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剑桥事件:权力、学科、文体
被引量:
2
Cambridge Affair: Power, Discipline and Styl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剑桥事件”是分析哲学家攻击德里达哲学的著名事件 ,折射出两种研究哲学的不同方式 ,以及“非主流”哲学与“主流”哲学之间的关系。
作者
单继刚
出处
《世界哲学》
2005年第2期7-8,共2页
World Philosophy
关键词
剑桥
学科
文体
分析哲学
主流
方式
折射
德里达
事件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G648.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5
参考文献
1
1
.
同被引文献
31
1
B.G.张,江振华.
海德格尔的解释学与德里达的解构学[J]
.世界哲学,1990(3):25-32.
被引量:6
2
胡继华.
苦难意识与浪子情怀——试探德里达解构哲学的精神气质[J]
.社会科学战线,1994(5):61-67.
被引量:4
3
季国清.
权力话语政治经济学和中国式的知识生产[J]
.北方论丛,2001(1):11-24.
被引量:3
4
段京肃,任亚肃.
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期刊影响力研究报告(2000-2004)——基于CSSCI的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28(5):36-44.
被引量:28
5
周俊.
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发表与被引状况及其分析——以12所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作者为观察单元[J]
.国际新闻界,2007,29(5):17-22.
被引量:5
6
吴予敏.《传播学知识论三题》,载张国良,黄芝晓.《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3页.
7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舨,第44、102、42、22页.
8
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页.
9
P·Bourdieu, 1971 ,Intellectual Field and Creative Project. In Knowledge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d.by M. F.D.Young, Collier-Macmillan.P1610.
10
布尔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页.
引证文献
2
1
吴飞.
中国大陆传播学知识生产场域透视[J]
.当代传播,2009(4):4-10.
被引量:14
2
沈立岩,何玉国.
解构理论与身份认同[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33-4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马庆.
论公共危机传播研究的区域传播视角[J]
.当代传播,2009(6):66-68.
2
陈力丹.
2009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10,32(1):6-11.
被引量:4
3
李红涛,黄顺铭.
有形的知识积累与无形的社群互动——由知识社会学角度反思新闻传播领域之引证研究[J]
.国际新闻界,2010,32(5):6-11.
被引量:5
4
展宁.
关于传播学交叉研究的路径思考——兼评邵培仁教授《媒介地理学》[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79-83.
被引量:4
5
邹利斌,孙江波.
在“本土化”与“自主性”之间——从“传播研究本土化”到“传播理论的本土贡献”的若干思考[J]
.国际新闻界,2011,33(12):60-66.
被引量:7
6
喻国明,宋美杰.
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的场域分析[J]
.社会科学战线,2013(1):155-166.
被引量:11
7
邓备.
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状况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11):146-150.
被引量:2
8
来向武.
危机传播的理论体系建构与研究展望[J]
.青年记者,2013(23):77-78.
被引量:1
9
喻国明,宋美杰.
中国传媒经济研究的场域分析——基于共词分析与词频分析方法的探索[J]
.文化与传播,2012,1(1):1-11.
被引量:4
10
罗茜,沈阳.
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SSCI数据库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
.东南传播,2018(2):1-5.
被引量:6
1
高贵如,刘晓光.
哲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理性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2003(11):68-69.
2
雷静.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教育研究中的地位[J]
.时代教育,2008(3):14-14.
3
哲学家雅克·德里达认为大学应是无条件追求真理的地方[J]
.当代法学,2002,16(2):63-63.
4
李安全.
经典正读[J]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1(7):71-72.
5
陆兴华.
他的写是一种读 临摹德里达[J]
.上海文化,2011(1):16-23.
6
杜萌若.
王羲之行书结构法[J]
.书画世界,2011(5):72-75.
7
李春萍.
哲学院与现代大学的学科制度[J]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5(7):6-6.
8
吴亚娥.
对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教师角色转化的思考[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6(7):106-107.
9
谢琼.
解构宽恕:语义学与现实性的区分[J]
.文艺争鸣,2010(1):145-150.
被引量:1
10
肖锦龙.
意犹未尽——评陈晓明《德里达的底线——解构的要义与新人文学的到来》[J]
.文艺研究,2010(1):135-144.
被引量:2
世界哲学
200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