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死刑实证研究之死刑观的调查报告
被引量:
2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学界对于死刑的研究,至今基本停留在推理论辩的层面,缺少实证的调查分析。不说死刑本身的利弊得失,仅民众对于死刑的态度问题,也少见有实证的调查报告发表。2 0 0 3年3月,作者组织西北政法学院2 0 0 2级刑法专业研究生,就该专题在法学、非法学的1 873名本科生中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问卷调查,①作为这方面的一次尝试。
作者
贾宇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33,共14页
Law Review
关键词
死刑
刑罚
刑法
实证研究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22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15
同被引文献
322
1
胡云腾.
错案防范与司法问责刍议[J]
.中国法律评论,2014(2):15-18.
被引量:4
2
高玉敏.
死刑的威慑力探究[J]
.社科纵横,2008,23(4):90-91.
被引量:3
3
林东品.
刘涌案折射出法学家的悲哀[J]
.检察风云,2004(2):10-11.
被引量:3
4
陈兴良.
受雇佣为他人运输毒品犯罪的死刑裁量研究——死囚来信引发的思考[J]
.北大法律评论,2005,6(1):360-374.
被引量:9
5
杜宇.
理性思辨、实证考察与举证分配——死刑遏制力的疑问及其澄清[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5(2):191-207.
被引量:2
6
陈罗兰.
死刑案刑事和解弊端及限制使用[J]
.东方法学,2009(3):68-73.
被引量:8
7
余艳.
死刑存废的应然性与实然性探究[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S1):132-134.
被引量:1
8
马克昌.
论死刑缓期执行[J]
.中国法学,1999(2):111-116.
被引量:63
9
长井圆,张弘.
围绕舆论与误判的死刑存废论[J]
.环球法律评论,1999,21(2):18-36.
被引量:18
10
赵秉志,肖中华.
论死刑的立法控制[J]
.中国法学,1998(1):91-101.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21
1
吴凡.
“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中的法律文化[J]
.法制与社会,2008(26).
2
白建军.
死刑适用实证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06(5):135-145.
被引量:46
3
袁彬.
死刑民意及其内部冲突的调查与分析[J]
.法学,2009(1):99-112.
被引量:20
4
刘用军.
死刑的社会文化分析[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1):32-34.
被引量:1
5
孙万怀.
死刑存在的悖论与废止的根本动力[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12(2):106-112.
被引量:1
6
袁彬.
死刑民意引导的体系性解释[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11):21-29.
被引量:10
7
俞小林.
死刑与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19):295-295.
8
马鑫,王进.
浅谈死刑复核程序的构想[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02X):149-149.
9
刘雁鹏.
死刑威慑力争辩的梳理及解析[J]
.犯罪研究,2013(2):15-23.
被引量:2
10
何显兵,郭希西.
当代中国死刑存废之争的焦点分析[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0(3):5-1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15
1
张瑞杰,蒋雨露.
死刑存废之争:以刑事政策为核心的思考[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5):69-71.
2
张彬,丁建玮.
起诉必要性审查制度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以T市1533件审查起诉案件为实证样本[J]
.河北法学,2024,42(6):144-164.
被引量:1
3
焦宝乾,陈金钊.
2006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16.
被引量:3
4
白建军.
论法的确定性与公正的可检验性[J]
.中国法学,2008(2):51-61.
被引量:17
5
张曙光.
死缓适用条件明确化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5):147-151.
被引量:1
6
屈茂辉,张杰,张彪.
论计量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J]
.浙江社会科学,2009(3):21-27.
被引量:10
7
袁彬.
死刑民意引导的体系性解释[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11):21-29.
被引量:10
8
赵秉志,袁彬.
刑法理论发展的时代之维——2009年刑法学研究综述[J]
.人民检察,2010(1):63-70.
9
赵秉志.
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死刑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0(2):42-50.
被引量:16
10
傅咛.
数量分析在法学研究中的应用综述[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161-163.
被引量:2
1
庞海洋,王少华.
再评贝卡利亚死刑观[J]
.邯郸学院学报,2011,21(4):84-87.
2
解永照,任建华.
功利主义视角下的死刑新论[J]
.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6):1-6.
3
王名湖.
坚持以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死刑观指导死刑立法与司法[J]
.法学评论,1994,12(1):9-15.
被引量:3
4
袁嘉笳.
试论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死刑观在我国的正确适用[J]
.青年与社会(中),2014,0(7):132-132.
5
刘鹏燕.
我的死刑观[J]
.商情,2010(17):168-168.
6
张倩.
浅析贝卡利亚的死刑观及其对我国死刑发展的影响[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1(2):171-172.
被引量:1
7
李和平,邹腊敏.
毛泽东的死刑观[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8(3):33-36.
8
施建军.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死刑观——对中国死刑何去何从的另一种思考[J]
.法制与社会,2008(16).
被引量:1
9
刘鄂.
浅析沈家本的死刑观[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2):42-43.
被引量:1
10
张天虹.
试谈刑法司法解释的概念[J]
.法律学习与研究,1990(5):85-86.
法学评论
200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