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茶树叶表理化特征对茶橙瘿螨为害的影响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茶橙瘿螨[Acaphylla theae(Watt)]是我国茶区主要害螨之一,它以口针刺吸茶树幼嫩芽叶汁液为害,受害芽叶叶色变红褐,叶缘卷曲、皱缩,生长受阻.茶橙瘿螨主要集中在茶树幼嫩芽叶叶表取食为害,由于其个体微小,取食活动会受到茶树新梢叶表理化特征的影响.
作者
陈华才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中国茶叶》
1994年第5期12-13,共2页
China Tea
关键词
茶树
叶片
理化特征
茶橙瘿螨
危害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4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144
1
桂连友,刘树生,陈宗懋.
外源茉莉酸和茉莉酸甲酯诱导植物抗虫作用及其机理[J]
.昆虫学报,2004,47(4):507-514.
被引量:78
2
朱建国,况荣平,扈克明,陶滔,朱启忠.
茶小绿叶蝉在不同茶树品种上的生长发育、生殖及空间分布[J]
.Zoological Research,1993,14(3):241-245.
被引量:7
3
石和芹,汪荣灶.
不同茶树品种对茶芽粗腿象的抗性测定[J]
.江西植保,2004,27(3):104-105.
被引量:5
4
张觉晚,王沅江,黄亚辉.
茶树抗虫品种资源调查及抗性机制研究——I.茶树品种对假眼小绿叶蝉抗性的筛选、鉴定[J]
.茶叶通讯,1994(1):2-5.
被引量:22
5
张贻礼,张觉晚,杨阳,黄亚辉,王沅江.
茶树抗虫品种资源调查及抗性机制研究——Ⅱ.不同品种茶树特征特性对假眼小绿叶蝉抗性的相关分析[J]
.茶叶通讯,1994(2):4-6.
被引量:39
6
谭济才,邓欣.
植物抗病虫性机制与茶树良种选育[J]
.茶叶通讯,1994(3):13-16.
被引量:14
7
黄亚辉,张觉晚,张贻礼,杨阳,王沅江.
茶树抗虫品种资源调查及抗性机制研究——Ⅳ.茶树品种特性对丽纹象(虫甲)抗性的相关分析[J]
.茶叶通讯,1994,0(4):5-6.
被引量:12
8
刘奕清,凌泽芳,谢冬详,徐泽,吴蔚文.
茶树品种对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Banks)的抗性及机制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1994,27(6):86-87.
被引量:5
9
胡贤春,高旭晖.
茶树抗病性的研究进展[J]
.茶业通报,2005,27(2):70-72.
被引量:11
10
束际林.
茶树叶片解剖结构鉴定的原理与技术[J]
.中国茶叶,1995,17(1):2-4.
被引量:45
引证文献
10
1
邹武,林乃铨,王庆森.
福建主要茶树品种理化特性与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数量的相关性分析[J]
.华东昆虫学报,2006,15(2):129-134.
被引量:24
2
曾兆华,傅建炜,林海清,陈少波,尤民生.
茶树品种对假眼小绿叶蝉抗药性相关酶活性及其分布的影响[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6(2):121-125.
被引量:10
3
马新华,邹武,毛迎新,吴雄强,林乃铨.
福建茶树害螨发生动态及其与茶树品种理化特性的相关性分析[J]
.华东昆虫学报,2007,16(3):196-201.
被引量:14
4
杨丽丽,郑高云,梁丽云,杨云秋,高旭晖.
茶树抗病虫机制的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08,31(2):8-11.
被引量:10
5
姚明哲,郭华伟,王新超,肖强,陈亮.
福建武夷山地区茶树种质的茶橙瘿螨抗性变异及高抗优质资源的发掘[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9):127-131.
被引量:5
6
黄伙水,张志勇,吴庆祥,林荣溪,周灼能.
GAP在安溪乌龙茶种植中的应用[J]
.茶叶科学技术,2010(4):40-44.
7
高香凤,李慧玲,王庆森.
茶树叶片组织结构及次生物质与抗虫性关系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技术,2011(2):7-11.
被引量:10
8
黄志,董尚胜.
茶树抗虫性研究进展[J]
.蚕桑茶叶通讯,2001(1):2-4.
被引量:8
9
张辉,曾明森,王庆森,李慧玲,王定锋,吴光远.
瘿螨寄主植物抗性研究进展[J]
.福建农业学报,2014,29(12):1271-1276.
10
赵丰华,李彩丽,李平,吕未.
茶树抗虫性研究进展[J]
.中国茶叶,2015,37(9):20-2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72
1
张明露,雷睿勇,邓春梅.
茶毫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分析[J]
.贵茶,2023(1):28-31.
2
王凤宝,付金锋,董立峰,王伟伟.
菜用枸杞的品种筛选及营养品质分析[J]
.中国蔬菜,2011(6):80-83.
被引量:10
3
王庆森,吴光远,曾明森,陈常颂,梅志坚.
有机茶园害虫持续控制[J]
.茶叶科学技术,2005(3):1-3.
被引量:4
4
范咏梅,姜新丽,郝敬喆,刘新志,王惠卿,吴玉华,张娟,张明智.
葡萄斑叶蝉为害与葡萄叶片有关物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1):70-73.
被引量:3
5
杨丽丽,郑高云,梁丽云,杨云秋,高旭晖.
茶树抗病虫机制的研究进展[J]
.福建茶叶,2008,31(2):8-11.
被引量:10
6
姚明哲,郭华伟,王新超,肖强,陈亮.
福建武夷山地区茶树种质的茶橙瘿螨抗性变异及高抗优质资源的发掘[J]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9):127-131.
被引量:5
7
李慧玲,林乃铨.
假眼小绿叶蝉卵缨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
.茶叶科学,2008,28(6):407-413.
被引量:26
8
余素红,洪永聪,曾明森,王定峰.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茶树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J]
.茶叶科学技术,2009(2):5-10.
被引量:1
9
郭慧芳,方继朝,钟万芳,谢霖.
茶假眼小绿叶蝉对不同茶香精和寄主植物的趋性反应[J]
.昆虫知识,2010,47(3):507-511.
被引量:2
10
李慧玲,林乃铨.
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时间格局及其Fisher分类[J]
.茶叶科学技术,2010(3):13-16.
被引量:3
1
郇丽娟,柳得山.
浅谈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
.新农村(黑龙江),2015,0(7):52-52.
2
Lope.,OP,王中琪.
氮肥对面包小麦理化和加工特性的影响[J]
.农业科技译丛(湛江),1989(2):48-53.
3
段洁利,李志伟,杨洲.
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分析[J]
.中国农机化,2002(4):4-5.
被引量:8
4
张玉华,吴本才.
玉米粗缩病观察初报[J]
.湖北植保,1999(6):6-7.
被引量:1
5
王秋华,张传根.
泾县云岭镇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推广[J]
.现代农业科技,2014(6):146-148.
被引量:5
6
胡小元,王琳清.
几种理化诱变剂对木薯组织生长的影响[J]
.核农学通报,1992,13(6):258-262.
被引量:4
7
赵纯,邵明安,魏孝荣.
红薯光合特征对土壤透气性的响应[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33(1):66-71.
被引量:2
8
王耘,毛惠良,宋长志.
高粱理化诱变育种提高选择效率的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0,13(3):40-44.
9
阮关海,李春寿,陈合云,黄福灯,郑学强,杜龙岗,杜迅雷,董莉清.
杂交稻协优205的选育与特征特性[J]
.浙江农业科学,2004,45(5):260-261.
10
沈惠琴,江小红,吴永林,陆姗姗.
上海地区绿叶菜主要害虫发生特点与防控措施[J]
.蔬菜,2014(7):62-64.
中国茶叶
199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