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12,共3页
People's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318
-
1刘海元.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J].体育教学,2008,28(5):22-23. 被引量:63
-
2任云霞,张柏梅.社会排斥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2):14-16. 被引量:20
-
3刘艳秋.教师继续教育是民族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形成的保障[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2):139-143. 被引量:8
-
4龚子方.教育公平失范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负面影响探析[J].文教资料,2006(29):27-28. 被引量:3
-
5安迎春.我国对民族地区农村教育支持政策的发展[J].西部法学评论,2006(2):151-153. 被引量:1
-
6冯帮.流动儿童教育公平问题:基于社会排斥的分析视角[J].教育学术月刊,2007(9):97-100. 被引量:20
-
7杨帆.教育公平的理念及其实现[J].教育与经济,1999,15(3):13-17. 被引量:17
-
8张新平.教育政策概念的规范化探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6(1):92-96. 被引量:18
-
9王文长.论民族教育与少数民族社会人口的均衡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1989(1):30-34. 被引量:2
-
10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3):19-22. 被引量:239
引证文献26
-
1本刊编辑部.2005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06,27(3):3-15. 被引量:14
-
2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蒋有慧,程方生.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6(10):20-24. 被引量:13
-
3易红星.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点[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2):40-41. 被引量:2
-
4侯怀银,焦佩婵.山西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4):28-32. 被引量:5
-
5黄炜.从教育公平看农村教育信息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4):284-285. 被引量:2
-
6李泽宇,王正惠.我国农村高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32-37. 被引量:9
-
7张远新,何先光.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权益保障长效机制的构建[J].云南社会科学,2007(6):81-85. 被引量:3
-
8冯建军.论我国教育制度公正的建设[J].江苏教育研究,2008(4):11-16. 被引量:1
-
9周芬芬.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教育公平的损伤及补偿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7):31-34. 被引量:28
-
10陈树胜.从理念和制度的视角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J].学理论,2009(2):112-113.
二级引证文献117
-
1潘黎,修南.中国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演变特征与未来趋势——基于“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教育学)”论文的计量分析[J].教育科学,2023,39(6):9-16. 被引量:1
-
2杨锡平.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中的“难为”与“能为”——兼谈“海南十所思源实验学校穷财政办大教育”[J].新教育(海南),2011(6.7):63-65.
-
3吴宏超,闫莉蕙.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政府办学的法律责任[J].教育学术月刊,2013(2):84-88. 被引量:1
-
4张臣文.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1):62-63. 被引量:2
-
5王晗.教育民主视角下农村教育的思考[J].传承,2010(12):30-31.
-
6熊和平.论课程公平及课程改革[J].教育导刊(上半月),2007(1):8-10. 被引量:14
-
7苏明理.社会转型期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素质教育的文化透视[J].体育科学,2007,27(1):90-94. 被引量:9
-
8乔丽娟,赵彤璐,李勇.当前高考改革的趋向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4):4-9. 被引量:8
-
9熊才平,方奇敏.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理论与构想[J].电化教育研究,2007,28(4):11-13. 被引量:10
-
10李星云.论“一费制”的负面影响及其消除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5):30-32. 被引量:1
-
1陈培瑞.对《教育法》中几个重大问题的认识与体会[J].山西教育(管理版),1995(9):3-4.
-
2金燕.为“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的教育而不懈努力”[J].群众,2012(7):35-35.
-
3高亮.擦亮留守儿童的“双眼”[J].杭州,2012(12):47-47.
-
4刘善槐.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入学机会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9,29(2):17-19. 被引量:6
-
5我国深化教育改革 13亿人民同享教育公平[J].广东农村实用技术,2016,0(9):9-9.
-
6湛中乐.受教育平等权保护的行政法思考——以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为例[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13(1):84-105. 被引量:4
-
7张建新,董云川.云南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实证调研[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8(3):1-7. 被引量:5
-
8吴艳美.中国女性接受高学历教育的困境[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4):46-48.
-
9郑新蓉,杜芳琴,范红霞,史凯亮.妇女与教育[J].中国妇运,2015,0(2):20-22. 被引量:2
-
10王晖.高等教育不公平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3):360-3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