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医学综述》
2005年第5期404-407,共4页
Medical Recapitulate
参考文献18
1 徐利,高明哲,姚天樵.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容许性高碳酸血症的机械通气治疗[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2):72-75. 被引量:14
2 钱桂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J] .解放军医学杂志,1999,24(5):313-316. 被引量:53
3 朱蕾,钮善福,李善群,方智野,李燕芹.经鼻(面)罩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4):225-227. 被引量:60
4 曹志新,王辰.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范围及指征[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3):136-137. 被引量:392
5 邱海波.根据床边压力-容积曲线测定指导机械通气[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3):140-142. 被引量:22
6 刘志.“小潮气量通气”与“允许性高碳酸血症”技术有何利弊及实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3):139-140. 被引量:23
7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4):203-203.
8 徐剑铖,毛宝龄.ARDS流行病学现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10):923-924. 被引量:11
9 邱海波,代静泓,杨毅,周韶霞,许红阳,刘少华,郑瑞强,黄英姿.1991~2001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 .中国急救医学,2003,23(7):489-491. 被引量:16
10 陈静,赵金垣.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J] .中国职业医学,2004,31(1):54-57.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82
1 Ren-Chao Zhang,Jia-Fei Yan,Xiao-Wu Xu,Ke Chen,Harsha Ajoodhea,Yi-Ping Mou.Laparoscopic vs open distal pancreatectomy for 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3,19(37):6272-6277. 被引量:14
2 徐剑铖,毛宝龄.ARDS流行病学现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25(10):923-924. 被引量:11
3 王今达.90年代多脏衰综合征:SIRS与MODS[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5,7(6):324-328. 被引量:69
4 何权瀛.允许性高碳酸血症及其应用[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6,19(2):112-114. 被引量:24
5 刘宏,赵金垣,刘艳云,顾爱香,王世俊,马东星,张亨山.肺循环高凝状态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理[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6,14(4):193-196. 被引量:21
6 刘宏,赵金垣,王世俊,耿秋明,张亨山,马东星.肝素、蝮蛇抗栓酶和牛磺酸对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作用[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6,14(5):277-280. 被引量:4
7 刘宏,赵金垣,王世俊,张亨山,马东星.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实验研究[J] .中华内科杂志,1996,35(10):703-705. 被引量:4
8 黄建安,王光杰.第24例——左下肺片状阴影[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1):35-35. 被引量:1
9 徐剑铖,毛宝龄.急性肺损伤炎性细胞因子表达调控及治疗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7,19(1):47-47. 被引量:4
10 黄建安,王光杰,马家用,蒋文平,朱晔涵,凌春华,黄小怡,陶岳多.容许性高碳酸血症对急性肺损伤动物心肺功能影响的观察[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2):76-79. 被引量:8
共引文献1138
1 周平.浅谈肺纤维化发病机制[J] .智慧健康,2022,8(24):110-113.
2 齐刚.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缩唇膈式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 .名医,2020(5):52-52.
3 窦金涛,李报春.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稳定期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78):133-134. 被引量:1
4 陈恒.同步间歇指令通气联合压力支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J] .医学信息,2017,30(21):54-55.
5 冯万松,马占敏,张长军.应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效果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3):362-363.
6 梁剑平,高绍衍.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呼吸衰竭的疗效[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7,12(4):294-295.
7 陆舒,赵宏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策略[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2):154-157. 被引量:1
8 牛毅.35例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J] .青海医药杂志,2007,37(7):17-18. 被引量:1
9 缪学勤,刘丽.Bipap通气在COPD急性发作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7):16-17. 被引量:27
10 孙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体会[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302-2303.
同被引文献36
1 朱光发,张国清,郭海英,张旻,周新.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内炎症反应的影响[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2,1(4):206-209. 被引量:9
2 方伟,陈翠菊.药物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中国综合临床,2005,21(5):471-472. 被引量:7
3 薛庆亮,汪建新.1,6-二磷酸果糖对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25(7):493-495. 被引量:8
4 李新甫,汪建新.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5,25(7):506-508. 被引量:28
5 倪红英,芦宝龙,陈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机治疗[J]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410-1410. 被引量:8
6 朱光发,张蔚,宗华,梁瑛,曹向戎,张健群.有创-无创序贯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心脏病术后呼吸衰竭2例[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07,26(1):56-56. 被引量:2
7 徐利,高明哲,姚天樵.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容许性高碳酸血症的机械通气治疗[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2):72-75. 被引量:14
8 姜威,王琳,楚东岭,金发光.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病理学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1):6236-6238. 被引量:14
9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刘又宁.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04).
10 Zhu G,Shaffer TH,Wolfson MR.Continuous tracheal gas insufflation during partial liquid ventilation in juvenile rabbits with acute lung injury.J Appl Physiol,2004,96:1415-1424.
引证文献5
1 张霞.麻疹并呼吸窘迫综合症救治体会并7例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29):215-215.
2 姜永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3):455-456. 被引量:3
3 姜永宾.老年糖尿病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J] .淮海医药,2010,28(4):337-338.
4 黄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综合治疗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12,8(1):88-89.
5 李昕禾,刘庭华,陈龙,刘双,朱光发.高吸气峰压诱发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及呼气末气道正压的保护作用[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4,33(6):886-889.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9
1 陈明,孙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4例综合治疗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242-6242.
2 徐霞,徐敏,徐化高.产后急性肺水肿的发病相关因素分析[J] .山东医药,2010,50(34):92-92.
3 李杏.控制性低通气低呼气末正压通气机械呼吸支持在创伤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8):3410-3412. 被引量:1
4 鞠志海,王晨,黑飞龙.诱导型多潜能干细胞肺损伤修复研究进展[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5,34(9):727-729.
5 杨依依,姚尚龙,尚游.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9):861-864. 被引量:37
6 朱忠权,郭红,曾凡荣,刘海萍.探讨二羟丙茶碱对手术机械通气肺保护作用的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118-120. 被引量:2
7 徐健清,吴言悟,沈海滨,朱宏强,吴仁仁,倪国良.保护性机械通气对老年手术患者肺功能和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J] .江苏医药,2018,44(2):154-157. 被引量:2
8 梁青春,杨一梅,周芹,李金河,靳三庆.不同体质指数患者插管全麻期间呼吸参数的特点[J] .实用医学杂志,2018,34(9):1500-1503. 被引量:4
9 凌萍,陈建丽,倪佳,林谊.不同潮气量通气策略对小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4(1):117-119. 被引量:6
1 姚希贤.肝病上消化道出血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6(S2):36-38. 被引量:2
2 姚希贤.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中华消化杂志,1997,17(6):313-314. 被引量:67
3 韩明锋,高学中,丁保民.肾综合征出血热研究现状与进展[J] .医学综述,1999,5(4):171-174. 被引量:6
4 马晓兰,陶可胜.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研究现状与进展[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3):8-9. 被引量:3
5 王炳银,刘峰.遗传性心房颤动研究现状与进展[J]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1,15(5):390-392.
6 涂晶,洪涛,文格波.高胰岛素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现状与进展[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21(1):79-83. 被引量:24
7 任淑敏,林琳,王倩飞.非典型肺炎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济宁医学院学报,2003,26(1):54-57. 被引量:2
8 杨明燕,栾文英.丙型肝炎病毒及其检测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吉林医学院学报,1995,15(3):62-66.
9 韩婷,井源,吴静,董砚虎.酒精性脂肪肝研究现状与进展[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17(10):862-866. 被引量:25
10 张世芳,涛波,杨景元.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研究现状与进展[J] .医学动物防制,2012,28(11):1217-121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