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微波法提取槐米中槲皮素及医学意义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槲皮素属黄酮类化合物,以槐米中含量最高,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它具有抗癌防癌的作用,近年来在这方面开发应用的研究较多。微波法从槐米中提取槲皮素与经典提取方法相比,具有提取率高、费时少、耗能低等优点,不仅可提高槐米的利用率,而且还可以降低槲皮素在临床上研究和应用的成本,因此,在医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
陈代武
伍世清
机构地区
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5期600-601,共2页
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关键词
槲皮素
微波法
槐米
医学意义
黄酮类化合物
心血管疾病
抗癌防癌
提取方法
提取率
利用率
临床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55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3
参考文献
5
1
李苑,张敏.
中草药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概况[J]
.广东药学,1999,9(2):4-6.
被引量:44
2
陈猛,袁东星,许鹏翔.
微波萃取法研究进展[J]
.分析测试学报,1999,18(2):82-86.
被引量:109
3
宋玉乔,姚凌云,曹蔚,李教社,靖会.
槲皮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近况[J]
.西北药学杂志,2002,17(1):40-42.
被引量:75
4
李云峰,郭长江.
槲皮素代谢的研究进展[J]
.生理科学进展,2002,33(1):53-55.
被引量:44
5
Ganzler K, Salgo A, Valko K. J Chromatogr A. 1986,371:299.
二级参考文献
42
1
Sticher O,陈蕙芳.
银杏制剂的质量[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3,8(4):159-164.
被引量:2
2
丁献义,彭慧敏,韩玉蓉.
槲皮素对免疫功能及DNA合成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6,12(4):24-26.
被引量:9
3
朱继银.
芦丁提取工艺的研究[J]
.中成药,1993,15(8):4-5.
被引量:6
4
虞杏英,庄向平.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银杏叶中的银杏内酯B[J]
.药物分析杂志,1993,13(2):85-88.
被引量:31
5
刘桂霞,孙玉玮,金兆祥.
银杏叶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4,9(1):10-14.
被引量:48
6
王世岭.
超滤法一次提取黄芩甙的工艺研究[J]
.中成药,1994,16(3):2-3.
被引量:49
7
郭建平,孙其荣,周全,赵彤英,高玉田.
葛根总黄酮不同提取工艺的探讨[J]
.中草药,1995,26(10):522-522.
被引量:99
8
姚渭溪.
银杏叶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测定及其进展[J]
.中草药,1995,26(3):157-159.
被引量:107
9
王昌利,宋小妹,武新华,沈洪华.
淫羊藿总黄酮提取分离工艺研究[J]
.中成药,1996,18(5):1-3.
被引量:29
10
龚珊,张玉英,俞光第,顾振纶,钱曾年.
槲皮素镇痛作用的观察[J]
.中草药,1996,27(10):612-613.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
255
1
郑宗建,翟延君,初正云,康廷国.
HPLC测定不同采收期水红花子中的槲皮素[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6):783-784.
被引量:3
2
刘蓉,周正勇,罗南芳,卓莉.
超声波法提取塔罗科血橙皮黄酮类化合物工艺的优化[J]
.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7):4182-4185.
被引量:9
3
袁磊,雷军.
现代分离技术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J]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4,14(2):46-49.
被引量:2
4
黄展,郑公铭,黄坚文,张玲芝.
微波法提取荔枝果皮中抗氧化物的研究[J]
.茂名学院学报,2004,14(3):17-19.
被引量:2
5
李水清,张钟宁.
艾蒿提取物对菜青虫的生物活性[J]
.昆虫知识,2004,41(5):439-442.
被引量:29
6
林蓉,刘俊田,甘伟杰.
槲皮素对TNF-α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
.中药材,2004,27(8):597-599.
被引量:24
7
高蓓蕾.
固体或半固体中痕量有机污染物分析的前处理方法[J]
.污染防治技术,2004,17(2):32-33.
被引量:1
8
夏涛,时思全,宛晓春.
微波、超声波对茶叶主要化学成分浸提效果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6):170-173.
被引量:41
9
邱招钗.
甘草酸的新型提取与精制方法概述[J]
.福建分析测试,2004,13(3):2058-2062.
被引量:5
10
应国清,俞志明,单剑峰,易喻.
不同粉碎度对杭白菊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影响[J]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4,20(4):47-4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1
1
具有抗抑郁作用的金丝桃草制剂在美国热销[J]
.齐鲁药事,2004,23(4):18-18.
被引量:1
2
龚盛昭,杨卓如.
微波辅助提取黄芪多糖的工艺研究[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8):93-96.
被引量:49
3
柴兴云,王林,宋越,陈君,李萍.
山银花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35(4):299-302.
被引量:70
4
程秀民,尘学兰,高彦慧,任建.
RP-HPLC测定槐米中芦丁和槲皮素含量[J]
.中成药,2004,26(8):680-682.
被引量:19
5
乔瑾,张兆勇,王克东.
中试提取槐米中芦丁[J]
.齐鲁药事,2004,23(7):52-53.
被引量:5
6
程超,陆军,郑元林,刘文.
槲皮素对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11):1057-1059.
被引量:7
7
贾永蕊,胡然,库宝善.
贯叶连翘的中枢神经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31(4):216-218.
被引量:7
8
唐玉,成亮,高建,李晓蓉,徐平湘.
槲皮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白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80-82.
被引量:8
9
宋传旺,刘佳佳,段承刚,谢华福,甘淋,刘晓燕,何涛,何延政.
槲皮素对LPS延迟中性粒细胞自发性凋亡效应的抑制作用[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5,21(1):13-16.
被引量:31
10
郭锦棠,李伶,杨俊红,徐志东.
微波提取山楂中总黄酮的正交实验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112-115.
被引量:56
引证文献
4
1
谭小蓉,张伟敏,龚正礼.
槲皮素功能特性研究概况[J]
.粮食与油脂,2005,18(11):46-48.
被引量:15
2
张国庆.
微波辅助提取黄酮和多糖类成分的新进展[J]
.天津药学,2007,19(1):66-68.
被引量:10
3
陈箐筠,干信.
槐米中槲皮素的提取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进展[J]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7,24(3):11-13.
被引量:12
4
严军,张志远,刘绍璞.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5种黄酮类化合物[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3):41-44.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43
1
安胜欣,王强,彭绍平.
微波法提取姜黄素的研究[J]
.科技信息,2008(27).
2
杨娜,朱开梅,顾生玖.
从槐米中提取槲皮素方法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3340-3341.
被引量:15
3
周蕾,赖永洪.
槲皮素对柔红霉素致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3):855-856.
被引量:6
4
石慧霞,蒋刚,高涛,朱正和.
槲皮素及其异构体分子的结构性质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6,18(10):1204-1208.
被引量:4
5
余清,陈绍军,庞杰.
乌饭树叶有效成分的研究及其开发应用[J]
.食品与机械,2007,23(3):171-174.
被引量:18
6
刘树兴,赵芳.
从天然植物中开发抗氧化剂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7):179-182.
被引量:48
7
吴素玲,张卫明,孙晓明,张锋伦.
洋葱黄酮类物质不同提取工艺的比较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406-407.
被引量:4
8
曾礼娜,夏之宁,颜磊.
槐米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1):17-20.
被引量:9
9
潘见,王佳,甘昌胜,张晨光.
槲皮素、山萘酚与Cu^(2+)配位特性的计算化学解析[J]
.色谱,2008,26(3):388-391.
10
王玲玲,张黎明,刘莹.
槲皮素和芦丁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8,23(2):24-26.
1
图门吉日嘎勒,敖姝芳,乌力吉巴托.
蒙医小儿食指Jirugadasu诊察法及其现代医学意义简述[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9,5(S1):13-14.
被引量:1
2
郭双.
试论化浊解毒中药血清及补骨脂素对肝星状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15):138-139.
被引量:1
3
朱丹燕,王丹,王丹丹.
刺梨中SOD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2016,28(5):96-97.
被引量:9
4
徐顺,王林江,刘宏民.
白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523-524.
被引量:28
5
周晓红,甄彦君,冯敬坤.
黄芩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药学报,2000,15(3):31-34.
被引量:26
6
孙伯青.
“六经病欲解时”的时间医学意义[J]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0,6(2):9-10.
被引量:3
7
周德生.
壮阳药滥用综合征的社会医学意义[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2,4(2):13-15.
8
顾和平,陈新,陈华涛,袁星星,崔晓艳,张红梅,彭晨,曹庆穗,褚芳,严俊文.
大豆异黄酮药理效应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9):19-22.
被引量:10
9
张风.
日常防癌10件事[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4(8):67-67.
10
李雁.
中西医结合抗癌防癌[J]
.婚育与健康,2014(1):10-1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