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福建中医药》
2005年第2期52-53,共2页
Fuj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参考文献14
1 王庭富,孟正木.人参皂甙Rg_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9,30(2):133-135. 被引量:99
2 史曦凯,张翼军,赵春景.人参皂甙单体Rb1对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HHT的耐药逆转作用[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9,21(11):825-827. 被引量:55
3 高勇,王杰军,许青,叶琴琴,王兵,耿怀成,郭静.人参皂甙Rg3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机制研究[J] .肿瘤防治研究,2001,28(3):179-181. 被引量:52
4 李惠芳,孙桂香.人参皂甙单体Rb1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的实验研究[J] .中国小儿血液,1999,4(4):168-170. 被引量:6
5 雷铁池,朱文元,夏明玉.人参皂甙Rg1对体外培养鼠黑素瘤细胞系的化疗增敏作用[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5):338-341. 被引量:17
6 李殿友,杨红,罗毅男.人参皂甙Rh_2对C_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0,26(4):342-344. 被引量:13
7 罗俊生,顾立学,席焕久,魏炳杰,刘兴波,邱建武,张鹏飞,单宏仁.人参皂甙与IL-2协同诱导PBMC对恶性脑胶质瘤细胞杀伤活性研究[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0,7(4):273-274. 被引量:9
8 蒋艳 王毅 等.人参皂甙Rg1的肠内菌代谢产物Rh1对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17(8):815-815.
9 Nakata H, Kikuchi Y, Tode T, et 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ginsenoside Rh2 on tumor growth in nude mice bearing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s[J] .Japa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1998, 89 (7) :733-740.
10 Kim HE, Oh JH, Lee SK, et al. Ginsenoside Rh-2 induces apoptotic cell death in rat C6 glioma via reactive oxygen and caspase-dependent hut BcI-X ( L)-independent pathway [J ]. Life Sci, 1999, 65(3) : 33-40.
二级参考文献37
1 魏建华,董莉,潘晓鹏,仲跻华.人参单体皂甙的药理研究简介[J] .人参研究,1997,9(2):24-25. 被引量:2
2 王红燕,徐绥绪,陈英杰,王飞飞.人参单体成分药理活性研究的新进展[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2,2(3):73-78. 被引量:11
3 陈丙莺,马建吟,黄钦田,尤丽芬.简易自然杀伤试验——LDH释放改良法[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89,9(4):218-219. 被引量:104
4 彭贵勇,袁爱力,蔡景修.荷瘤小鼠脾细胞淋转、NK和LAK活性[J] .上海免疫学杂志,1994,14(4):196-198. 被引量:12
5 韩俊领,严文伟,钱其军,施红,韩明哲,顾孔书,邱录贵,冯四洲.K_(562)和L_(210)耐高三尖杉酯碱细胞系的建立及其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1994,74(7):424-427. 被引量:6
6 张均田.人参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 .药学学报,1995,30(5):321-325. 被引量:71
7 李凌夫,王曾力,张燕,王雅贤,杨宝华,贾宽,张德山.人参皂甙Rc对正常成人外周血NK及LAK细胞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医药信息,1996,13(2):52-54. 被引量:6
8 沈玲,张均田,刘忞.人参增强免疫研究新进展[J] .中草药,1996,27(8):499-502. 被引量:21
9 邵文钊 郑玉书 等.人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与“BT325”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8,4(2):103-103.
10 徐学瑛 马建吟 等.一个改进体液免疫测定方法-溶血素测定法[J].药学学报,1979,14(7):443-443.
共引文献302
1 陈小丽,许光兰,赵媚,王光耀,吴红英,陈青蓝,明春玉.基于数据挖掘的古代治疗肺痨的用药规律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7):2285-2293. 被引量:3
2 王光耀,许光兰,陈小丽,赵媚,李娇,李国生.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古方治疗肺结核的用药规律及机制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7):2256-2268. 被引量:10
3 张宇辰,沈继春,曲雅静,徐朋朋.人参皂苷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影响及作用机制[J] .临床军医杂志,2022,50(1):23-26. 被引量:6
4 郑铭锋,包素珍,曹月娇.补益类药物对肿瘤转移的影响[J] .中外医疗,2008,27(18):28-29. 被引量:2
5 梁宇,崔凝,宋腾飞,许会静,袁忠海,侯毅鞠.人参皂甙Rg3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8,29(1):40-43. 被引量:3
6 刘明娜,刘贺,田雨鑫,郭北,齐洋,侯毅鞠,袁忠海.参芪扶正注射液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作用[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8,29(5):283-286. 被引量:8
7 梁宇,崔凝,宋腾飞,许会静,侯毅鞠,袁忠海.人参皂甙Rg3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11):105-106. 被引量:14
8 胡刚,张岩,徐晓军.复方中药卫康胶囊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5,3(2):42-44. 被引量:1
9 曾瑾,李飞,贾雪梅,李翠英,王红.人参皂苷Rg3、干扰素α联合与单一用药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疗效对比[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2,33(5):15-17. 被引量:3
10 林久茂,詹友知,魏丽慧,王佳宝,陈瑞花,刘丽琼,李煌,彭军.白花蛇舌草提取物逆转结肠癌细胞5-Fu耐药的作用[J] .福建中医药,2013,44(1):53-55.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116
1 张霆,李永强,马胜林,贾英杰,张艳,谢广茹.滋水清肝饮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肺癌杂志,2007,10(4):334-336. 被引量:8
2 王敬慧,张树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进展——2008年ASCO年会报道[J] .中国肺癌杂志,2008,11(6):832-838. 被引量:10
3 谭宁华,王双明,杨亚滨,田芳.白花蛇舌草的抗肿瘤活性和初步化学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14(5):33-36. 被引量:57
4 蒋跃绒,殷惠军,陈可冀.赤芍801研究现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8):760-763. 被引量:31
5 陈莉,吴耀生.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及相关酶[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4,19(4):156-161. 被引量:15
6 郑国灿.半夏提取液的抗肿瘤性研究[J] .四川中医,2004,22(9):9-11. 被引量:33
7 王文贤,刘学文,谢永洪,冉旭.鸡肉-大米膨化食品双螺杆挤压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6):223-226. 被引量:42
8 陈建,赵德刚.植物萜类生物合成相关酶类及其编码基因的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2004,2(6):757-764. 被引量:50
9 杨涛,曾英.植物萜类合酶研究进展[J] .云南植物研究,2005,27(1):1-10. 被引量:20
10 龚守良,李新民.人参三醇总甙对辐射损伤大鼠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的保护作用[J] .中国药理学报,1993,14(4):358-36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6
1 杨鹤,郜玉钢,李璠瑛,张连学.人参皂苷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及HMGR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8,28(10):130-135. 被引量:20
2 张英,林洪生,朴炳奎.肿瘤证型及中药研究中的个体化治疗理念初探[J] .癌症进展,2010,8(3):215-218. 被引量:3
3 李范洙,金铁,崔福顺,吕龙石,柳基亨.人参粉挤压制品膨化特性的研究[J] .食品与机械,2010,26(3):64-67. 被引量:8
4 苏尔云,张永奎.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脑转移存活38个月1例报道[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11):1566-1568. 被引量:3
5 陈金娜,刘向红.HPLC法测定化瘀无糖颗粒中人参皂苷Rg_1、Re含量[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3):236-238. 被引量:1
6 苏尔云,张永奎,宋帮丽,乐涵波,陈志军,张斌杰.蟾蝓保元汤为主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队列研究[J] .中医学,2014,3(2):47-5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36
1 吴琼,周应群,孙超,陈士林.人参皂苷生物合成和次生代谢工程[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29(10):102-108. 被引量:35
2 周妮,朱莉,郎志宏,黄大昉.萜类化合物在植物间接防御中的作用[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30(7):101-107. 被引量:14
3 平安,杨国亭,高方,魏金玲.木醋液叶面喷洒对人参产量及人参皂苷含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0,25(4):235-238. 被引量:25
4 郜玉钢,王亚星,臧埔,李学,李萍,张连学.人参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的初步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0):2422-2423. 被引量:6
5 蒋世翠,张明哲,王义,孙春玉,李校堃,张美萍.人参SQS基因的干扰载体构建及转化人参愈伤组织[J]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1,49(6):1136-1140. 被引量:6
6 殷秀梅,白志川,牛云云,罗红梅,陈士林.蛇足石杉鲨烯合酶HsSQS1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J] .药学学报,2012,47(8):1079-1084. 被引量:15
7 郭溆,罗红梅,陈士林.三七甲羟戊酸激酶PnMVK1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J] .药学学报,2012,47(8):1092-1097. 被引量:21
8 张钢亭,冯石强,张敬升.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多种治法体现[J] .中国药师,2012,15(8):1194-1196. 被引量:3
9 黄志伟,郑亚凤,许明,郑金贵.竹节人参角鲨烯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J] .江苏农业学报,2013,29(1):216-218. 被引量:3
10 陈士林,朱孝轩,陈晓辰,牛云云,张鑫,宋经元,罗红梅,孙超.现代生物技术在人参属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5):633-639. 被引量:12
1 倪合一.中药缘何称“本草”[J] .家庭中医药,2006,13(5):19-19.
2 李国富,王贯华,殷文英.马兜铃酸致肾损害8例分析[J] .中原医刊,2003,30(17):37-38.
3 付先军,管华诗,吴强明,王长云,王毓,姜登钊.海洋中药发展源流初探[J] .中华医史杂志,2009,39(3):168-172. 被引量:20
4 唐铭坚,谭礼萍,刘争红,李体远.大黄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7):886-889. 被引量:28
5 郑金生.中国古代彩绘药图小史[J] .浙江中医杂志,1989,24(9):422-424.
6 赵越,苏适.人参皂甙Rh_2抗肿瘤作用的研究[J] .微生物学杂志,2003,23(2):61-63. 被引量:32
7 江砚,陈锡林.中药“笕桥十八味”渊源及药材基原探讨[J] .浙江中医杂志,2008,43(10):601-603. 被引量:2
8 杨阿罗,张继平.本草研究中的创新[J] .光明中医,2010,25(3):526-526.
9 苏连明,宋彬彬,艾江.异甘草酸镁致发热一例[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6):384-384. 被引量:3
10 许文娟.四季可服北虫草,滋阴补阴显疗效[J] .家庭用药,2011(11):73-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