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区部分人群骨质疏松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6
出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1-63,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Osteoporosis
参考文献9
1 顾增发,林凤如.用切除卵巢大鼠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的研究[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89,8(2):118-120. 被引量:53
2 曲玉蓉,高月华.运动与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9,5(2):24-25. 被引量:31
3 戴力扬,张嘉.男性骨质疏松[J] .中华骨科杂志,1995,15(5):302-305. 被引量:34
4 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198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汇编[M].,1985.63.
5 刘忠厚,潘子昂,王石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探讨[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7,3(1):1-15. 被引量:139
6 王云汉,李玉洁,杨现新.运动对老年人骨密度、骨矿含量的影响[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7,3(3):39-39. 被引量:8
7 江毅,刘智,肖联平,田永刚,尹庆伟,赵延勋.天津地区1695例骨密度调查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10(1):56-58. 被引量:15
8 Orwoll ES, W eigel RM, Oviatt SK, et al. Serum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bone mineral content in aging normal men. Am J Clin Nutr, 1987,46: 614-621.
9 Lutz J. Calcium balance and acid-base status of women as affected by increased protein intake and by sodium bicarbonate ingestion. Am J Clin Nutr, 1984,39: 281-288.
二级参考文献12
1 刘忠厚,潘子昂,王石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探讨[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7,3(1):1-15. 被引量:139
2 中国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试行)[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9,5(F03):1-3. 被引量:325
3 刘忠厚,潘子昂,王石麟,段云波,何郁泉,马海波,肖艳霞,刘京萍,王洪复,杨定焯,王际孝,郭如意,李国璋,丁桂芝,刘玉槐,倪顺梅,卢淑梅,张万钟,房德元,周倜,张芝彬,张学中,吴元沧,金信爱.骨骼生长衰老规律和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预诊的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5,1(1):1-7. 被引量:51
4 吴青,陶国枢,刘晓玲,牟善初.北京市区1333人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及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调查[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5,1(1):76-80. 被引量:95
5 邵志宏,李前铎.游泳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6,15(1):70-71. 被引量:19
6 折茂肇 杉罔洋一 福永仁夫 等.原凳性骨粗鬆の诊断基准(1996年度改订版)[J].Osteoporosis Japan,1996,4:643-653.
7 朱汉民 朱晓颖 陈小平 等.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探讨[A]..第三届全国骨质代谢及骨密度测量研讨会论文录[C].上海,1996.9..
8 Mazess RB. On aging bone loss. Clin Orthop, 1982,165 : 239-252.
9 矫叔华.营养、运动和激素对骨质疏松的影响[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1988(02).
10 李慎廉等译,世界卫生组织.骨质疏松症[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270
1 吴秀芳.仙灵骨葆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矿密度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06,3(5). 被引量:5
2 马锦富,安珍,杨定焯,陈琳,沈茳,雷勇.绝经后妇女脊椎压缩性骨折对身高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1,10(14):34-35.
3 赵燕玲,姜林,罗先正.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分类中的问题[J] .中国骨肿瘤骨病,2002,1(2):86-88.
4 董重阳,常虹.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机及中药治疗研究进展[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08,30(S2):150-152. 被引量:4
5 韩萍,夏凤艳,安凤妹.哺乳期妇女骨量变化的研究进展[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4,7(6):487-488. 被引量:2
6 高小明,师建平.淫羊藿提取物对去卵巢大鼠离体骨骨密度及骨重量的影响[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35(6):442-445. 被引量:8
7 蒋凤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和预防[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3):457-459. 被引量:6
8 蒋建军,王晓英,安珍,杨定焯,李秀钧.骨密度与股骨颈抗骨折能力对骨质疏松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10(2):162-164. 被引量:1
9 赵政军,孟平,肖万军,梁鹰,于晓鸿.沈阳地区人群5254例骨密度调查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10(2):186-188. 被引量:10
10 张贵祥,王精兵,万智勇,王悍,陈元炯,王麟川,缪竟陶.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痛的疗效评价[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23(8):543-545.
同被引文献114
1 李淑花.骨质疏松症病人的健康教育[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03,10(7):53-55. 被引量:8
2 沈序英,沈夏英,邝海东,刘仲华.上海长风社区骨质疏松防治健康宣教效果评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5):44-46. 被引量:13
3 赵广高,陈林,齐书春.运动与骨质疏松[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9):73-74. 被引量:8
4 陈玉平,刘雪琴.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40-442. 被引量:49
5 邓伟民,崔伟历,沈有高,杨勤华,贺扬淑,韦嵩.补肾壮骨冲剂与密钙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综合疗效比较分析(英文)[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973-2975. 被引量:15
6 冯正平,杨德兰,孟萍,陈兵.绝经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改变及影响因素的初探[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7):624-626. 被引量:3
7 朱志鑫,张金海,顾宣歆,戴耀明.浙北地区6330例跟骨骨密度测定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分析[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10(2):191-192. 被引量:14
8 单春艳,郑少雄,陈莉明,JY Reginster.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血清相关激素水平的改变[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10(3):307-308. 被引量:11
9 卓铁军,申志祥,刘福银.南京地区正常人骨定量超声测定及评价[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10(4):480-482. 被引量:13
10 戚少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康复对策[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12):919-921.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16
1 刘琼玲,长弘千惠,黄秀凤,曾运红,廖少玲,阮珍连.湛江地区部分女性骨密度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6):414-416. 被引量:2
2 陈佩珊,李超群.健康教育在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98-100. 被引量:6
3 周望京,金丽霞.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知识掌握现状的调查研究[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8,9(9):823-826. 被引量:9
4 霍培霞,卢少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与预防[J] .现代临床护理,2009,8(1):59-62. 被引量:6
5 陈玲.成都地区1502例女性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的分析[J] .四川体育科学,2009,28(2):46-50. 被引量:7
6 吕琪芬,陈娅莉.电话随访式教育在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应用[J]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9):1028-1029. 被引量:4
7 倪冀一,韩毛毛,沈建美.骨质疏松患者的健康干预[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1(12):4-4.
8 刘昕,马贵喜,于健.内蒙古满洲里和北京地区部分人群骨密度调查分析[J] .武警医学,2010,21(3):223-224.
9 吴晓虹,王翔.西安地区700例女性跟骨定量超声骨密度的分析[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1(27):121-122. 被引量:5
10 陆娟,陈演江.骨质疏松的护理干预[J] .医学信息,2010,23(24):4962-496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91
1 白洁,贾中春,陈华.不同年龄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水平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2021,42(11):95-98. 被引量:3
2 张海丽.健康教育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辅助治疗的效果观察[J] .临床研究,2014,22(10):104-104. 被引量:1
3 邢金芳,陆文彬,唐珂.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效果与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31):157-157. 被引量:1
4 农海秀.保守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6):272-273.
5 高敏,于盎宁,李洪旺,郑驰超,彭虎,冯焕清.人体跟骨宽带超声衰减参数测量方法的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07,26(1):10-13. 被引量:5
6 王东亚.老年骨质疏松患者86例的住院健康宣教[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8016-8017. 被引量:3
7 王尚全,王璇,郭成华,蔡萍,戴莹,王丰,刘冉,尹立红.金陵石化职工骨质疏松症知识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2010,21(1):57-59. 被引量:3
8 陈立英,史丽丽.骨质疏松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8):1784-1785. 被引量:21
9 李森,姜亚芳,夏维波,张海燕.社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知识、信念和行为的调查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4):249-251. 被引量:7
10 冼景霞,许文学.广州市3144名公务员跟骨定量超声检测评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10,17(4):311-313. 被引量:4
1 张维林,吴丹,刘萍.镇痛灸在骨关节痛患者中的应用[J] .华西医学,2011,26(5):764-765. 被引量:1
2 张立春.中药熏洗治疗骨关节痛162例[J] .中医外治杂志,2007,16(3):55-55. 被引量:5
3 沙春蕊,高凤和,蔡知天,何钟勤.绝经后骨质疏松及骨关节痛598例治疗体会[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8,14(3):23-23.
4 张树旗.中老年女性“补钙成骨”[J] .食品与健康,2010(2):29-29.
5 龚敏珠.钙剂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作用[J] .家庭用药,2008(9):51-51.
6 车雅敏,傅志宜.天津地区不同人群解脲支原体感染的调查[J] .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25(5):278-279. 被引量:7
7 江毅,刘智,肖联平,田永刚,尹庆伟,赵延勋.天津地区1695例骨密度调查研究[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4,10(1):56-58. 被引量:15
8 董克芳,曾祥晶,吴官保,孙绍裘.极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附60例病例分析[J] .中医正骨,2009,21(9):54-54. 被引量:2
9 王一茹,王晋文.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流行病学概况及治疗现状[J] .医学综述,2016,22(3):526-530. 被引量:14
10 陈秋荣.中药热敷对骨关节痛疾病的疗效及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225-226.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