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政治发展的社会新动力:试论中国民间组织兴起的政治发展意义
被引量: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改革后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的重大变迁,民间组织已成为我国社会中重要的自主力量,发挥着多重社会功能。就其对于我国政治发展的意义而言,主要包括:协助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公民政治参与;培育公民文化,型塑社会资本;强化对公共权力的社会监督等方面。基于此,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以使民间组织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助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作者
李斌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
出处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21,共3页
Theory and Reform
关键词
民间组织
兴起
政治发展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97
同被引文献
125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26
参考文献
9
1
阿尔蒙德.公民文化[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20-25.
2
萨拉蒙.公民社会部门[A].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57.
3
缪勒.公共选择[M].上海三联书店,1993.134.
4
陈明明.
比较现代化·市民社会·新制度主义——关于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政治研究的三个理论视角[J]
.战略与管理,2001(4):109-120.
被引量:74
5
怀特.公民社会、民主化和发展[A].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64.
6
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201-204.
7
周平.
我国当代政治发展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1(1):23-27.
被引量:2
8
.公民社会的兴起与变迁[A].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05.
9
陈光耀.
中国民间组织的现状及发展[J]
.中国民政,1999(9):8-9.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唐兴霖,马骏.
中国农村政治民主发展的前景及困难:制度角度的分析[J]
.政治学研究,1999(1):51-59.
被引量:61
2
李景鹏.
走向现代化中的国家与社会[J]
.学习与探索,1999(3):72-78.
被引量:17
3
王沪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治要求:新权力结构[J]
.社会科学,1993(2):3-7.
被引量:29
4
盛洪.
科斯教授和新制度经济学[J]
.天津社会科学,1993(4):91-95.
被引量:9
5
孙立平.
中国传统社会王朝周期中的重建机制[J]
.天津社会科学,1993(6):57-63.
被引量:10
6
王沪宁.
革命后社会政治发展的比较分析[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9(4):76-82.
被引量:46
7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
.中国社会科学,1994(2):47-62.
被引量:870
8
(美)塞缪尔·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著,周琪等.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新华出版社,1998.
9
[美]柯文 著,林同奇.在中国发现历史[M]中华书局,1989.
10
燕继荣.
市民社会与民主化的“双边进程”──论民主政治的社会基础[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7(2):35-39.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97
1
顾爱华,傅畅梅.
论东亚市民社会的构建[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8):17-19.
2
顾爱华,傅畅梅.
论中国市民社会的构建与人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J]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2):10-14.
被引量:2
3
侯高岚.
从后发优势视角看发展经济学的演化[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23-27.
4
刘伟,贾贵生.
中国市民社会在当代现代化建设中的推动作用[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4):54-59.
被引量:6
5
梁波.
论新时期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J]
.北方论丛,2004(5):92-95.
6
高红,陈如.
市民社会与我国社会结构合理化的理论求证[J]
.云南社会科学,2004(5):74-78.
7
王诗宗.
第三部门的发展与公民社会的前景——以温州商会为例[J]
.公共管理学报,2004,1(4):34-40.
被引量:11
8
刘筱,闫小培.
中国的城市管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广州为例[J]
.热带地理,2004,24(4):361-365.
被引量:2
9
吴新叶.
农村基层公共管理的逻辑与治理绩效[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1):44-48.
被引量:10
10
郭赟,刘高林.
司法权的宪政思考——对“宪法诉讼第一案”的法律思考[J]
.当代法学,2002,16(6):12-1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25
1
梁波.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机制的目标选择[J]
.求实,2006(z1):22-23.
被引量:6
2
尹德慈.
中国民间组织发展与党的执政方式研究[J]
.探求,2004(3):9-16.
被引量:15
3
胡永佳.
试析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线索[J]
.政治学研究,1999(1):12-19.
被引量:17
4
姚建宗.
国外政治发展研究述评[J]
.政治学研究,1999(4):78-89.
被引量:25
5
周光辉.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J]
.政治学研究,1998(1):29-42.
被引量:79
6
郑言.
中国近20年的政治发展——为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年而作[J]
.政治学研究,1998(4):4-15.
被引量:10
7
王松,孙力.
论中国新时期的政治发展[J]
.政治学研究,1998(4):16-24.
被引量:6
8
桑玉成,袁峰.
世纪之交的中国政治发展[J]
.政治学研究,1998(3):2-11.
被引量:20
9
曹现强,赵宁.
危机管理中多元参与主体的权责机制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04(7):85-89.
被引量:96
10
李怀印.
国外政治现代化研究中的“比较史学”流派述评[J]
.政治学研究,1988(6):36-4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5
1
于淑清.
发展非政府组织 促进社会和谐[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8(4):29-31.
2
汪志强.
非政府组织:我国政治社会发展的新动力[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1):84-89.
被引量:3
3
肖旭东.
公共生态环境的优化与公共事业的发展——反思我国公共医疗卫生体制的另一个视角[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5(2):4-7.
4
汪志强.
我国非政府组织:检视、批评与超越[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9(2):191-196.
被引量:29
5
陈英.
在我国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对策研究[J]
.理论研究,2006(4):51-52.
被引量:4
6
石路,蒋云根.
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
.理论导刊,2007(1):19-21.
被引量:41
7
陈英.
促进我国民间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几点思考[J]
.党政干部学刊,2007(1):11-12.
8
石路,蒋云根.
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众参与[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2):27-31.
被引量:24
9
于成文.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发展路径[J]
.学习与实践,2008(3):143-147.
被引量:2
10
张圣友.
创新社会组织党建思路探索[J]
.兰州学刊,2008(7):53-56.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26
1
杨平.
公民参与视野下西北乡村民间组织的作用[J]
.西部法学评论,2008(6):53-57.
2
吕旭涛.
试析我国非营利组织现状及发展趋势[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23(4):12-14.
被引量:2
3
唐文睿,石路.
新疆城市危机管理中的社区参与探究[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3):59-64.
被引量:4
4
陈露.
论公共领导与危机状态决策[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S2):26-27.
5
卫艳涛,于海丽.
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的思考[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10):98-99.
6
姚善明.
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推进防震减灾工作[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6,8(3):98-101.
被引量:5
7
唐俭.
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有序参与研究[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30(5):99-101.
被引量:14
8
王秀梅,杜智民.
西部民间组织的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以法社会学为视角[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6):105-111.
被引量:3
9
唐俭.
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有序参与研究[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2):16-17.
被引量:9
10
郝琴.
浅谈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公众参与[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4):7-8.
被引量:8
1
徐友苗.
我国公民社会建设面临四大障碍[J]
.学习月刊,2010(12):23-23.
2
宋正.
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经验、问题与前景[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6(4):61-63.
3
王名,陶传进.
中国民间组织的现状与相关政策建议[J]
.中国行政管理,2004(1):70-73.
被引量:56
4
蔡明干,李红.
论“三个代表”的政治发展意义[J]
.广西社会科学,2004(5):6-9.
5
马兆青.
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0(2):182-182.
6
宋一.
和谐文化·和谐精神·和谐社会[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22(1):6-9.
被引量:2
7
蔡明干.
论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发展意义[J]
.经济研究导刊,2010(18):214-216.
8
本刊评论员.
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J]
.党的建设,2009(8):1-1.
9
赵厚钊.
官员媒体述职的表功之嫌[J]
.人民论坛,2008(3):46-46.
10
蔡明干.
论“中国梦”的政治发展意义[J]
.中外企业家,2015(10X):234-235.
理论与改革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