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比较与启示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共三代领导人依据各自时期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历史条件,开创出一条区域经济发展重点突破之路。比较研究毛泽东的均衡发展战略、邓小平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和江泽民的协调发展战略,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为避免出现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失衡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
杨秀萍
张小萍
机构地区
南通大学
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求实》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17,共4页
Truth Seeking
关键词
均衡发展战略
非均衡发展战略
协调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5997
同被引文献
105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89
参考文献
6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
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N].人民日报,1995—10—09.
5
喻新安.
中部地区怎样走出“中部塌陷”的阴影[J]
.中原市场大观,2003(3):18-20.
被引量:1
6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4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
5997
1
张明伟.
军队干部道德建设方式创新思考[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4,5(2):18-22.
2
祝福恩.
邓小平发展理论与新发展观的确立[J]
.学习与探索,2004(4):1-4.
被引量:2
3
房宏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性思考[J]
.学习与探索,2004(4):8-9.
4
刘建民,陈曦,李健.
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再认识[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4):36-41.
被引量:1
5
李默海.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与中国现代国家之建设[J]
.求实,2004(8):4-6.
6
路爱林.
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创新与发展[J]
.求实,2004(8):7-10.
被引量:1
7
陈坚.
邓小平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J]
.求实,2004(8):11-14.
8
黄大建.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性解析[J]
.求实,2004(8):15-17.
9
李曜,刘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现代化建设[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54-57.
10
颜长青,刘俊.
论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自觉性[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114-117.
同被引文献
105
1
汪文祥.
“十五”时期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比较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2002(82):44-48.
被引量:2
2
黄志高.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与西部开发[J]
.党史纵览,2000(4):4-7.
被引量:1
3
李勇齐,颜蔚兰.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过程及其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6(S2):27-31.
被引量:6
4
魏人民,戴宾.
邓小平区域协调发展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4(4):36-38.
被引量:2
5
杨茂荣.
六十年代我国经济建设战略布局的一次重大调整——“三五”计划的设想、制定和实施[J]
.党的文献,1996(3):26-32.
被引量:3
6
熊曦.
邓小平区域经济思想与西部大开发战略[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4-18.
被引量:1
7
余茂辉,余维生.
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形成的条件[J]
.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11(4):80-85.
被引量:2
8
窦开龙,刘澈元.
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协调发展——毛泽东江泽民区域经济思想比较研究及启示[J]
.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0(3):5-9.
被引量:2
9
保建云.
邓小平区域发展思想研究[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3):50-52.
被引量:1
10
赖亦明.
略论毛泽东社会发展思想的总体特征[J]
.湖北社会科学,2004(12):12-1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0
1
陈宏.
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援疆政策[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6):58-68.
被引量:17
2
韩同友.
江泽民同志西部大开发思想研究综述[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1):154-156.
被引量:1
3
秦成逊,李晓红.
区域经济合作视角的比较分析——云南、广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
.东南亚纵横,2008(6):56-59.
4
杨小军.
建国6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基本经验[J]
.现代经济探讨,2009(9):8-11.
被引量:20
5
杨小军.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及其基本经验[J]
.贵州社会科学,2009(10):53-56.
被引量:8
6
李群荣,朱梅.
毛泽东的区域经济思想[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6):86-90.
7
刘怀玉.
中国道路自信中的历史空间辩证法[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6):60-70.
被引量:15
8
冯晓青,刘欢欢.
效率与公平视角下的商标注册制度研究——兼评我国商标法第四次修改[J]
.知识产权,2019,29(1):3-13.
被引量:26
9
贾国欣,杨欢.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回顾与天津滨海新区的新作为[J]
.产业创新研究,2020(13):6-8.
10
李群荣,朱梅.
新中国四代领导人区域发展观比较研究文献综述[J]
.传承,2011,0(4Z):14-1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9
1
王莲峰,黄安妮.
论我国商标注册审查制度的优化——兼评《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J]
.知识产权,2023(5):70-88.
被引量:4
2
张明.
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问题的学术思考[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25-47.
被引量:2
3
石新中,齐慜哲.
论商标权滥用的信用规制[J]
.法学杂志,2022,43(3):71-84.
被引量:9
4
刘强.
商标相似性人工智能判断机制研究——以图形商标相似性判断为例[J]
.西部法学评论,2020,0(1):57-69.
被引量:4
5
张蓉.
西部大开发战略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J]
.理论导刊,2008(8):81-82.
被引量:2
6
刘荣增.
区域经济系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1):1-7.
被引量:3
7
刘晓惠.
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与趋势[J]
.新西部(理论版),2010(7):44-45.
被引量:1
8
李培林.
改革和发展的“中国经验”[J]
.甘肃社会科学,2010(4):1-4.
被引量:12
9
杨小军.
社会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及其现实启示[J]
.学术论坛,2010,33(11):47-51.
被引量:1
10
何丹,李晶.
2009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评述[J]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3):36-40.
被引量:8
1
梁堂华.
试论非均衡发展战略向均衡发展战略的转变[J]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8(4):13-14.
2
符有明.
试论邓小平非均衡发展与西部大开发战略[J]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6(1):10-12.
3
蔺俊萍,杨寿雨.
协调发展是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完善和创新[J]
.武警学院学报,2004,20(5):59-61.
4
刘立军.
坚持协调发展战略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学习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论断[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5):108-110.
5
范桂凤,刘义飞.
论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及其哲学依据[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2):42-45.
6
陈永林 ,钟小根 .
解读邓小平统筹区域经济理论及其指导意义[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8):11-12.
7
周正祥.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完善和创新[J]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26(2):107-109.
8
孔全新.
论毛泽东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23(4):19-23.
被引量:3
9
尹俊芳.
论毛泽东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26(1):3-8.
10
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4届年会暨“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6).
求实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