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南京城市住宅区块研究及保护利用初探
被引量:4
The Urban Residential Block Research and its Conservation andUse in Modern Nanjing
出处
《现代城市研究》
2005年第4期54-62,共9页
Modern Urban Research
参考文献15
-
1相比较,"1930年代,上海中等收入人家一个月的收入是六十六元."(笔者注),引自:LüJunhua Peter G Rowe and Zhang Jie,Modern Urban Housing in China 1840-2000,Prestel,2001.50.
-
2高信:中央政治学校地政学院研究报告之一:南京市之地价与地价税,正中书局印行,民国二十四年,南京市图书馆古籍部,馆藏,F812.43/114.
-
3Lü Junhua Peter G.Rowe and Zhang Jie,Modern Urban Housing in China 1840-2000,Prestel, 2001,54.
-
4高信:中央政治学校地政学院研究报告之一南京市之地价与地价税,正中书局印行,民国二十四年,南京市图书馆古籍部,馆藏,F812.43/114.
-
5高信:中央政治学校地政学院研究报告之一;南京市之地价与地价税,正中书局印行,民国二十四年,南京市图书馆古籍部,馆藏,F812.43/114.
-
6张文毅.营建问题论文集[M].南京市图书馆古籍部馆藏,F426 9/10:3.
-
7转引自:马学强,从传统到近代,江南城镇土地产权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339.
-
8引自"南京板桥新村剖析"刘先觉邓思玲,而徐悲鸿是当时南京中央大学的教授,月工资300元.
-
9赖德霖.从宏观的叙述到个案的追问:近五十年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评述--献给我的导师汪坦先生[EB/OL].http//www abbs.com.cn.
-
10南京市营造工业同业公会,营造年鉴,民国三十六年,南京市图书馆古籍部馆藏,TU-54/1.
同被引文献15
-
1魏星.太平天国战后南京城的重建与管理——以金陵善后局为中心的考察[J].军事历史研究,2018,32(6):27-36. 被引量:3
-
2陈伟.南京民国建筑的分布结构及其生存策略[J].南方建筑,2006(10):115-117. 被引量:5
-
3邓庆坦,徐力,邓庆尧.房地产业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演变[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19(3):26-30. 被引量:1
-
4蔡晴,姚赯.南京近代城市住宅评述:1930-1949[J].南方建筑,2004(5):62-65. 被引量:3
-
5张宏.近代南京的规划和住居形态特征[J].华中建筑,2003,21(2):92-95. 被引量:2
-
6赵津.中国城市房地产业史回溯(三)[J].中国房地产,1994(9):26-34. 被引量:2
-
7严为洁,姚亦峰.南京民国城市风貌调查及其保护规划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6,21(2):77-81. 被引量:8
-
8蔡睛,姚赯.南京近代住区的营建特征与保护观念初探[J].华中建筑,2006,24(11):174-182. 被引量:3
-
9刘宁旗.南京梅园新村民国住区保护改造纪实——兼谈历史街区出新中不变、可变、善变的辩证关系[J].现代城市研究,2007,22(1):25-28. 被引量:4
-
10鲁西奇,马剑.城墙内的城市?——中国古代治所城市形态的再认识[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2):7-16. 被引量:31
引证文献4
-
1王盈,汪永平.南京梅园新村近代住宅保护与利用现状调查[J].艺术百家,2009,25(4):39-46. 被引量:2
-
2皇甫玥,郑晓华,沈洁.南京慧园里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探讨[J].规划师,2013,29(9):77-82. 被引量:10
-
3陈韶龄,刘正平,郑晓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对策初探——以南京天目路、复成新村、慧园里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2,0(9):20-25.
-
4张力.晚清江南城市中的荒闲空地及其管理——以南京与苏州为例[J].城市史研究,2023(2):233-250.
二级引证文献12
-
1李秀.谈南京梅园新村民国住宅的保护与改造[J].山西建筑,2011,37(19):4-6.
-
2林卫宁.旧时山馆的现代情怀——烟台山历史风貌区出让地项目规划设计[J].福建建筑,2015(4):1-3. 被引量:1
-
3左万力,唐晓岚,杨丰伃.关于南京龙虎巷历史风貌区的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6(12):114-115.
-
4孙静一,孙辉斌.基于AHP的城市郊区历史风貌区居民生活质量研究——以南京龙虎巷历史风貌区为例[J].城市地理,2016,0(7X):256-257. 被引量:1
-
5闫怡然,李和平.传统风貌区的价值评价与规划策略--以重庆大田湾传统风貌区为例[J].规划师,2018,34(2):73-80. 被引量:19
-
6蒋丽明,张春英,吕梁,汤鸿驰,刘小靖.南京市梅园新村历史街区现状及发展思考[J].现代园艺,2019,42(7):146-148.
-
7闫怡然.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的地方实践与思考——基于规划文本、地方法规与技术导则的分析[J].中国名城,2020,0(4):45-50. 被引量:3
-
8陈晨杰.城市风貌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的若干思考——以铜仁市思南县中心城区城市风貌规划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21(4):125-131. 被引量:1
-
9高德清,龚玉兵.金陵女子大学旧址古文保建筑群保护规划研究[J].山西建筑,2023,49(20):7-10.
-
10魏樊.船政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福州市马尾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策略探究[J].规划师,2023,39(9):146-152. 被引量:4
-
1周祖奭,周卫.天津近代住宅建筑[J].新建筑,2000(2):26-28. 被引量:1
-
2杨秀华.近代住宅设计的几点思考[J].山西建筑,2003,29(14):10-11.
-
3刘业.广州市近代住宅研究──兼论广州市近代居住建筑的开发与建设[J].华中建筑,1997,15(2):117-123. 被引量:5
-
4刘保辰,陈诗月.全球化对中国近代住宅的影响——以南京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17(1X).
-
5刘华钢.近代广州装饰艺术风格住宅探析[J].住宅科技,2009(8):23-26. 被引量:1
-
6李百浩,徐宇甦,吴凌.武汉近代里分住宅研究[J].华中建筑,2000,18(3):116-117. 被引量:61
-
7马佳.北京市平谷区集体建设用地整理研究[J].城市建筑,2015,0(36):305-305.
-
8于恩海,周丽娜,吕海平.日占时期旅顺近代住宅建筑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38-43. 被引量:2
-
9陈建平,高建国.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资料编制及整理研究[J].商情,2012(23):189-189.
-
10蔡晴,姚赯.南京近代城市住宅评述:1930-1949[J].南方建筑,2004(5):62-65.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