兰.
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学生能力的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1):1429-1432.
被引量:34
5
张守民,王淑荣,黄唯平,吴世华.
介绍一个综合化学实验——纳米TiO_2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J]
.大学化学,2007,22(2):49-52.
被引量:8
6
范荫恒,玉占君,张文伟.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单人操作”模式的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7):24-25.
被引量:6
7
李增新,王国明,李俊,刘哲,韩菁,郑清华.
高师实验室开放促进学生科研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8):121-122.
被引量:4
8
杨金田.
化学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筑和实施[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2):114-117.
被引量:12
9
蒋晓慧,胡海斌,鲍正荣,陈中兰,刘全忠,秦大斌.
构建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1):105-108.
被引量:5
10
赫春香.
优化实验内容与科研训练相结合[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116-118.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332
1
赵展,胡秀枋,胥义.
层进式医疗器械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改革[J]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2020(3):183-186.
2
刘桂华,武兰兰,杜晓航,郭一川,曹书镒.
综合电化学实验NiFeMo/CC析氧反应电催化剂的制备、表征与测试[J]
.科教导刊,2023(14):42-45.
3
吴丽珍,刘金英.
创新实验项目在医学教学中的实践[J]
.电子技术(上海),2020(10):88-89.
4
马艳琴,路媛媛,温娟,李丽,牛颜冰.
地方农业院校生物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7):66-69.
被引量:2
5
周艳军,张启俭,齐平,蔺岩.
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S01):218-220.
被引量:13
6
高玉莲.
财经类实验基地建设对教科研的推进[J]
.科教导刊,2014(15).
7
史锐,陈冰.
浅谈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4):206-206.
被引量:11
8
范荫恒,玉占君,张文伟.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单人操作”模式的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7):24-25.
被引量:6
9
王英华,魏士刚,程新民,张寒琦.
科研成果移植为化学创新教学实验——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混合物中钼、钨含量[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15-16.
被引量:14
10
周钢,吉东风,刘袁凯,施燕博,兰叶青.
物化与胶化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0):81-84.
被引量:2
1
毛宗万,吴京洪,童叶翔,黄乐览,陈小明.
建设创新化学实验新体系的认识与实践[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z1):93-94.
被引量:1
2
石志会,小君,熊维.
从“然”到“所以然”的飞跃——探秘化学系[J]
.湖北招生考试,2006,0(7):26-27.
3
龚涛,万康.
谈精细化工合成化学和工艺学的教学[J]
.南昌高专学报,2003,18(3):81-82.
4
秦东珍.
建立基础化学实验新体系的思路与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3):16-17.
被引量:10
5
李超,王焕新,吴诗德,桂阳海,贾春晓,孙雨安.
合成化学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科技信息,2009(24):251-252.
被引量:3
6
陈兴娟,刘立佳,张春红,董红星.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广州化工,2014,42(14):236-238.
被引量:11
7
杨光.
学会用身边的材料做化学实验[J]
.化学教与学,2011(8):85-86.
被引量:3
8
蒋书杰.
重视化学史教育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
.甘肃教育,2009(13):38-38.
9
周云.
浅议合成化学中的原子经济[J]
.化学教育,2003,24(10):35-37.
被引量:2
10
李俊海.
以还原法为切入点创新化学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05,22(3):5-7.
大学化学
200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