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群体药代动力学与新药开发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群体药代动力学与新药开发曾衍霖(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0031)在新药的Ⅲ、Ⅳ期临床试验中,采集与利用稀疏数据(sparsedata),研究受试人群的PK特征,及早发现危险人群,可以及时调整给药方案,从而进一步提高新药临床试验的安全性。...
作者
曾衍霖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39-245,共7页
The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关键词
药物
新药
临床试验
药代动力学
分类号
R969 [医药卫生—药理学]
R965.3 [医药卫生—药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5
1
周莉玲,李锐,周华,廖惠芳,廖雪珍.
青藤碱制剂药动学试验中药物累积法与血药浓度法的相关性研究[J]
.中成药,1996,18(9):1-5.
被引量:19
2
赵琰玲,尹莲.
金银花化学成分与有效成分提取研究进展[J]
.医药导报,2007,26(5):521-523.
被引量:40
3
高荣,龚涛,符垚,张志荣.
银黄注射液及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J]
.华西药学杂志,2007,22(3):283-285.
被引量:14
4
曾衍霖.临床药代动力学中群体及个体参数的估算[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86,2(1):24-24.
5
李家泰主编.临床药理学 :第 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45~ 201.
6
周燕文,李梅,赵素荣.
丁公藤注射液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7,22(3):179-181.
被引量:12
7
芮建中,卢建丰,凌树森.
NONMEM程序及其在临床药理学中的应用[J]
.药学进展,1997,21(3):157-163.
被引量:18
8
夏东亚,申晓环,刘宝庆,隋因,唐云彪.
临床药动学给药个体化系统的研制及应用[J]
.中国药学杂志,1998,33(4):229-232.
被引量:16
9
程坤,朱家壁.
群体药动学研究方法的比较和评价[J]
.中国药师,1999,2(1):45-48.
被引量:11
10
梁国刚.
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方法的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1999,24(2):67-69.
被引量:42
引证文献
3
1
陈敏,朱焕星,熊祝新,郑贵超.
绿原酸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
.中国兽药杂志,2010,44(8):13-16.
被引量:2
2
李锐,周莉玲,魏敏.
中医方药血清PK-PD模型的探讨[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4):43-47.
被引量:6
3
贾运涛,蒋学华.
群体药动学理论及其应用[J]
.中国药房,2004,15(1):50-52.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蒋学华,马国.
中药药动学的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S1):80-90.
被引量:3
2
洪战英,罗国安,王义明,殷学平.
中药药动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相关理论[J]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9):649-652.
被引量:27
3
许向阳,朱家壁.
群体药动学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4):521-523.
被引量:9
4
安益强,贾晓斌,陈彦,袁海建,谭晓斌.
四逆散配伍机制研究新思路[J]
.中国药房,2008,19(36):2865-2867.
被引量:2
5
王国团,蒋学华,王凌.
非线性效应混合模型法用于哮喘老人氨茶碱的群体药动学研究[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6):451-454.
被引量:2
6
叶美玲,朱思佳.
毒性中药研究进展略述[J]
.甘肃中医,2009,22(11):74-75.
被引量:2
7
远立国,刘雅红.
兽医群体药动学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兽药杂志,2010,44(4):51-54.
8
赵耀辉,杨帆.
基于PK/PD原理优化抗微生物药的给药方案[J]
.中国药房,2010,21(42):4017-4020.
被引量:2
9
韦炳华.
PK—PD结合模型的理论与应用研究[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24):3061-3065.
10
陈修梅,孙志强.
数学方法在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J]
.北方药学,2011,8(9):32-33.
1
赵明明,孙亚欣,陈雨卉,朱旭,肇丽梅.
拉莫三嗪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12,28(5):578-582.
被引量:14
2
温泉,徐建国,李玉红,芮建中,周永刚,王莉琴,付素娥,杨建军,刘福坤,胡淑雅.
中国患者异丙酚群体药代动力学[J]
.中国药理通讯,2003,20(3):58-58.
被引量:2
3
张弨,赵荣生,翟所迪,单爱莲.
群体药代动力学概述[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8):563-565.
被引量:16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199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