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5年第4期7-8,共2页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二级参考文献56
-
1梁士荣.开放教育特质论[J].开放教育研究,1999,5(1):8-11. 被引量:68
-
2孙福万.远程教育:一种后现代教育[J].开放教育研究,1999,5(5):3-6. 被引量:18
-
3宋广文.中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与其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心理学探新,1999,19(1):44-47. 被引量:39
-
4陶德清.中小学生学习态度的主优势型模式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3):34-38. 被引量:28
-
5王惠萍,李克信,时建朴.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1998,4(1):49-54. 被引量:50
-
6白晋荣,刘桂文,郭雪梅.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1997,7(2):61-64. 被引量:74
-
7葛明贵,杨永平.小学生学习品质训练的实验研究[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5(3):98-102. 被引量:14
-
8樊富珉.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心理适应[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1(4):45-50. 被引量:55
-
9王瑞君,朱爱所.初中生学习方法调查报告[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8(1):99-104. 被引量:4
-
10陈平,朱敏.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的实验研究[J].教育研究,1995,16(11):44-50.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304
-
1丁颖,李筱菁,刘丽莎.在线教学教师关怀行为对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月刊,2022(19):7-11. 被引量:3
-
2赵婉芳.自适应学习系统研究设计[J].中国科技纵横,2018,0(22):22-23. 被引量:1
-
3李振华,李汉邦,史国敏.学习支持——确保网络教育质量的关键[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2):66-69. 被引量:1
-
4寿明鹤.构建电大开放教育下的自主学习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119-120. 被引量:8
-
5鲍德旺.基于网络模式的英语学习与自我监控能力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6(S1):126-128. 被引量:4
-
6吴焕庆.网络教育携手素质教育[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15(4):49-51.
-
7付春.非智力因素与远程教育[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15-17.
-
8钱伟.网络环境下的函授教育[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3):39-41.
-
9丁雪萍.职高生学习适应不良现象及教育对策[J].文教资料,2008(2):123-124.
-
10郑玉红,张淑萍.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方案[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8(3):111-11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26
-
1吕春祥.“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S大学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20(16):214-217. 被引量:2
-
2郭德华.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集团经济研究,2005(1):111-112. 被引量:2
-
3陈为华.网络课程的教学支撑环境设计[J].山西电子技术,2005(2):5-6. 被引量:2
-
4王斌,何林.网络课程“教与学”的实践与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3):122-124. 被引量:7
-
5周红春 ,熊玉珍 .精品网络课程的教学策略设计[J].高等理科教育,2005(3):45-49. 被引量:18
-
6赵宗淑.浅议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中国科技信息,2005(22B):158-158. 被引量:19
-
7钱玲.我国当代网络环境下学习者的研究述评[J].远程教育杂志,2006,24(1):12-14. 被引量:14
-
8吴晓玮,葛明贵.我国学习策略研究的特点与趋势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2):95-97. 被引量:9
-
9孙多.网络学习的适应性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7):75-77. 被引量:29
-
10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简介,2001.
引证文献4
-
1于晶莉,韦明.谈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的问题与思路对策[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5):54-56. 被引量:17
-
2陈欣.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习策略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3,41(7):226-227. 被引量:2
-
3高春丽.智能手机辅助中考物理复习的课堂教学探讨——以“温度与物态变化”为例[J].物理教师,2018,39(7):70-73. 被引量:1
-
4王芊芊,李晓敏,吴萌萌,何向阳.大学生网络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12):53-5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23
-
1张彧.关于英语专业网络和课堂教学关系的分析[J].科技资讯,2007,5(32).
-
2梁文斌.远程教育中网络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7(10S):18-19. 被引量:3
-
3廖刚.网络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建议[J].化工高等教育,2008,25(2):14-16. 被引量:20
-
4张贵英,张先杰.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7):25-26. 被引量:8
-
5李艳,Kim E.Dooley,James R.Lindner.美国优质网络课程的案例介绍[J].远程教育杂志,2011,29(1):90-95. 被引量:18
-
6何福男,王竝,方一新.知识树在Web中的图形显示和操作技术[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0,21(4):10-13.
-
7杨振宏.高校网络课程设计开发创新性探析——以法律网络课程设计为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6):45-49. 被引量:2
-
8梅武成.高职院校网络课程建设及推广运用[J].科技信息,2012(1):505-506. 被引量:7
-
9李燕.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途径探析[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6(1):61-64. 被引量:3
-
10冯展军,刘伟一,杨左.网络体育课件建设现状及建构趋向的研究[J].精武,2012(1):55-56.
-
1程介明.大班?小班?[J].上海教育,2004(03S):52-52. 被引量:2
-
2沈存根.远程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1(3):58-62. 被引量:1
-
3彭光军.浅谈学困生的转化工作[J].陕西教育(教学),2014,0(5):59-59.
-
4王静.基于Unipus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校园英语,2016,0(28):15-16. 被引量:2
-
5周薇.论创新教育[J].潍坊学院学报,2002,2(5):15-17.
-
6郭炯,张程程.协作学习在研究生教育中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29(5):77-81. 被引量:6
-
7张利桃.试论学习集体缺失对远程学习的影响[J].开放教育研究,2003,9(1):45-46. 被引量:3
-
8黄景新,林燕娇.狮武文化点燃我校特色之火[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3):31-32.
-
9吉本均,钟启泉.关于“学习集体”的十二个命题[J].上海教育,2001(8):57-58. 被引量:1
-
10陈好,杨楠,孙翠敏.高校食堂现状分析[J].卷宗,2014,4(2):254-254.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