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自觉的关注问题、回应问题,是我们的工作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的重要前提。学校德育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如此。建国以来,对学校德育问题的自觉关注和回应,为学校德育保持自我批判、自我超越的活力从而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在当下,鲜明的问题意识进一步成为新时期学校德育研究的重要特征。本笔谈以对德育问题的关注为切入点,对学校德育的发展进行了多角度地探讨。
同被引文献13
-
1孙抱弘.思维与理性——兼论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人本追求[J].当代青年研究,2005(7):1-6. 被引量:4
-
2陈新汉.问题的哲学意蕴[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6):5-11. 被引量:14
-
3胡斌武.学校德育理论研究:域、源、流[J].基础教育研究,2005(12):13-14. 被引量:3
-
4储德峰.生成性思维:现代德育研究的思维选择[J].江苏高教,2008(4):110-113. 被引量:7
-
5储德峰.学分制下高校德育走出困境的现实之维——论情商培育与德育的融合[J].教育学术月刊,2008(9):38-40. 被引量:10
-
6仇立平.社会研究和问题意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1):70-75. 被引量:42
-
7张忠华.我国新时期德育方法的研究与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10(4):55-59. 被引量:12
-
8刘旭东.问题意识与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J].课程.教材.教法,2010,30(5):104-108. 被引量:32
-
9辛继湘.教学论研究:理论自觉与实践情怀[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9):21-25. 被引量:21
-
10吴晓明.论中国学术的理论自觉[J].江海学刊,2012(5):27-33.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11
-
1于海臣.动态性与静态性:教学目标的确定及实现——以“教育研究方法”课程为例[J].阴山学刊,2012,25(1):124-127. 被引量:3
-
2陈宁.中小学教师科研选题的过程与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5):24-26. 被引量:2
-
3白君礼.图书馆学研究中问题意识摭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5):115-125. 被引量:16
-
4赵永攀,李哉平.课题研究中问题意识的探索——以一项省级规划课题研究历程为例[J].内蒙古教育(B),2013(3):51-52.
-
5赵永攀,李哉平.课题研究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4(1):19-21. 被引量:4
-
6邓红,张莉.我国德育学科研究现状分析——基于2006—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德育立项统计数据[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6):105-110.
-
7裴栓保.教师写论文应具备的学术素养[J].中小学外语教学,2020,43(2):29-34. 被引量:2
-
8陈星.行动研究:当代德育研究的新思路[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15):27-29.
-
9孙美家,王毓珣.两届基础教育国家级德育获奖项目:比较分析与改进建议[J].教育导刊,2022(4):40-47.
-
10宋媛媛.冲突理论视域下人文社科类博士生学术问题意识形成初探[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12):1-6.
-
1伍江丽,朱华华.自我批判[J].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5(6):42-42.
-
2徐继存.论教学理论的批判[J].教育评论,1999(2):41-44. 被引量:2
-
3调查[J].婚姻与家庭(家庭教育版),2015,0(5):4-4.
-
4燕农.校长鞠躬道歉只是一个开始[J].甘肃教育,2016(14):6-6.
-
5泰然.“批判”父母[J].江西教育(管理版)(A),2004(18):43-43.
-
6李兴东.浅谈教学实践的自我批判[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9S):4-5.
-
7张明坤.从培养学生成才谈教师在任务型教学中的作用[J].成才之路,2013(15):10-10.
-
8朱慧霞.学校与家庭合作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南方论刊,2011(A01):150-151. 被引量:4
-
9李慧清.发挥挥专家引领作用 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青海教育,2015,0(9):46-46.
-
10吴鹏宇,符祥.有效课堂关照下的教师素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23(8):66-68. 被引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