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0-580,568,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Medicine and Protection
参考文献3
1 余建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120-122.
2 Hughes DG,Patel U, Forbes WS,et al. Comparison of hand injection with mechanical injection for digital selective cerebral angiography. Br J Radiol, 1994,67: 786-789.
3 邱玉会.放射防护技术与管理.济南:黄河出版社,2002.165-166.
同被引文献33
1 成君方,张翼,张丹枫,傅爱玲.介入放射学综合防护措施的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1,5(2):74-77. 被引量:9
2 郁鹏,程玉玺,刘澜涛,燕树林,李田昌,尉可道.介入诊疗中重要站立区域辐射剂量的测定与评价[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4,24(6):573-575. 被引量:20
3 王立军,江时森,宫剑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质量控制[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B05):94-95. 被引量:1
4 杜端明,刘鹏程,陈在中,余宏建,戴鲁平,韩志华.立体放射防护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 .放射学实践,2006,21(6):629-631. 被引量:4
5 郑钧正.《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关于职业照射的控制[J] .中国职业医学,2006,33(4):299-303. 被引量:24
6 杨宇华,胡世杰,杨浩贤,黄伟旭,刘小莲,麦维基,贾育新.介入放射学辐射场剂量调查及防护设施的研制[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07,20(2):256-258. 被引量:3
7 [5]世界卫生组织.介入放射的效能与辐射安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8 任红旗,唐政.放射性肾病[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8):873-877. 被引量:5
9 马延洪.X线物理与防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9.
10 叶碧芳.实用伤口护理[J].北京科学技术文献,1999,:121-122.
引证文献9
1 王进,杨春勇,许翠珍,余宁乐.部分介入放射X射线机的辐射防护性能检测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2007,16(3):318-319. 被引量:4
2 侯文广.心血管介入诊疗中医护人员的放射防护[J] .职业与健康,2008,24(18):1884-1885. 被引量:8
3 杨玉志,邱春冬,王鹏.铅防护服的性能检测与分析[J] .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114-115. 被引量:13
4 王红燕.医护人员在心脏介入术中的射线防护对策[J]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5):547-548.
5 张琳,朱建国,闵楠,卢峰.常见血管内和非血管内介入诊疗中术者体表剂量的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2011,20(2):149-150. 被引量:3
6 王猛,梁明,姚天明,孙景阳,邵会雨,韩雅玲.综合手术救治方舱X线辐射防护措施的评价[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2):147-150. 被引量:2
7 姜蕾,贾红,牛慧.介入放射X射线机的辐射防护性能检测与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3-4. 被引量:1
8 尹捍东,张进,顾亮.X射线防护监测数据传输及支撑载体系统设计研究及应用[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5):33-34.
9 高研,李群.HDX Signa 3.0T磁共振案例维修及分析总结[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15):147-14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32
1 李全太,闵楠,朱建国,李海亮,宋钢.86台介入设备的质量控制监测及防护状况分析[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9,29(3):296-297. 被引量:2
2 杜钟庆.2008年天津市部分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的监测与评价[J] .职业与健康,2010,26(6):613-614. 被引量:15
3 李国庆,孟庆娜.心导管介入医护人员辐射防护的探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619-619. 被引量:6
4 荣曙,杨龙,陈乐如,毛应华,金慧英,赵国良,朱乐明.2010—2011年南京军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异常结果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41-2343. 被引量:11
5 王维业,王相明.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分析与评价[J]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1X):231-232. 被引量:6
6 牟胜,樊芳,唐丽,徐文萍,唐红.2010-2012年云南省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异常原因调查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2013,22(6):698-700. 被引量:7
7 申静,范超云.医护人员对^(125)I粒子植入辐射防护现状调查与防护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94-95. 被引量:10
8 刘代菊,周帮建,艾显淑.X线防护用品对介入手术操作人员防辐射的意义[J] .重庆医学,2014,43(13):1579-1580. 被引量:11
9 张继勉,丁艳秋,张文艺,焦玲,张晓东,张良安.心血管介入手术辐射防护设施与措施防护效果的监测与评价[J] .中国医学装备,2014,11(5):24-26. 被引量:9
10 师勤莹,张锦.心血管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与分析[J] .临床医药实践,2014,23(9):684-687. 被引量:8
1 侯文广.心血管介入诊疗中医护人员的放射防护[J] .职业与健康,2008,24(18):1884-1885. 被引量:8
2 孙智山,曾建平,周胜华,刘元,刘平,黄河,黄浩波,康友根.防放射线手术操作房与铅衣、铅围脖和铅屏组合在防护效率与现场操作评价方面的对比[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3,29(8):1361-1362. 被引量:5
3 陈胜利,黄齐好,邹蓉珠,陈国东,黄子诚,慕容爱.介入放射治疗中医师的辐射防护评价[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2,22(6):451-452. 被引量:5
4 康智忠,王树雪,张荣国.某公司新建X射线工业探伤室辐射防护评价[J] .中国辐射卫生,2001,10(2):123-123. 被引量:1
5 郦依华,罗进,吴寿明,赵尧贤,李新星,胡玉芬.44名放射介入工作人员指环式个人剂量监测结果[J] .浙江预防医学,2008,20(12):40-40. 被引量:4
6 刘汝勤,孙霞.某医院介入治疗工作人员的剂量与防护[J] .中国辐射卫生,2002,11(2):126-127. 被引量:1
7 包天宇.无锡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的比对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2006,17(1):52-53. 被引量:1
8 侯学文,张振东,孟冰.热释光个人剂量检测的质量控制[J] .职业与健康,2004,20(6):54-54. 被引量:2
9 梁学邈,迟江朋,庞城,崔云海.某石化企业密封源的辐射防护监测与评价[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8,34(4):250-252. 被引量:1
10 梁学邈,王望,迟江朋,刘敏.某矿山核子计源的放射防护检测与评价[J]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7,33(5):297-299.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