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现行艾滋孤儿救助安置政策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近84万人,其中艾滋病患者约8万例。由于艾滋病局部地区感染者高度聚集,且夫妻双方同时感染的比例较高,随着其发病和死亡高峰的到来,艾滋孤儿问题将日益突出,中国目前已有7.8万个孩子因为艾滋病而失去了双亲或单亲……
作者
安宁
机构地区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
出处
《社会福利(实务版)》
2005年第4期21-24,共4页
Social Welfare
关键词
艾滋孤儿
安置政策
中国
救助
现行
艾滋病患者
病毒感染
局部地区
夫妻双方
死亡
分类号
D63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E263 [军事—军事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6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96
1
张慧.
云南省艾滋孤儿救助问题的探讨[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S1):79-81.
被引量:7
2
陈凤金.
传递红丝带精神——关爱艾滋病致孤儿童[J]
.人口与经济,2008(S1):50-52.
被引量:2
3
高耀洁.
我所见到的艾滋孤儿[J]
.三月风,2002,0(5):5-8.
被引量:1
4
许文青,何景琳,李国强,季成叶,李慧,朱立波.
我国部分地区领导对艾滋病孤儿问题认识的定性研究[J]
.中国健康教育,2004,20(7):596-598.
被引量:6
5
汤建萍,杨于嘉.
关注儿童艾滋病和艾滋孤儿[J]
.医学与哲学,2004,25(9):59-60.
被引量:13
6
杨雄.
养成教育与青少年发展[J]
.当代青年研究,2004(5):1-5.
被引量:23
7
周碧岚.
复原力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
.求索,2004(10):132-134.
被引量:46
8
徐浙宁.
社会进步与养成教育——首届全国青少年养成教育论坛综述[J]
.当代青年研究,2004(6):13-18.
被引量:12
9
许文青,季成叶,何景琳,李慧,张可,王涛.
中国部分地区艾滋病孤儿问题初探[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4,10(6):416-419.
被引量:19
10
高耀洁.
艾滋孤儿抚养之我见[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68-69.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1
1
张慧.
云南省艾滋孤儿救助问题的探讨[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S1):79-81.
被引量:7
2
吕新辉,毕振强,钱跃升.
中国艾滋孤儿现状及应对策略[J]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7):872-873.
被引量:19
3
钱跃升,毕振强,吕新辉.
中国艾滋孤儿救助策略[J]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0):1204-1205.
被引量:13
4
汪自成.
孤儿之辩——由汶川地震灾后人员安置所引发的思考[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2):12-15.
5
谢启文.
阳光家园中艾滋致孤儿童养成教育探析[J]
.社会工作,2009(14):28-31.
被引量:1
6
谢启文.
安置模式下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心理状况调查——以河南省“阳光家园”为例[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2):6-9.
被引量:3
7
黄翠萍.
艾滋孤儿家族抚育模式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09(10):28-32.
被引量:2
8
刘斌志.
我国艾滋孤儿研究:回顾与前瞻[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1):122-130.
被引量:4
9
韩震.
艾滋孤儿社会救助制度研究[J]
.管理观察,2011(5):42-43.
被引量:1
10
王君健.
社会工作介入“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抗逆力养成——基于河南省ZMD市的循证研究[J]
.青年研究,2011(3):68-75.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张丽辉,杨景泉.
长泰县某企业职工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2,7(1):15-17.
被引量:1
2
钱跃升,毕振强,吕新辉.
中国艾滋孤儿救助策略[J]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0):1204-1205.
被引量:13
3
王玲,梅振华.
低流行区艾滋病致孤儿童救助现状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08,24(7):689-690.
被引量:3
4
丁素琴,马迎华,王超,鞠波,董海霞,娄晓民,宋长安.
学生家长对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态度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08,24(6):720-722.
被引量:3
5
杜桂英,蔡新,于海荣.
开展企业职工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的评价[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9,25(2):204-206.
被引量:1
6
宋歌,王红红.
艾滋病致孤儿童抑郁现状调查与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9):1646-1647.
被引量:3
7
张时飞,唐钧.
中国贫困儿童救助:问题与对策[J]
.新视野,2009(6):59-61.
被引量:14
8
赵科,吕静,高长松,田尚松,吕乔银.
毒品及艾滋病致孤儿童行为问题及健康状况[J]
.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33-35.
被引量:7
9
文博,王成,刘璐秀子,刘嫚,彭运新,王倩,万小康,杨超,杨杰,杨巧,张煊,郑见立,吴均林.
艾滋致孤儿童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J]
.医学与社会,2010,23(2):90-92.
被引量:6
10
赵科,吕静,高长松,田尚松,吕乔银.
云南省某地区艾滋病遗孤儿童行为问题与健康状况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10,31(3):286-288.
被引量:4
1
周虎.
新时期企业保卫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7,1(3):42-43.
被引量:2
2
疫情不清成为中国防艾难题[J]
.百科知识,2005(05S):53-53.
3
窦含章.
“阜阳多事”根在当地吏治腐败[J]
.共产党员,2009(6):39-39.
4
国际(20l5年5月9日-5月15日)[J]
.瞭望,2015,0(20):62-63.
5
本土话[J]
.当代贵州,2010(4):9-9.
6
西蒙·Н·布罗尼特,谢安平,聂洪勇,刘中发.
传播艾滋病的刑事责任[J]
.环球法律评论,1993,15(4):108-112.
7
青海省建立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费保障制度[J]
.中国社会组织,2013(2):5-5.
8
冷静.
浅谈有效增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反腐倡廉自觉性的措施[J]
.经营管理者,2012(09X):333-333.
9
张敏,谢宛霏.
“致命”隐瞒的背后——艾滋病患者隐私权及其伴侣的知情权如何兼顾[J]
.公民与法治,2016,0(4):6-7.
10
江西省民政厅 江西省财政厅关于发放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费有关问题的通知[J]
.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3(8):24-25.
社会福利(实务版)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