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旱地大豆带作少耕栽培的田间小气候及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A method of Estimating Crop Leaf Area Index and Leaf Angle Distrib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大豆采用带作少耕栽培,垅体增大,减少耕翻次数和地面积,减轻土壤水分散失,提高自然降水利用串14.8%~20.3%。带作穴播垅间距离增加,株行间通风透光良好,株间相对风速增加38.24%~41.65%,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0.1%,光合强度增加28.03%~59.26%,生育期光能利用率提高9.8%~11.6%,土壤耕层温度提高0.3~0.5℃。光温水条件的改善使大豆落花率减少2.5%~5.1%,落荚率减少7.7%~9.5%,生物产量增加18.8%~23.1%,子实产量提高18.3%~19.9%。
出处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2-25,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
关键词 旱地 大豆 带作少耕 小气候 光合强度 产量 :Crop canopy structure Leaf area index Leaf angle distribu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 1胡立成.大豆“两垄一平台”栽培法研究[J]大豆科学,1985(01).

同被引文献111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1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